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丹溪心法要訣
- 外文名:Danxi heart key
- 作者:朱震亨
- 創作年代:元代
《丹溪心法要訣》是朱震亨晚年整理自己的行醫經驗與心得,寫成許多著作。臨終前沒有其他囑咐,只將隨他學醫的侄兒叫到面前誨之曰:“醫學亦難矣,汝謹識之。”言訖,端坐而逝。 朱震亨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朱氏自創新說,自成一家之言,創...
《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是明·吳中衍編著的一部綜合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本叢書包括《丹溪心法》五卷;附餘子目為:金李呆撰《醫學發明》,朱震亨撰《脈訣指掌》《金匱鉤玄》《活法機要》,明戴原禮撰編《證治要訣》及《證治要訣類方》。出版信息 《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初刊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
戴垚,以母病死於庸醫之手而棄儒從醫,率子戴思恭徒步至義烏,受業於朱震亨,“當時游丹溪之門者,弟子頗多,惟元禮父子最得其傳”。(《歷代名醫列傳》)戴思恭,明醫家。丹溪之得意高足,著有《推求師意》《證治要訣》等書,暢發其師的“陽有餘陰不足論”及論治雜病的心法,他所提出的氣血盛衰論,發展...
《丹溪全書十種》是朱丹溪、王履、金李杲編著的一部綜合類中醫著作。內容簡介 本書彙輯朱丹溪撰六部醫著:《局方發揮》、《格致餘論》、《丹溪心法》、《脈訣指掌》、《金匱鉤玄》、《活法機要》;以及戴思恭撰《證治要訣》、《證治要訣類方》二種;王履撰《醫經溯洄集》;另有金李杲撰《醫學發明》:總計十...
即使現存著作中情況亦十分複雜,有丹溪本人所撰,如《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等;有的為其門人、私淑者整理編纂如《丹溪心法》、《丹溪手鏡》、《丹溪先生金匱鉤玄》、《丹溪治法心要》、《脈因證治》等;有的則是託名丹溪偽作,如《丹溪秘傳要訣》、《丹溪心法附余》(為方廣撰)、《...
腹冷痛,病症名,見《丹溪心法·腹痛》,多指感受寒邪或脾胃虛冷而致的腹痛。《傷寒類證活人書·問腹痛》:“尺脈弦,腸鳴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湯主之。”《證治要訣·腹痛》:“若冷痛,用溫藥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當微利之,用藿香正氣散,每服加肉桂、木香、枳殼各半錢,吞下來復丹……...
古病名。為消渴之一。乃消渴病偏於上焦心肺,以飲水多而飲食、小便相對偏少的症候。概念 指消渴病偏於上焦心肺,以飲水多而飲食、小便相對偏少的症候。解讀 上消是以口渴多飲為特點的病證。證名見《丹溪心法》。《素問》又稱膈消、肺消。《證治要訣》則稱為消心。《濟陰綱目》稱高消。上消的發病,與肺熱...
見《丹溪心法·傷食》。一名“食傷”。治療傷食須辨虛實。若停滯中焦或脹或痛,為實證,當先去其食,大和中飲主之。若食停上焦,宜用吐法;若食停下焦,痛極兼脹者,須下而去之,宜神佑丸或備急丸。《景岳全書·雜證謨》老人虛人易於傷食,治宜權衡虛實,消補兼施。傷食有傷谷、傷面、傷肉、傷魚鱉、...
[字母Z]濁濁病名。濁病的簡稱。又名赤白濁、二濁。①指小便渾濁。見《丹溪心法》卷三。小便渾濁,色赤或有血者稱赤濁,無血而色白者稱白濁。《時方妙用》卷四:“濁者,小水不清也。”由濕熱下注所致,濕勝於熱則白,熱勝於濕...[字母S]水液渾濁水液渾濁證名。指小便渾濁。《素問·至真要大論》:“...
