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解釋學

主體解釋學

《主體解釋學》是200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歇爾・福柯。

本書旨在表明倫理主體是根據什麼手段、步驟和歷史目的在與自身的既定關係中自我塑造的。

基本介紹

  • 書名:主體解釋學
  • 作者:(法)米歇爾・福柯
  • 譯者:佘碧平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5月1日
  • 頁數:594 頁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0-56138
  • 字數:441000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主體解釋學》是米歇爾·福柯1981-1982年度法蘭西學院授課內容的記錄稿。在本書中,福柯對“關心自己”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對於福柯來說,“關心自己”不僅僅是著名的德爾斐神諭“認識你自己”,而且還包括各種哲學實踐。它旨在表明倫理主體是根據什麼手段、步驟和歷史目的在與自身的既定關係中自我塑造的。這個研究超過了嚴格的哲學史範圍。福柯在描述古代主體化方式的同時,力圖揭示現代主體化方式的暫時性。因為解讀古代人,可以讓我們探詢我們這些現代主體的身份。福柯的整個工作是為了說明我們對於我們自己是陌生的。換言之,我們與自身的關係是歷史性的,是不斷變動的。

作者簡介

米歇爾・福柯,1926年10月15日出生在法國的普瓦利埃。1946―1949年,就讀於巴黎高師和索邦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和心理學文憑。1951年,通過哲學教師資格考試。1961年獲國家博士學位。1970年被遴選為法蘭西學院院士。1984年6月25日因感染上愛滋病去世。福柯一生著作甚豐,聞名於世的有《癲狂與文明:古典時代的癲狂史》(1961年)、《診所的誕生》(1963年)、《詞與物》(1966年)、《知識考古學》(1969年)、《規訓與懲罰》(1975年)和《性經驗史》三卷(1976,1984,1984年)。
米歇爾・福柯是後結構主義主要代表人物。他不僅“談玄論理”,而且還直接批評自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性文化”。...
作者作品:
・ 《性經驗史》
・ 《不正常的人》
・ 《主體解釋學(1981-1982)》

目錄

譯者的話
1981-1982年度演講
1982年1月6日 第一小時
總問題的回顧:主體性與真理
新的理論出發點:關心自己
對德爾斐箴言“認識你自己”的種種解釋
蘇格拉底作為關心自己的人:對《蘇格拉底申辯錄》中三段摘要的分析
關心自己作為古代哲學與道德生活的箴言
在最初的基督教文本中的在心自己
關心自己作為總成度、與自身的關係、全部實踐
現代人為了認識自己而貶低關心自己的各種理由:現代道德、笛卡爾時代
諾斯替教是個例外
哲學與精神性
1982年1月6日 第二小時
各種精神性要求相互衝突的出現:笛卡爾之前的科學與神學;古典的與現代的哲學;馬克思主義與心理分析
對一句斯巴達格言的分析:關心自己作為法定特權
對柏拉圖的《阿爾西比亞德篇》的第一次分析
阿爾西比亞德的各種政治抱負和蘇格拉底的插話
對阿爾西比亞德的教育被比作為對斯巴達年輕人和波斯君主的教育
關心自己的要求在《阿爾西比亞德篇》中第一次出現時的上下文:政治抱負、教育缺陷、批判時代、政治知識的缺乏
自身不確定的本性及其政治內涵
1982年1月1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1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1月2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2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1月2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1月2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1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1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1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1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2月24日 第一小時
1982年2月24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3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3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10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10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17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17日 第二小時
1982年3月24日 第一小時
1982年3月24日 第二小時
概要
授課情況報告
概念索引
人名索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