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唯物主義即主觀唯物主義哲學,英譯為Subjective Materialism,可簡寫為:SM.這一哲學屬於中文原創,所以,中文英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觀唯物主義
- 外文名:Subjective Materialism
- 所屬學科:哲學
- 簡稱:融哲學
目錄,概念,基本涵義,性質及其特徵,代表人物,產生來源,主要內容,哲學的邏輯,對比客觀唯物主義,名稱翻譯,
百科名片
主觀唯物主義哲學又名融結構世界觀及其方法論,簡稱融哲學,英譯為Rune-Philosophy;還可以叫做一種後現代唯物主義哲學體系。總的來講,它是產生於並且適用於21世紀人類文明發展的非物質主義論。
目錄
概念
基本涵義
性質及其特徵
代表人物
產生根源
主要內容
哲學的邏輯
對比客觀唯物主義
名稱翻譯
參考資料
概念
主觀唯物主義就是認為哲學是基於人在世界之中的主體性自我意識的世界觀及其相互連通的方法論的學說。
基本涵義
首先,主觀唯物主義哲學是一種世界觀。這裡面有三層含義:一層含義是說自我意識是指它是具有確定的社會歷史意義的;另一層含義是指自我意識是反思性的,是對人的存在意識的意識;第三層含義就是說這種自我意識是主體性的,即主體自覺的自我意識。
其次,“哲學是基於人在世界之中的主體性自我意識的世界觀”,這表明哲學作為世界觀的內在邏輯是拓撲性質的。
其三,哲學是一種世界觀及其方法論。這樣概括起來說,主觀唯物主義認為哲學是基於人在世界之中的主體性自我意識的世界觀及其人(自我)與世界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相互連通和整合的方法論。
那么,再通俗地講,主觀唯物主義就是在哲學的邏輯原點上植入自我意識,重新確立有機本體論,並在本體論上建立有機的融結構體系,在認識論上主張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的世界觀及其方法論。然後,價值觀、人生觀、社會歷史觀及社會政治觀等上層建築就可以建立於其上了。
性質及其特徵
自近代以來,尤其是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哲學可分為兩大派別,唯物主義哲學和唯心主義哲學。唯物主義是與唯心主義對立的理論體系。唯物主義在哲學基本問題上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精神)第二性,即物質決定意識。而唯心主義哲學的觀點正好與之相反。
主觀唯物主義在其哲學基本問題上不再把物質與意識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看做最重要的問題,而是把物質與意識的同一性是如何構成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問題作為其最主要的哲學基本問題。所以,在其基本的思維方式上,主觀唯物主義便是超越舊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思維模式的一種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代表人物
主觀唯物主義是一種原創的哲學基本理論,這一理論及其思維方式主要源於西方哲學史,它主要是西方哲學發展的邏輯結果。從形上學的思想基因上講,自古希臘的巴門尼德和亞里士多德開始,經過近代的笛卡爾和貝克萊,再經過康德和黑格爾,直到現代的胡塞爾、海德格爾、卡西爾和懷特海等哲學家的思想,皆可被看做是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的思想發源。但是,它還有馬克思唯物主義這樣一個哲學思想來源。因此它產生於東方國家,產生於改革開放的中國,其創始人及其代表人物為金熙成(1959~)。由此可見主觀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產生的一個偶然與必然的聯繫。
產生來源
從人類歷史及文明發展的背景上講,主觀唯物主義哲學是人類後工業文明亦即信息文明的產物。二十世紀初,相對論、量子力學相繼問世;二十世紀中,人類發明了電腦,又出現了系統論、控制論和資訊理論及耗散結構理論等現代方法論科學。從此現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蓬勃發展,至二十世紀末,人類已經發明並發展出了網際網路技術和發達的通訊產業;同時在生物技術領域掌握了克隆技術並已經繪製完成人類基因組圖譜。這一切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並將對人類的未來發生極其深刻的影響。總之,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社會,可是唯物主義哲學卻停留在十九世紀的工業社會裡,已經不能充分體現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更難以引領世界哲學發展的潮流。唯物主義哲學要發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樣:“像唯心主義一樣,唯物主義也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階段。甚至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現,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主觀唯物主義融哲學體系正是這一新時代的產兒。
從哲學發展史背景上講,主觀唯物主義首先是西方哲學史包括現代西方哲學理論發展的結果。主觀唯物主義本體論及其認識論的最初原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關於思維與存在的統一性的表述。主觀唯物主義理論,就其主體性思想和認識論來說源自於西方近代哲學,其中包括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主體性思維模式,還有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主觀唯心主義古典現象學的思想邏輯。當然,康德的先驗唯心主義認識論的哲學體系和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辯證法哲學體系都是主觀唯物主義的重要理論來源。在現代西方哲學理論當中,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懷特海的有機哲學、海德格爾的存在論哲學和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以及卡西爾為代表的符號哲學理論,它們都是主觀唯物主義的直接的思想源頭。當然還有象德希達的解構主義等後現代主義思想的影響。
