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切對,第二:雙聲對,第三:疊韻對,第四:字對,第五:聲對,第六:字側對,第七:切側對,第八:雙聲側對,第九:疊韻側對,
第一:切對
謂象物切正不偏枯。切對指平仄運用切合要求的工整詩句。殷磻《河嶽英靈集序》說:“至如曹、劉詩多直致,語少切對,或五字並側(仄),或十字俱平,而逸價終存。”殷氏之說,是不贊成嚴格講求聲律之意。他提倡作詩自然直致。
第二:雙聲對
第三:疊韻對
疊韻對,對偶之一。
上下句以疊韻詞相對的對偶。唐代日僧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中說:“疊韻對。詩曰:‘放暢千般意,逍遙一個心;漱流還枕石,步月還彈琴。’釋曰:‘放暢’雙聲,陳之上句之初;‘逍遙’疊韻,放諸下言之首。雙道二文。其音自疊;文生再字,韻必重來。‘曠望’、‘徘徊’、‘綢繆’、‘眷戀’,例同於此,何籍煩論。……《筆札》云:‘徘徊’、‘窈窕’、‘眷戀’、‘彷徨’、‘放暢’、‘心襟’、‘逍遙’、‘意氣’、‘優遊’、‘陵勝’、‘放曠’、‘虛無’、‘?酌’、‘思維’、‘須臾’:如此之類,名曰疊韻對。”李重華《貞一齋詩話》中說:“匠門業師問余:‘唐人作詩,何取於雙聲疊韻?能指出妙處否?’余曰:‘以某所見,疊韻如雨玉相扣,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相聯,取其宛轉。’業師嘆賞久之。”再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巴峽”、“襄陽”亦是疊韻對之例。
第四:字對
字對者,謂義別字對是。詩曰:“山椒架寒霧,池篠韻涼飆。”“山椒”即山頂也,“池篠”傍池竹也。此義別字對。又曰:“何用金扉敞,終醉石崇家。”“金扉”、“石崇”即是。又曰:“原風振平楚,野雪被長菅。”即“菅”與“楚”為字對。
第五:聲對
第六:字側對
字側對者,謂字義俱別,形體半同是,詩曰:“忘懷接英彥,申勸引桂酒。”“英彥”與“桂酒”,即字義全別,然形體半同是。又曰:“玉雞清五洛,瑞雉映三秦。”“玉雞”與“瑞雉”是。又曰:“桓山分羽翼,荊樹折枝條。”“桓山”與“荊樹”是。如此之類,名字側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