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觀價值理論是一個經濟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觀價值理論
- 外文名:subjective theory of value
主觀價值理論是一個經濟術語。
文中論述了價值與效用、評價、幸福等名詞有區別,並批評了客觀主義價值論、關係價值論等非主觀主義價值論。價值主義的理論 在價值論中,至少有下列四種理論:(1)價值是主觀的;(2)價值是客觀的;(3)價值是非主觀的,又非客觀的...
第一篇 主觀價值理論 第一章 效用及偏好 第二章 消費者的需求定律 第三章 補充性 第二篇 一般均衡 第四章 交換的一本均衡 第五章 一般均衡體系的運行 第六章 企業的均衡 第七章 技術的補充和技術的替代 第八章 生產的一半...
第十四章 傑文斯的最的效用程度理論 一、由客觀滑向主觀效用論 二、邊際效用學說的興起:對真理的一個大驗證?三、效用遞減規律:一個沒有任何根據的杜撰 四、混亂的交換、價值觀念 第十五章 門格爾的主觀價值論 一、依據效用遞減...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核心是主觀價值論,即邊際效用價值論。與薩伊等人的“效用價值論”不同,邊際效用價值論認為:一件東西要有價值,除有效用之外,還必須“稀少”,即數量有限。以致它的得、失成為物主快樂或痛苦所必不可少的條件。
主要理論概述 維塞爾繼承和發展了門格爾的主觀價值論。他和門格爾一樣,以人對滿足其需要的財物的效用的主觀評價來說明價值。他最先提出“邊際效用”一詞,說明價值是由“邊際效用”決定的。照維塞爾的解釋,某一財物要具有價值,它必須...
第二節 從勞動價值論到生產費用論 第三節 從客觀價值論到主觀價值論以及二者的統一 第四節 馬歇爾的綜合:新古典價值論即均衡價格論 第五節 斯拉法價值論:對邊際理論的批判和對勞動價值論的質疑 第六節 對以往價值理論的簡要評價 ...
價值的主觀理論主張,任何東西都只有在有人需要它時才會有價值出現:一個農民開拓者擁有五大袋的穀物,但他不能將其賣掉,也不能買進更多。這時他有五個可能的選擇:做主食、或長力氣、或餵養小雞來獲取肉食、或釀造威士忌、或餵養鸚鵡...
而且他進一步地指出了僱傭勞動者的工資取決於最低限度的生活資料,對剩餘價值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5] 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作品影響 編輯 播報 《關於財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是重農主義的重要文獻,在經濟學說史上有著較...
首先從米塞斯與韋伯的行動方法論的傳承與比較著手;再就是米塞斯關於行動的價值理論與歷史詮釋學,主要從米塞斯對科學與價值,經濟學與倫理學,主觀價值論與行動的先驗論等關係出發,解說行動的價值理論,行動的歷史詮釋學專門論述米塞斯對...
第一章 邊際效用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法論基礎 1.政治經濟學中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2.歷史觀點和非歷史觀點。3.生產觀點和消費觀點。4.小結 第二章 價值理論 1.價值問題的意義。2.主觀價值與客觀價值。定義。3.效用與價值。
馬克思(德國)《資本論》。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理論,人人耳熟能詳,就其概述的經濟學現象對改變世界的力量之大,入選了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瓦爾拉斯(法國)《純粹經濟學要義》。現代經濟學的主觀價值(效用)論、邊際革命、經濟學數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