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宗山又名九嵕(zōng)山,或稱九嵏山。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境內,海拔高達1188米,它的周圍,均勻地分布著九道山樑,把它高高拱舉。古代把小的山樑稱為嵕,因而得名九嵕山。昭陵就建於九嵕山上,為唐太宗李世民(597~649)墓。
昭陵是陝西關中“唐十八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位於九嵕山上。陵園周長60公里,占地面積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餘座,被譽為“天下名陵”,是中國帝王陵園中面積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共有180餘座陪葬墓。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徵、秦瓊、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宗山
- 又名:九嵕(zōng)山
- 或稱:九嵏山
- 位於:陝西省禮泉縣境內
由來,地理特點,
由來
李世民(公元599-649年),李淵次子,母竇皇后。封秦王,通過玄武門之變,被立為太子,而後繼位,在位24年(公元626-649年),中毒死,葬昭陵,年號貞觀。 昭陵位於陝西省禮泉縣東北22公里九嵕山的主峰上。九嵕山,山勢突兀,峰巒挺拔,溝壑縱橫,山環水繞,有涇水環繞其後,渭水縈帶其前,海拔1888米,南隔關中平原,與太白、終南諸峰遙相對峙。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頗有作為的皇帝,他為建立統一強盛的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高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為皇太子,嫉妒太宗之功,屢次陷害,欲置於死地而後快。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唐太宗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爾虞我詐、嗜酒色如命、畋獵成性的兄長李建成,並同時殺死了謀害他的弟弟齊王元吉,迫使李淵讓位,自己當了皇帝。第二年改元“貞觀”。他繼位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勇於納諫,發展經濟,國力昌盛,出現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為盛唐經濟、文化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昭陵依九嵕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貞觀十年文德
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舊唐書》卷五)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這裡所說因山為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書唐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利用山嶽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地理特點
九嵕山屬石灰岩質,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沖刷,不僅山陵建築無存,就連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逞馬鞍形(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面山體兩側岩層伸出,逞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窟窿等痕跡,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根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面山腰鑿深75丈為地宮,墓道前後有石門5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軍閥溫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宏麗不異人間”。這都可想像這個“山下宮殿”內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宏麗的情景。
當時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建築,建有房舍和游殿等。由於地宮前面四周山勢陡峭凸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岩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達元宮門”。用棧道連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必須左右迴繞旋轉,這從杜甫所寫的《重經昭陵》“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雖然前人的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昭陵四周當時建築,根據宋敏求《長安志圖》記載:“以九嵕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四周迴繞牆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12里”。
祭壇遺址位於陵北玄武門之內。遺址面積東西53.5米,南北86.5米,略呈梯形,牆基屋階,尚可辨認。山陵的正南面有朱雀門和獻殿,西南面有“下宮”(俗稱皇城),遺址面積東西237米,南北334米,周圍牆基厚約3.5米,其範圍是一個比較正規的矩形。現由山南劉洞村沿山而進,可看出陵道已被山洪沖刷成深溝,溝兩旁有土閾一對,此處當為山陵的御道口;陵西南稍平處,石礎、瓦礫遍地皆是,這就是“陵下宮”遺址,當時大量的房屋就建造在這裡。昭陵地面建築早年毀壞,僅留幾處廢墟,但在獻殿遺址出土的屋脊上的一個鴟尾,高1.5米,底長1米,寬0.65米,重約150公斤,由此可推想這座殿堂是多么高大;所有這樣的殿宇樓閣構成的建築整體,又是多么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