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大名關
- 國家:中國
- 省份:遼寧省
- 時間:1990年
山海關,居庸關,紫荊關,娘子關,潼關,雁門關,嘉峪關,武勝關,友誼關,
山海關
山海關:山海關,又稱“榆關”,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素有“天下第一關”之 稱。 與萬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
1990年,遼寧省丹東市的虎山長城被發掘出來後,考古界認為虎山長城才應該是明長城的東端起點。1961年,萬里長城—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關公1700年歷史的青龍偃月刀刀鋒向東,現存放在山海關城樓上,成為鎮關之寶。
居庸關
居庸關:舊稱軍都關,薊門關,在北京市昌平縣,為長城要口之一。它還是京北長城沿線上的著名古關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關城所在的峽谷,屬太行余脈軍都山地,地形極為險要。與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並稱明朝京西四大名關。其中居庸關、紫荊關、倒馬關又稱內三關。
紫荊關
紫荊關: 位於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 當 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
娘子關
娘子關:娘子關為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井陘縣西口,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 故得今名。
潼關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歷史悠久,聞名遐邇。為華北,中原,西北之咽喉要衝,《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關名,又稱沖關。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是關中的東大門,西進長安東去洛陽的必經之路,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畿內首險,三秦鎮鑰,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就是形容潼關。《山海關志》記載:“畿內之險,惟潼關與山海關為首稱。” 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岳。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過去人們常以“細路險與猿猴爭”、“人間路止潼關險” 來比擬這裡形勢的險要。杜甫游此後也有“丈人視要處,窄狹容腳踏車,艱難奮長,萬古用一夫”的詩句。
雁門關
雁門關:雁門關又名西陘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嘉峪關
嘉峪關:嘉峪關位於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65年以關名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