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秧號,中國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傳統音樂,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九江秧號
- 主題詞:傳統音樂,勞動號子,秧號,九江縣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九江市九江縣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傳統音樂--九江秧號是九江縣西部新塘、湧泉一帶,春插季節盛行一種季節性很強的號子。它不同於一般的勞動號子,求得步調一致,而是為了振奮精神,活躍勞動氣氛的歌唱,在清代就盛行此風。具今有百餘年歷史。
九江秧號有十幾個曲牌聯綴而成,表現一整天的勞動程式和生活情趣。套路大致相同,曲名和音調略有差異,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田園風味。九江秧號有“開秧門”、“牽號”(又稱“落迴響”)、“活(huái音)馬”、“洗馬”、“消號”、“彈棉花”、“剝麻”、“問路”(即“打啞謎)、“倒茶”、“謝茶”等曲牌組成。
歷史淵源
九江秧號的歷史由來是農民在春插季節,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農事活動。晚清時,在九江縣新塘、湧泉等周邊盛行此風,有近百年歷史。每年農曆四月初春插時節,有錢人家(東家)請當地有名的秧號歌手前來,同時邀來會插秧的青壯勞力幫東家插田。“開秧門”之前,燃放鞭炮,接著領唱者開口“清早起喲霧沉沉,東家今日開秧門……”。眾插秧者邊扯(插)秧邊和唱。請來的主唱者,誰唱的好、掌握的歌詞越多,誰就越受尊敬。東家田裡的秧插完後,必辦茶飯以謝主唱及插秧人。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往那種具有儀式性的農事活動,日漸減少。如今,演唱秧號這一民俗,成為老百姓在業餘時間,聚集在一起從事文化娛樂活動的常見形式。
基本內容
曲牌種類。九江秧號有十幾個曲牌聯綴而成,表現一整天的勞動程式和生活情趣。套路大致相同,曲名和音調略有差異,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田園風味。九江秧號有“開秧門”、“牽號”(又稱“落迴響”)、“活(huái音)馬”、“洗馬”、“消號”、“彈棉花”、“剝麻”、“問路”(即“打啞謎)、“倒茶”、“謝茶”等曲牌組成。其中開秧門和牽號是代表性曲牌。
歌曲內容。九江秧號演唱的內容極為廣泛,唱天文地理、倫理道德、風土民俗、古代故事。並亦能即興成詞,見人唱人,見物喻物及愛情等。
基本特徵
九江秧號演唱的內容極為廣泛,唱天文地理、倫理道德、風土民俗、古代故事。並亦能即興成詞,見人唱人,見物喻物及愛情等。秧號中的徴調式較多,羽調式次之,角商調式較少,均為四、五聲調式,曲調多為兩句體或單句變化體。秧號音階多為上下級進,間夾少量跳進,唱腔中多裝飾及回挽狀潤腔,和唱部分發展重複,領唱部分一呼一應,造成層層向上之勢。
襯詞眾多。有情緒性的襯詞“喲嗬嗨嗬”,象徵性的襯詞“嘩呀嗬”,地名襯詞“南康府兒喲”,水名襯詞“秀陽河”,情意性襯詞“茶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