九洞橋位於新場鎮下正街場尾,橋有九洞,洞高八尺,橋高一丈。聽老人們講,過去距橋頭兩丈遠的地方,塑立著一個青石碑,高約一丈,居中刻有“江原第一橋”五個黑色大字。字型為柳體楷書,清秀剛正,頗見功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洞橋
- 位置:新場鎮下正街場尾
古橋歷史,周邊景觀,地圖信息,
古橋歷史
“九洞橋”是老百姓的俗稱,其實它的雅名為“江原橋”。“江”指出阝 江,“原”指晉原。舊時,大邑曾設制為晉原縣,而大橋又建於出阝 江堰渠之上,故以此為名。當時的新場(清源市),是大邑縣首屈一指的商貿重鎮。“江原第一橋”就建於進出新場的門戶上。“江原橋”橋長約二十丈,寬二丈余,共建有卷拱溢水洞九個,以便夏日漲水時溢洪、控制水量。橋上正中為車道,鋪六尺寬、八寸厚的平坦牛甩條石,供雞公車行駛,極大地方便了百姓推車趕場。車道兩側為三尺寬的紅砂石人行道,當年的人們逢場天就熙熙攘攘地穿梭於此。橋的兩側用硃砂石砌成護欄,美觀且堅固。“江原橋”的下方還專設了一條騾馬通道,方便少射紋商賈、百姓吆著牲口,驗道驗馱著米麵、百貨到場上銷售。
周邊景觀
因“九洞橋”順河而建,故也有人稱它為“順河橋”。橋基地勢高,九洞易泄流,長年無水患。春秋季節,常有遊人登橋憑只試符欄遊覽,觀賞新場周邊的美麗風景。站在橋近處看,九洞橋兩旁古樹參天、枝葉繁茂,燦爛的陽光透過枝葉映照著碧水金波,高低錯落的民居之上,粉白的牆上方桌大小的“清源市”三個顏體大字格外醒目。進場口建有“魁星樓”,樓宇橫跨街面,下設木柵門,晨開夜閉,以保障安全。樓門兩旁有抱柱木質楹聯,黑漆金字,書藝精湛,觸目耀眼。聯曰:“清氣接霧放習諒堡山,霞蔚雲蒸,人文煥發;源頭肯囑請府來出芝料整阝 水,地靈人傑,明哲挺生。”相傳這是著名文人陳鳳鳴題書的。眺望遠處,西北山巒起伏,睹佛台雄踞江邊;東南萬頃平疇,民居院落棋布;古鎮外,出阝 江河清波蕩漾,白鷺翱翔於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