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位於赤城縣東南部,環抱於青山綠水間的後城鎮。氣候條件的優越,生態資源的豐富,自然界的厚愛賦予了後城鎮獨特的韻味。
景點介紹,地理位置,
景點介紹
這是一座山水之城,在燕山余脈溫柔的臂彎里,白河流域和紅河流域交匯的平原地帶上,蘊藏著豐富的水資源,水量充沛,年平均流入北京市白河堡水庫和密雲水庫的徑流量3.65億立方米,成為供應北京市民飲用水的重要水源地。
這是一座綠色之城,這裡多為河流衝擊平原,全境草場面積16萬畝,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70%。樹林茂密如蔭,草榮花盛,湛藍的天空下,空氣品質優質,到處散發著乾淨清爽的氣息。
這是一座人文之城,明朝弘治年間建城,境內自然、人文景觀頗多,丹霞地貌、朝陽觀石窟、白龍潭水庫,長伸地古長城等,處處承載著祖先的代代記憶。
地理位置
出赤城縣城,向東南方向行駛約50公里,便到了後城鎮。後城鎮位於白河下游,地處山區,南北高,中部低,北距壩上草原100公里,南與北京市延慶縣接壤,到北京市中心僅145公里,省道灤赤線自東向西貫穿全境。全鎮轄38個行政村,611戶、2.2萬口人,總面積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8萬畝。
去後城鎮時,雖值冬日,但這裡的景致並不蕭條淒涼,反而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在歷史上,後城鎮原名大屯,於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建城,最初建於白河南岸,後因遭洪水沖刷,移址白河北岸,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重築。因城築於滴水崖下,起名滴水崖堡,又因在原屯之後,故稱為後城。
如今,依山傍水的後城鎮少了一份濃濃古意,多了一份平淡生活的純真。近年來,後城鎮圍繞美麗鄉村建設,按照農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動要求,不僅農村環境總體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廣袤的鄉間大地上舒展出一幅幅優美怡人的新農村畫卷,而且依託山水自然資源優勢,傾心打造自然生態小鎮,以綠道串聯各旅遊景點,拉動全鎮旅遊產業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