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官人法考論》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胡舒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九品官人法考論
- 作者:胡舒雲
- 類別:史學理論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9月1日
- 頁數:289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1900890
- 版 次:1
內容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九品官人法,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士制度。它與”繼漢開唐”的魏晉南北朝一樣,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十分重要的意義。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九晶官人法的研究還相當薄弱,一些基本的、重要的史實尚未得到合理的闡釋。本書試圖打破成見,糾偏補漏,完整、準確地摹繪九品官人法“本來的歷史”,揭示作為中國古代官僚政治的強大支柱和教育最強有力的”指揮棒”的選士制度探索、嘗試。選擇最終走上”科舉”(”考試”)道路的過程,從而深化九品官人法乃至整個選士制度的研究,並為當前的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歷史借鑑。
目錄信息
序 一……………………………………………………………1
序 二……………………………………………………………1
緒論 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回顧與前瞻…………………………1
一 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回顧………………………………2
(一)九品官人法研究的起步………………………………2
(二)九品官人法研究的展開和深化………………………6
(三)九品官人法研究的繼續發展…………………………11
二 如何將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引向深入…………………21
第一章 “九品官人法”名稱考辨……………………………26
一 問題的緣起……………………………………………27
(一)“九品官人法”的諸多“別名”……………………27
(二)“九品官人法”名稱的論爭…………………………31
二 辨正名稱的理論依據…………………………………40
(一)“名實”論……………………………………………40
(二)“正名”說……………………………………………42
三 辨正“九品官人法”之名稱…………………………43
(一)確認原名——“九品官人法”與“九品”…………43
(二)廢棄“九品中正制”等“別名”……………………51
第二章 九品官人法的制度體系及其特點……………………56
一 組織機構………………………………………………57
(一)司徒府…………………………………………………57
(二)尚書省吏部……………………………………………60
(三)中書省…………………………………………………63
(四)中 正…………………………………………………64
二 品評的對象……………………………………………83
三 品評的標準……………………………………………89
(一)德行、才能、家世……………………………………89
(二)從《人物誌》看品評的標準…………………………94
四 運作機制………………………………………………114
(一)中正和司徒府“差次九品,銓衡人倫”……………114
(二)尚書省吏部“量人授職”……………………………122
(三)中書省監督、裁判、調節……………………………124
(四)中正、司徒府、尚書省吏部、中書省的關係………125
五 九品官人法制度體系的特點…………………………126
第三章 九品官人法的創立與實施……………………………131
一 從“軍中之政”到“官人之法”……………………131
(一)曹操於“喪亂”之時的“軍中之政” ……………132
(二)陳群創立九品“官人之法”…………………………138
二 九品官人法創立的原因………………………………140
(一)根本原因………………………………………………141
(二)直接原因………………………………………………143
(三)內在原因………………………………………………145
(四)思想基礎………………………………………………146
(五)偶然因素………………………………………………152
(六)傳統文化因素…………………………………………153
三 九品官人法的實施……………………………………154
(一)一般情形與流弊的原因………………………………154
(二)九品制與察舉制的關係………………………………166
第四章 九品官人法析論………………………………………198
一 九品官人法的性質……………………………………198
(一)關於九品官人法與選士(選舉)制度…………………198
(二)關於九品官人法的進步性與腐朽性…………………207
(三)關於九品官人法的“貴族化”問題…………………210
二 九品官人法在選士制度史上的地位作用……………217
(一)選士制度發展的基本趨向……………………………219
(二)九品官人法的橋樑作用………………………………229
三 九品品官人法對教育的影響…………………………237
(一)對世風的影響…………………………………………237
(二)對官學的影響…………………………………………241
(三)對私學和親職教育的影響……………………………245
余 論……………………………………………………………255
參考文獻…………………………………………………………259
後 記……………………………………………………………275
補 記……………………………………………………………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