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

乙草胺

乙草胺是一種廣泛套用的除草劑。由美國孟山都公司於1971年開發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劑品種之一,也是目前我國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劑之一。考慮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攝取容許量以上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謝物對人體的危害,現在還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歐盟委員會決定不予除草劑乙草胺再登記,已下令歐盟成員國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記。現存庫存的使用寬限期不能超過12個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禾耐斯
  • 英文名:acetochlor
  • 別稱:2-乙基-6甲基--N-乙氧基甲基-α-氯代乙醯替苯胺
  • 化學式:C14H20ClNO2
  • 分子量:269.8
  • 危險性描述:國家規定的危險化學品
  • 危險品運輸編號:61901
基本信息,理化性質,常用劑型,適用作物,防除對象,作用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工藝流程,

基本信息

乙草胺
結構式:如右圖。

理化性質

乙草胺純品為淡黃色液體,原藥因含有雜質而呈現深紅色。性質穩定,不易揮發和光解。不溶於水,易溶有機溶劑。熔點大於0℃ ,蒸汽壓大於133.3pa,沸點大於200℃,不易揮發和光解。30℃時與水的相對密度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23mg/l。

常用劑型

990g/L乙草胺乳油、900g/L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乳油、50%乙草胺微乳劑、、50%乙草胺水乳劑。

適用作物

玉米、棉花、豆類、花生、馬鈴薯、油菜、大蒜、菸草、向日葵、蓖麻、大蔥,草莓等闊葉類植物。

防除對象

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小粒種子的闊葉雜草。對馬唐、狗尾草、牛筋草、稗草、千金子、看麥娘、野燕麥、早熟禾、硬草、畫眉草等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有特效,對藜科、莧科、蓼科、鴨跖草、牛繁縷、莬絲子等闊葉雜草也有一定的防效,但是效果比對禾本科雜草差,對多年生雜草無效。

作用機理

乙草胺是選擇性芽前處理除草劑,主要通過單子葉植物的胚芽鞘或雙子葉植物的下胚軸吸收,吸收後向上傳導,主要通過阻礙蛋白質合成而抑制細胞生長,使雜草幼芽、幼根生長停止,進而死亡。禾本科雜草吸收乙草胺的能力比闊葉雜草強,所以防除禾本科雜草的效果優於闊葉雜草。乙草胺在土壤中的持效期45天左右,主要通過微生物降解,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小,主要保持在0-3厘米土層中。

使用方法

大豆田:東北地區春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華北地區春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大豆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出苗前表土噴霧。
玉米田:東北地區春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20-150毫升,華北地區春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玉米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玉米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出苗前表土噴霧。
花生田:華北地區春花生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華北地區夏播花生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出苗前表土噴霧。
棉田:華北地區地膜覆蓋棉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新疆地區地膜覆蓋棉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覆膜前表土噴霧。露地直播棉田比地膜覆蓋棉田用藥量提高30%。棉田施用乙草胺後遇到低溫高濕天氣,棉苗生長可能受到較微影響,一般情況下晴天后即可恢復生長。
馬鈴薯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出苗前表土噴霧。
油菜田:長江流域及華南地區移栽油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60-80毫升,移栽前或移栽後表土噴霧。北方直播油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播種前或播種後出苗前表土噴霧。
甘蔗田、大蒜田:每畝用90%乙草胺乳油80-100毫升,種植前或種植後表土噴霧。
施用乙草胺的噴液量一般應掌握在20-25千克,土壤乾旱時應先灌水後施藥,或施藥後混土4-6厘米,以保證藥效。

注意事項

(1)砂質土壤使用低劑量,粘質土壤使用高劑量。
(2)東北地區有機質含量超過4%的土壤,用藥量應提高30%左右。
(3)土壤含水量低時,使用高劑量,土壤含水量高時,使用低劑量。
(4)因我國北方地區春季天氣乾旱,在北方春季大面積施用乙草胺時,最好在播種前或移栽前施藥,以便於進行機械化混土作業。
(5)小麥、水稻、穀子、高粱、黃瓜、西瓜、甜瓜、菠菜、韭菜對乙草胺敏感,應慎用。
(6)本品只對萌芽出土前的雜草有效,只能作土壤處理劑使用。
(7)土壤溫度影響植物吸收本品的速度,在較高溫度(27℃~32℃)下吸收速度比較低溫度(16℃~21℃)時高,因此南方溫度較高地區或夏季播種的作物田用量要低。
(8)在播種深度、藥層厚度、土壤性質、氣候條件和植物吸收部位等因素之中,主要受播種深度及藥後覆土深度的影響。一般作物種子應播於藥層之下,並確保覆土良好。
(9)本品活性受土壤類型、墒情、有機質含量和土壤溫度的影響。土溫低、有機質含量高、降雨少和黏土類地區的使用劑量一般要高1~1.5倍。砂質土用藥量要相應減少,防止較大的降雨將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顆粒吸附的藥劑帶人根層,接觸幼芽根而可能尋致藥害。
(10)施藥方法與其他芽前除草劑相同,播後或移栽後用噴霧器施藥,一般不超過3天,或在整地結束播前或移栽前3天施藥。需要排水的地塊,要預先開溝並將溝泥攤開攤平後再噴藥。施藥前土表宜充分整細整平,有大塊土坷垃妨礙除草效果。
(11)為保證噴霧均勻,建議採用扇形或其他窄幅式噴頭。北方地區採用機械化耕作的,可在機動噴霧具藥箱先加水,再加入額定藥量,攪拌均勻即可噴灑。
(12)本品活性很高,施用時劑量不宜隨意增大,同時要噴施均勻,避免重噴和漏噴。地膜覆蓋作物田取用量下限。如果施藥後15天內沒有5~lOmm降雨,建議人工灌溉,促使種子萌發出土,並使藥劑擴散形成控草藥層,確保齊苗及雜草防除效果。多雨地區注意雨後排水,排水不良地塊大雨之後積水,會妨礙作物出苗或出現輕微藥害。
(13)施藥後遇連陰雨天低溫,作物可能會表現出葉片褪綠,生長緩慢或皺縮,但隨著溫度升高,便會恢復生長,一般不影響產量。
(14)水稻、麥類、穀子、高粱、黃瓜、菠菜等作物對本品比較敏感,不宜施用本品。
(15)空容器及噴霧器具要用清水多次清洗,勿使此種污水流入水源或池塘。

工藝流程

方法一
2,6-甲乙基七胺與氯乙酸和三氯化磷反應,生成2,6-甲乙基-2-氯代乙醯替苯胺。
乙醇與聚甲醛與鹽酸存在下反應,生成氯甲基乙基醚。
2,6-甲乙基-2-氯代乙醯替苯胺與氯甲基乙基醚縮合,生成乙草胺。
方法二
2,6-甲乙基苯胺與氯乙酸和三氯化磷進行反應,生成2,6-甲乙基-氯代乙醯替苯胺;乙醇與聚甲醛在鹽酸存在下反應,醚化後得氯甲基乙基醚;最後2-甲基-6-乙基氯代乙醯替苯胺與氯甲基乙基醚進行縮合反應,即製得乙草胺。產品50%乳油為淡棕黃色液體;43%乳油為紅棕色液體。原料消耗定額:2-甲基-6-乙基苯胺600kg/t、氯乙酸480kg/t、乙醇250kg/t、聚甲醛150kg/t、燒鹼1100kg/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