暑痢,病名。感受暑邪引發之痢疾。見《丹溪心法·痢》。因夏天感受暑熱,內夾積滯,傷於腸胃所致。有腹中絞痛,下痢赤白,發熱,面垢,汗出,嘔逆,煩渴多飲,小便不利等症。《醫源資料庫》——《證治要訣·大小腑門》:“若感暑氣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發熱,面垢嘔逆,渴欲引飲,腸內攻刺,小便不通,...
《丹溪心法附余》:“血證須要涼血散火,此藥既非涼血,叉非散火,何也?蓋血病用血藥而不效者,以其血之所藏無以養也。夫心主血,肝藏血,此方用川芎,所以和血通肝而使血歸於肝臟也,用香附,所以開郁行氣而使火散經絡也。血歸火散,何病之不止哉!”《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鼻通於腦。血上溢...
《丹溪心法要訣》郁證治療的啟發 /137 《外感溫熱篇》“分消走泄”法的啟發/142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臨證心悟 /153 五苓散臨證心悟 /159 葛根芩連湯臨證心悟 /166 酸棗仁湯臨床心悟 /170 桃核承氣湯臨床心悟 /176 旋覆花湯臨證心悟 /180 大黃座蟲丸臨證心悟 /184 鱉甲煎丸臨證心悟/187 補中益氣...
《丹溪心法》中說:“痔者,皆因臟腑本虛,外傷風濕,內蘊熱毒。”熱乃火之輕,火乃熱之極,熱積腸道,易耗液傷津,津液虧損,則大便秘結不通,久之可導致氣血不暢,瘀滯不散,結而為痔。熱盛則迫血妄行,或灼傷腸絡,或血不循經,則血下溢而成便血。熱與濕結,蘊阻肛門,則發生肛門周圍癰疽。5. 氣虛...
到了宋代,常州出了個許叔微,進士出身,以醫名於世,著有《本事方》,秘藏本傳至高僧荊山浮屠,再傳到宦官羅知悌手裡,羅是元朝末年名醫朱丹溪的老師,丹溪翁特別珍視《本事方》,讓他的弟子整理出版的《丹溪心法》即是仿照《本事方》而作的,這便是如今醫案類著作的初始形式。孟河醫家都將自己的經驗案例分付...
《證治要訣·厥》:“氣厥,即中氣。”《丹溪心法·厥》:“氣厥者,與中風相似,何以別之?風中身溫,氣中身冷。以八味順氣散或調氣散。如有痰,以四七湯、導痰湯服之。”二是病理名詞,指氣逆。概念 1、厥證之一,指中氣衰竭,或氣機怫鬱上逆而厥者。2、病理名詞,指氣逆。解讀 1、厥證之一。厥證...
岩本草》)、忍冬草(《證治要訣》)、左纏藤(《余居士選奇方》)、忍寒草(《洪氏集驗方》)、通靈草、蜜桶藤(《土宿本草》)、金銀花藤(《丹溪心法》)、金銀藤(《乾坤生意秘韞》)、金銀花桿(《滇南本草》)、甜藤(《本草述》)、右篆藤(《分類草藥性》)、右旋藤(《貴州民間方藥集》)、二花秧、銀花秧(《...
思則得之矣。”6.《丹溪心法.健忘》:“健忘,精神短少者多,亦有痰者。戴云:健忘者,為事有始無終,言談不知首尾,此以為病名,非比生成之愚頑不知人事者。……此證皆由憂思過度,損其心胞,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乃思慮過度,病在心脾。治之以歸脾湯,須兼理心脾,神寧意定,其證自除也。”
或復觸犯忌諱,土地神靈,為其所作。”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厥》云:“屍厥、飛屍、卒厥,此即中惡之候,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昏不知人,頭旋暈倒,此是卒厥、客忤、飛屍、鬼擊。吊死問喪、入廟登冢,多有此疾。”
丹溪心法論 傷寒秘要殺車槌法 醫家赤幟益辨全書六卷 中暑門暑風附絞腸沙 中暑總論 用藥心法 絞腸沙 中濕門 中濕總論 備用諸方 燥門即秘結 燥症總論 備用諸方 火門君火相火鬱火五志之火虛火實火 火症總論 備用諸方 痰門 痰論 丹溪心法 備用諸方 治痰要略 醫家赤幟益辨全書七卷 嗽門 咳嗽總論 丹溪...
