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戲之戰

戲之戰是秦二世元年八月起,秦朝反擊張楚政權進攻首都鹹陽的企圖而進行的戰役。 戰前情況秦二世特別討厭聽到盜賊四起的訊息,因此朝中重臣李斯等都不將重要的反叛訊息告訴他。

基本介紹

  • 名稱:九月戲之戰
  • 時間:前210年
  • 參戰方:秦朝、張楚政權
  • 結果:秦獲勝
戰爭背景,戰爭過程,周文,張楚政權,點評,陳勝吳廣起義介紹,口號,背景故事,典故含義,相關成語,

戰爭背景

戲之戰是秦二世元年(前210年)八月起,秦朝反擊張楚政權進攻首都鹹陽的企圖而進行的戰役。
戰前情況秦二世特別討厭聽到盜賊四起的訊息,因此朝中重臣李斯等都不將重要的反叛訊息告訴他。
前210年八月,張楚的周文帶領部眾從間道越過函谷關到達戲(今陜西省臨潼縣新豐鎮以東),逼近鹹陽,二世大怒,責怪李斯,說他位為三公,卻讓盜賊如此猖獗。李斯恐慌,但不知如何解決問題,這時有少府(官職名)章邯提出:“盜已迫近京幾,且為數頗眾。今欲徵調近縣兵,猶恐不及,遠縣更無論矣。驪山役徒,為數極眾,請即赦之,授以兵器,用擊楚盜,庶可濟事”。二世同意了他的建議。

戰爭過程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陳勝、吳廣農民起義戰爭中,起義軍將領周文(又作周章)率軍西攻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北)至戲(今陝西臨潼東北新豐鎮東南戲水西岸),遭秦少府章邯軍反擊而失敗的一次作戰。是年七月,陳勝、吳廣建立“張楚”政權後,陳勝令假王(副王)吳廣率主力進攻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古滎鎮),欲打通西入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進攻秦都鹹陽的通道。因吳廣久攻滎陽不下,故以周文為將軍,率軍從陳縣出發,欲直取鹹陽。周文軍乘秦廷不備迅速西進,攻入天險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老城東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險如函,故名)給秦廷以極大震恐。起義軍已擁有戰車千乘,步兵數十萬人。九月,進至距鹹陽僅百里的戲。此時,鹹陽兵力空虛,但周文軍沒有繼續進攻,使秦廷獲得喘息和組織反攻的時間。秦二世令少府章邯組織一支由武裝起來的刑徒和私家奴隸組成的軍隊,反攻義軍。章邯率領由役徒和奴子臨時編成的部隊向張楚軍隊發起進攻,周文的部隊原來就是烏合之眾,從間道闖入函谷關,並未經過戰鬥,猝遇章邯的進攻,立即大敗,東遁出關,暫屯集於曹陽(今河南省靈寶縣東十四里)。

周文

(?-前209)秦末農民起義軍將領。即周章,陳縣人。戰國末年,曾為項燕軍視日,推算時辰吉凶。侍奉過春申君黃歇,自稱懂得兵法。陳勝稱王后,授予將軍印,西向攻秦。行軍途中,不斷徵集士兵,至函谷關,已有兵車千輛,士兵數十萬,不久進駐戲水(今陝西臨潼東)。秦派少府章邯率主力反撲。他孤軍深入,缺乏戰鬥經驗,敗退出函谷關,軍次曹陽(今河南三門峽西南),後又退至澠池(今河南澠西)。章邯追兵復至,他戰敗自殺。

張楚政權

《史記》註:“欲張大楚國,故稱張楚也”,《漢書》劉德注也持這種看法。而張晏則認為“先是楚為秦滅,已馳,今立楚,為張也”,即張是馳的反義詞,楚被秦滅是“馳”,陳勝立楚則是“張”。“張楚”即擴張、張大楚國。張晏的說法。但不論哪種說法,都是由於楚國重大的影響力。秦漢之際,“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字眼,司馬遷作《史記》時立的月表叫“秦楚之際月表”而不叫“秦漢之際月表”,馬王堆的帛書上紀年只用“張楚”的年號而不用秦二世年號。陳勝起事以楚作為旗號也決不是偶然,應是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在六國統一戰時,楚國在軍事上的抵抗最為強硬。所謂“秦滅六國,楚最無辜”和楚懷王被秦囚禁一事,不過是楚國人自己的悲劇情節而已,六國中最“無辜”的是齊國,一直跟秦交好卻不與其他五國聯合,最後還是難逃被滅的命運,可是這種“無辜”其他五國會同情嗎?所以人們同情和支持楚國,其實是因為楚國在最後衛國戰中的頑強和慘烈。
2.楚人擁有著極為狂熱的愛國熱情。最明顯的一點莫過於“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傳言,之後反秦戰爭中楚人的表現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3.陳勝起事地點在楚國。陳勝本人是否是楚人並不很確定,學者對他籍貫的研究有很多種說法。但他的起事地點在楚國是無疑的,所以打出楚的旗號,顯然是十分利於迅速擴張隊伍與勢力範圍。
張楚政權的發展 由陳勝創立於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以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率“楚軍”在陳郡(河南淮陽)王為始。曾一度發展至今天河南安徽的大部分地區。但在當年的滎陽之戰中,起義軍敗給了秦朝名將章邯,從此每況愈下。再加上起義軍內部矛盾越來越大,很多將領、官員目光短淺,開始勾心鬥角,起義軍內哄不斷。不久,陳勝被叛變的車夫莊賈刺殺。後來,陳勝舊將呂臣反擊秦軍勝利,再舉“張楚”大旗。不過後來項羽等將領崛起後,“張楚”就逐漸被遺忘了。