其次,主觀唯物主義無疑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發展的一個必然產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心思想在於歷史唯物論,但它在世界觀和方法論上是統一於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觀唯物主義說到底也是一種唯物主義,但是,在這個時代不能用物質概念來簡單地替代信息概念。諸如此類的根本問題是傳統的現代唯物主義哲學所不能解決的。時代的變化已經要求唯物主義哲學必須改變自己的存在形式,要有一次脫胎換骨的改變。所以主觀唯物主義無疑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發展的一個必然的批判性產物。
其三,主觀唯物主義同時也是古老的東方哲學的產物。如果說主觀唯物主義必然是一個世界哲學的概念的話,那么其中包含著東方哲學的意蘊的“融”字必然是東方哲學的產物。融結構的意義也就包含了主觀唯物主義本體論、認識論及價值論的基本要義。
主要內容
主觀唯物主義就是從主觀實在的意義上建立唯物主義本體論的哲學體系,也就是通過存在的互動性原理,把一切客觀事物現象化,進而把現象背後的本質主觀實在化的認識論體系。而從本體論和認識論的統一意義上講,主觀唯物主義就是突出地強調虛擬實在及其認識論的一種虛擬唯物主義哲學體系。如果從價值論的層面上講,主觀唯物主義歸根結底是關於存在之意義研究的形上學,而一切存在之意義的本體論和認識論歸根結底是人生哲學。所以,主觀唯物主義根本上是一種關於人的哲學。進而它是關於文化人類學的形上學體系,它是關於人的世界存在之命運的形上學體系。
因此,概括地講這一哲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通過建立融結構世界模型揭示融結構本體論,進而通過存在的互動性原理揭示主觀實在性認識論及其融結構虛擬世界觀原理;然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闡明文化人類學的價值論原理。
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可以簡要地概括如下:
主觀唯物主義哲學在本體論上主張世界存在的基石和核心結構是一種主觀性實在的觀點。諸如意義、價值、信念、信仰等,這些就是世界存在的基石,它們是融結構的核心存在方式。在認識論上主張人們的認識是主觀意識與客觀構件之間相融合的生成過程的觀點,簡單地講就是認為人的認識是意識與物質相融合而不斷生成的信息交換過程。在價值論上主張以人性論和人生觀為中心的多元價值體系,並以此把歷史平面化為多元性的文化生態體系。在此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時間序列表現為同一平面的一個曲面空間。
總之,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的本體論是融結構的主觀實在性關係原理,認識論是融結構的主觀實在性過程原理,而價值論是融結構的主觀實在性效果原理。
哲學的邏輯
從西方哲學史的角度看,整個哲學史,可以分為三個基本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提出和解答存在的終極性問題,用一句話可表述為:存在是永恆的。
第二階段主要是提出和解答存在的二元性問題,用一句話可表述為:存在是可知的。
第三階段主要是提出和解答存在的超越性問題,用一句話可表述為:存在是主觀性的。那么,主觀唯物主義便正是唯物主義哲學提出和解答存在的主觀性問題的超越性的形上學體系。
最後,主觀唯物主義在上述的哲學邏輯之下,提出從今以後未來發展階段上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實在與虛擬的關係問題,用一句話可表述為:存在是虛擬的。
對比客觀唯物主義
主觀唯物主義學說的提出似乎暗示了這樣一個事實或假設,即可以叫做客觀唯物主義的理論已經存在。但是,事實卻從來沒有自稱為“客觀唯物主義”的哲學理論。因為如果這樣自稱客觀唯物主義,顯然就是以某種主觀唯物主義理論的存在為前提的,而事實上在哲學歷史上從未產生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理論。這是問題的實質。也就是說,歷史上的唯物主義哲學尤其是現代唯物主義之所以不自稱客觀唯物主義,並非它們不是客觀唯物主義或者他們不主張客觀唯物主義,而是在根本上認為唯物主義不像唯心主義那樣可以存在客觀的與主觀的兩種不同形態的唯物主義。直而言之,傳統唯物主義在潛意識裡一直認為唯物主義的主觀形態是不可想像的,唯物主義只能是某種客觀性質的,但是還不能直言客觀唯物主義,否則在邏輯上會引出主觀唯物主義的概念,以免誤解問題。
那么,就客觀唯物主義哲學而言,可以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代表。以辯證唯物論為例,列寧的物質概念是其客觀唯物主義的根本標誌。他說:“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感覺到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同時,在歷史唯物論方面,列寧把社會歷史一元性地歸結為生產力發展之結果的客觀規律說,這也是典型的客觀唯物主義論。
但是,歷史終究要求哲學回答主觀唯物主義問題。如上所述,以融結構世界觀及其方法論為內容的主觀唯物主義理論的創立,揭示了唯物主義哲學發展的一個歷史(邏輯)之謎。但是,主觀唯物主義理論一旦產生便已超越了傳統唯物主義乃至全部舊哲學的思想邏輯。
名稱翻譯
主觀唯物主義哲學又叫融結構世界觀及其方法論,又叫後現代唯物主義。
主觀唯物主義譯為英語:Subjective Materialism
融哲學譯為英語:Rune_philosophy
後現代唯物主義譯為英語:Post modern Materialism
以上三個哲學名稱翻譯都是中文英譯,尤其是融哲學這一辭彙的翻譯是創造性的。就是說英語裡本沒有所謂“Rune_philosophy”,但是因為主觀唯物主義融哲學理論原創於中文,而在英文當中並沒有與之相對應的辭彙,因此,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理論的創始者按照原創語言的“語詞新作”規則進行創造性的翻譯,便生造了一個英語辭彙:“Rune_philosophy”。由此,一個融字表征了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的國際化以及一個中國哲學家的優先話語權。
同樣,主觀唯物主義,英譯為Subjective Materialism,可簡寫為:SM.這一辭彙屬於中文原創,所以,中文英譯。並且,SM跟Rune一樣均構成為主觀唯物主義哲學的商標性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