)2.西嶽真人靈飛散(《千金要方》)3.神仙不老丸(《永樂大典》)4.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5.大黃芪丸(《千金翼方》)6.延壽丹(《丹溪心法》)7.無比山藥丸(《局方》)8.河車大造丸(吳球方,錄自《本草綱目》)9.復老還童丸(《德生堂方》)第七章 中醫防治老年常見病證秘要 ...
十七、《丹溪心法》(元·朱震亨)十八、《運氣易覽》(明 • 汪機)十九、《醫方集宜》(明 • 丁鳳輯)二十、《黃帝內經 • 靈樞 • 注證發微》(明 • 馬蒔)二十一、《病機沙篆》(明 • 李中梓)二十二、《證治準繩》(明 • 王肯堂)二十三、《景岳全書》(明 • 張介賓)二十四、《...
四 《丹溪心法》在老年醫學的實踐意義 五 《醫貫》對老年醫學的傑出貢獻 六 《審視瑤函》有關老年眼科學防治保健的記敘 七 《校注婦人良方》有關老年醫學的探討 八 《傅青主男科》有關老年醫學的論述 九 《外科正宗》在外科學並老年醫學的成就 十 《外科證治全生集》在老年外科醫學的實踐...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 《證治要訣》&明・戴思恭 《醫學綱目》&明・樓英 《醫學入門》&明・李� 《醫貫》&明・趙獻可 《明醫指掌》&明・皇甫中 《壽世保元》&明・龔廷賢 《普濟方》&明・朱� 《慎齋遺書》&明・周慎齋 《醫學正傳》&明・虞摶 《症因脈治》&明・秦景明 《景岳...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衛生易簡方》(明·胡)《證治要訣》(明·戴思恭)《醫學綱目》(明·樓英)《醫學入門》(明·李)《醫貫》(明·趙獻可)《東醫寶鑑》(朝鮮·許浚)《明醫指掌》(明·皇甫中)《壽世保元》(明·龔廷賢)《普濟方》(明·朱)《慎齋遺書》(明·周慎齋)《醫學正傳》(...
此事難知、丹溪心法、脈因證治、玉機微義、證治要訣及類方、名醫雜著 第24冊 綜合類3 醫學綱目 第25冊 綜合類4 醫學正傳、韓氏醫通、赤水玄珠 第26冊 綜合類5 醫學入門、古今醫鑒 第27冊 綜合類6 萬病回春、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宗必讀、醫門法律、增補病機沙篆、證治匯補 第28冊 綜合類7 景岳全書 ...
92 丹溪心法 93 脈因證治 94 醫學綱目 95 證治要訣及類方 96 明醫雜著 97 醫學正傳 98 韓氏醫通 99 赤水玄珠 100 醫學入門 110 萬病回春 102 先醒齋醫學廣筆記 十七 綜合類(二)103景岳全書 104醫宗必讀 105醫門法律 106石室秘錄 107辯證錄 108醫學心悟 109醫宗金鑒 110醫學三字經 111醫林改錯 112...
35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 36 瑞竹堂經驗方 37 世醫得效方 38 丹溪心法 39 普濟方 40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41 推求師意 42 奇效良方 43 醫林類證集要 44 蒼生司命 45 本草品匯精要 46 醫學正傳 47 醫讀 48 醫宗摘要 49 明醫雜著 50 攝生眾妙方 ……二 醫案醫話 三 單方驗方 四 其他 附錄 ...
勞咳 見《肘後備急方》卷三。1、指久嗽成勞或勞極傷肺所致者。《證治要訣·諸嗽門》:“勞嗽,有久嗽成勞者,有因病勞久嗽者,其證寒熱往來,或獨熱無寒,咽乾溢痛,精神疲極,所嗽之痰或濃或時有血腥臭異常,語聲不出者,補肺湯半貼,加杏仁、貝母、款冬花、阿膠、百合各半錢。出處 勞咳 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