點評

義軍在極短時間內,攻破函谷關,兵至鹹陽附近,由於未能迅即進攻鹹陽,對秦軍的反擊缺乏準備,終為章邯軍擊敗。

陳勝吳廣起義介紹

口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口號

背景故事 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派人建造長城,發兵三十萬,徵集了民俘幾十萬;為了開發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他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阿房音épáng)。到了二世即位,從各地徵調了幾十萬囚犯和民夫,大規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後把秦始皇葬在那裡。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備,最後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莊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大墳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前前後後被徵發去築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209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個軍官,押著九百名民夫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去防守。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個兒大、辦事能幹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字涉,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jia三聲)(今河南太康縣)人,是個貧苦農民。陳勝年輕時候,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跟別的長工一塊兒給地主種田,心裡常常想,我年青力壯,為什麼這樣成年累月地給別人做牛做馬呢,總有一天,我也要乾點大事業出來。有一次,他跟夥伴們在田邊休息,對夥伴們說:"咱們將來富貴了,可別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兒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打哪兒來的富貴?"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說:"唉,燕雀怎么會懂得鴻雁的志向呢!"陳勝和吳廣本來不相識,後來當了民夫,碰在一塊兒,同病相憐,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只怕誤了日期,天天急著往北趕路。到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東南)的時候,正趕上連天大雨,水淹了道,沒法通行。他們只好扎了營,停留下來,準備天一放晴再上路。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被徵發的民夫如果誤了期,就要被殺頭。大伙兒看看雨下個不停,急得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陳勝偷偷跟吳廣商量:"這兒離漁陽還有幾千里,怎么也趕不上限期了,難道我們就白白地去送死嗎?"大澤鄉涉故台

背景故事

吳廣說:"那怎么行,咱們開小差逃吧。"陳勝說:"開小差被抓回來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一樣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強。老百姓吃苦也吃夠了。聽說二世是個小兒子,本來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該登基的是扶蘇,大家都同情他;還有,項燕是我們楚國的大將軍,立過大功,楚國人都很懷念他,也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活著。要是咱們借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天下的人們一定會來回響我們。"吳廣完全贊成陳勝的主張。為了讓大伙兒相信他們,他們利用當時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計策。他們拿了一塊白綢條,用硃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在一條人家網起來的魚肚子裡。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了魚,發現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裡,點起篝火,先裝作狐狸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全營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害怕。第二天,大伙兒看到陳勝,都在背後點點戳戳地議論著這些奇怪的事,加上陳勝平日待人和氣,就更加尊敬陳勝了。有一天,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跑去激怒營尉,跟他們說,反正誤了期,還是讓大家散夥回去吧。那營尉果然大怒,拿起軍棍責打吳廣,還拔出寶劍來威嚇他。吳廣奪過劍來順手砍倒了一個營尉。陳勝也趕上去,把另一個營尉殺了。陳勝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里注定的嗎!"大伙兒一齊高喊說:"對呀,我們聽
您的!"
陳勝叫弟兄們搭個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寫了一個斗大的"楚"字。以兩個營尉的頭對天起誓,袒露右臂為標誌,同心協力,推翻秦朝。他們公推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條好漢一下子就把大澤鄉占領了。臨近的農民聽到這個訊息,都拿出糧食來慰勞他們,青年們紛紛拿著鋤頭鐵耙到營里來投軍。人多了,沒有刀槍和旗子,他們就砍了許多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就這樣,陳勝、吳廣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農民起義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舉起的意思)。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召集陳縣父老商量。大家說:"將軍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國。這樣大的功勞,應該稱王。"陳勝就被擁戴稱了王,國號叫做"張楚"。
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以後,各地的百姓紛紛殺了官吏,回響起義。沒有多久,農民起義的風暴席捲了大半箇中國。陳勝派兵遣將分頭去接應各地起義,他們節節勝利,占領了大批地方。但是因為戰線長,號令不統一,有的地方被六國舊貴族占了去。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陳勝派出周文率領的起義軍向西進攻,很快攻進關中(指函谷關以西地區),逼近秦朝都城鹹陽。秦二世驚慌失措,趕快派大將章邯(音hán)把在驪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隸放了出來,編成一支軍隊,向起義軍反撲。原來的六國貴族各自占據自己的地盤,誰也不去支援起義軍。周文的起義軍孤軍作戰,終於失敗。吳廣在滎陽被部下殺死。起義後的第六個月,陳勝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車夫莊賈設計殺害了。最后庄賈帶著陳勝的首級去向秦軍邀功請賞去了。
典故含義 意義:首創精神

典故含義

相關成語 揭竿而起

相關成語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引漢·賈誼《過秦論》:“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後形成成語“揭竿而起”,指平民武裝暴動。
鴻鵠之志
《史記·陳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比喻目光短淺毫無大志的人無法了解有遠大抱負的人。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