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黃52

中黃52

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4天,比對照科豐14早熟1天。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紫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71.6厘米,主莖節數16.2,有效分枝1.9;結莢高度16.2厘米,單株有效莢數45.4;圓粒,種皮黃色,有光澤,黃臍,百粒重18.6克;落葉性好,不裂莢。籽粒粗蛋白含量43.47%,粗脂肪含量19.65%。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黃52
  • 別稱:大豆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 :蝶形花科
  • 亞科:草本植物
  • :大豆屬
  • :大豆
  • 分布區域:北京地區
基本信息,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生長習性,大豆分類,適宜地區,栽培技術,品種選擇,種子處理,翻耕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京審豆2010002
品種名稱:中黃52(區試代號:中作05-11)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冀豆7號×早熟18

特徵特性

該品種在北京地區夏播全生育期104天,比對照科豐14早熟1天。亞有限結莢習性,卵圓葉,紫花,灰毛,褐莢。平均株高71.6厘米,主莖節數16.2,有效分枝1.9;結莢高度16.2厘米,單株有效莢數45.4;圓粒,種皮黃色,有光澤,黃臍,百粒重18.6克;落葉性好,不裂莢。籽粒粗蛋白含量43.47%,粗脂肪含量19.65%。經接種鑑定,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株系,中抗SC7株系。

產量表現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79.5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7.5%。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60.1公斤,比對照科豐14增產36.2%。

栽培要點

夏播最適播期6月上旬至中旬,一般不超過6月25日;以條播為宜,條播行距40-50cm,下種要均勻;中上等肥力地塊,每畝種植密度1.3-1.5萬株左右,肥力水平偏低的地塊,每畝可留苗1.6-1.8萬株。結合施肥進行淺中耕1-2次,土壤肥力較差的地塊結合澆開花水追施尿素5-7 kg /畝,可以增花、保莢。結莢和鼓粒期遇乾旱要及時進行灌溉,減少癟粒,提高粒重。
在大豆生長過程中,注意防治蚜蟲及花葉病毒病。用50%甲胺磷乳液或50%辛硫磷或氧化樂果800-1000倍溶液防治蚜蟲、紅蜘蛛、造橋蟲、菜青蟲等害蟲;噴施氯氰菊酯或40%久效磷800-1000倍液防治豆天蛾類、豆莢螟和棉鈴蟲等害蟲。成熟後及時收穫。

生長習性

大豆喜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pH6.2~6.8的土壤。宜適期早播,條播為主。需肥較多,需氮量比同產量水平的禾穀類多4~5倍。結莢期注意適時灌溉和排澇。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些地區仍採用純系育種法。回交法對提高品種的抗病性效果良好。中國大豆育種以品種間雜交為主要方法。採用系譜法選育後代。

大豆分類

  • 澎湖大豆Glycine clandestina Wendl.
  • 寬葉蔓豆Glycine gracilis Skv.
  • 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 et Z.
  • 煙豆Glycine tabacina Benth.
  • 短絨野大豆Glycine tomentella Hayata

適宜地區

適宜北京地區夏播種植。

栽培技術

品種選擇

按當地生態類型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選擇熟期適宜、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已通過審(認)定的品種,如湘春豆21號、湘春豆22號、湘春豆23號等。做到每隔3年換種1次。

種子處理

種子包衣:選用優質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操作時儘量減少種衣劑與金屬的接觸,包衣的種子要陰乾後播種,種子包衣能增加種子的抗逆性。
酸性土壤種植大豆,採用鉬酸銨拌種,每公斤大豆種子用鉬酸銨1克~1.5克,配製1%~1.5%的鉬酸銨溶液噴在種子表面拌勻,陰乾後播種。

翻耕整地

稻田種植春大豆,在冬前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好廂溝、腰溝、圍溝,春季搶晴天精細整地。要求土壤細碎,無暗垡,廂面平整。冬季空閒的旱土,在冬前翻耕,冬季種蔬菜的旱地,在收完蔬菜之後搶晴天翻耕,翻耕後按寬2~3米分廂開溝,精細整地。

施肥

底肥每667平方米地施農家有機肥400公斤、鈣鎂磷肥36公斤,瘠薄土壤還需施尿素100公斤。農家有機肥在整地前施入,通過翻地和耕地將肥料翻入耕作層中,化肥在整地時施用,並使之與土壤融合。間作套種或因農事季節安排的關係,不便給大豆施用底肥時,也可以有計畫地把底肥施在大豆的前作上。種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農家有機肥150公斤、尿素4.6公斤、氯化鉀10公斤。土壤肥力較高或者已施入大量優質農家肥的地,可不施氮素化肥。施用方法是將肥料施入播種穴內,施入深度為8~10厘米,肥料與種子要被土壤隔開,這樣既可防止燒種、燒苗,又能為大豆苗期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早發。或將肥料與土雜肥堆制後作蓋籽肥。中下肥力水平的土壤,苗期追肥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時進行,每667平方米施尿素5公斤,或氮、磷、鉀複合肥10公斤,或施人糞 250公斤,也可在雨前或雨後將氮素化肥撒施在距大豆植株四五厘米遠的行穴間,但切忌肥料直接接觸大豆植株,以防燒苗。生長較弱的大豆,開花前或始花期追肥效果較好。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75公斤,氮素化肥應搶在雨前或雨後追施,但應注意防止肥料與植株直接接觸。

播種

在5厘米土層日平均溫度達到10~12℃時開始播種,中低海拔地區3月底至4月初為適宜播種期。穴播,行距27~33厘米,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三四粒種子,淺播薄蓋(蓋三四厘米厚)。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及水肥條件而定,早熟品種每667平方米栽3~4萬株、中熟品種栽 2.5~3.5萬株、遲熟品種栽2萬株左右。

田間管理

  1. 移苗補缺。一般缺苗情況的地塊,可就地移苗補栽。移栽時埋土要嚴密,如土壤濕度小,還要澆水,以保證成活率。為了使移苗補栽的幼苗能迅速生長,在移栽成活後應適當追施苗肥,促進苗齊、苗壯。缺苗嚴重的則要直接補種。
  2. 間苗、定苗。在2片單葉平展時間苗,第1片複葉全展期定苗。間苗時應淘汰弱株、病株及混雜株,保留健壯株。
  3. 中耕除草。第1次中耕一般在第1片複葉出現、子葉未落時進行,第2次中耕在苗高20厘米左右、搭葉未封行的時候進行。頭次中耕宜淺,第2次稍深,結合追肥培土。
  4. 灌溉。在鼓粒期如遇高溫乾旱王氣,有灌溉條件的應適時灌水。以溝灌濕潤為宜,防止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板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