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麥12

中麥12

中麥12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用京411/煙中144選育的雜交小麥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麥12
  • 審定編號:冀審麥2011006號
  • 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2
  • 審定編號:津審麥2008003
  • 品種來源:京411/煙中144
  •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推廣單位:大綠河北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介紹,特徵表現,品種來源,特徵特性,

介紹

中麥12,是利用花葯培養、磷高效、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等技術育成的抗逆穩產品種,突出表現為:高產穩產,在高水肥條件下可實現大面積畝產600公斤;抗逆性強、抗寒性好、抗倒伏、抗條銹和白粉病;節水高效,春季只澆拔節水,畝產能達到500公斤;此外,還有品質優良,白粒、角質、蛋白質含量高的特點。
中麥12已分別通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審定,正在參加國家北部冬麥區試驗。該品種2009年在河北任丘示範種植1040畝,在春季只澆一水的條件下,平均畝產510公斤;2010年10畝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675公斤。今年在河北高碑店繁種2200畝,田間純度達到國家一級種子田標準。河北省專家組對中麥12節水高產示範方1200畝測產,平均畝產達544.5公斤。

特徵表現

審定編號:京審麥2008002
品種名稱:中麥12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京411/煙中144
特徵特性:冬性;節水區試熟期與京冬8號相近,高肥區試較對照京411晚熟2天;幼苗直立,生長健壯,分櫱力較強,成穗率較高;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產量要素中畝穗數和穗粒數較多,千粒重偏低,高肥區試畝穗數46.18萬、穗粒數35.9粒、千粒重37.4克,節水區試畝穗數40.0 5萬、穗粒數33.4粒、千粒重37.6克;植株較矮,節水區試株高65厘米左右,高肥區試70厘米左右,抗倒性好;抗寒性較好,延慶抗寒性鑑定平均越冬死莖率10.7%;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抗、慢條鏽病,慢葉鏽病,感白粉病和稈鏽病;2007年經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測定,其容重778g/L,粗蛋白(乾基)16.77%,濕麵筋39.1%,沉降值33.5ml,吸水率61.0%,形成時間3.7min,穩定時間4.4min,拉伸面積56cm2,最大抗延阻力200E.U。
產量表現:該品種對肥水要求不嚴格,水地和節水栽培均可種植。兩年高肥區試平均畝產394.9公斤,比對照京411減產0.7%;兩年節水區試(全生育期只澆一次凍水)平均畝產336.8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8.8%;2007年節水生產試驗畝產330.3公斤,比對照京冬8號增產7.4%,高肥生產試驗畝產410.3公斤,比對照京411增產1.3%。
栽培技術要點:施足底肥,一般畝施二銨30公斤,尿素10公斤,旋耕前施入土壤中。適期播種,北京地區適宜播期為9月30日前後,基本苗節水條件下以23萬為宜,肥水條件好的地塊以18-20萬為宜。早春注意摟麥鬆土,以保墒增溫,促進麥苗早發快長。在水源不足的條件下,冬季澆足凍水,春季不澆水或澆1次拔節水,生育中後期如有脫肥現象,可在雨天少量追肥或在灌漿期結合防治蚜蟲進行葉面追肥。有條件的地塊,澆拔節水和灌漿水,以提高穗粒數和千粒重。生產上注意防治白粉病。
適宜種植地區:適宜在北京及生態條件相似地區種植。

品種來源

審定編號:津審麥2008003
品種來源:2000年用京411作母本,煙中144作父本進行有性雜交後經花粉選育而成。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主要特徵特性:該品種冬性,中晚熟。幼苗半匍匐,幼苗期弱,但返青後苗壯,分櫱力強;成穗率較高,株高77.0厘米,穗紡錘型,長芒、白殼、白粒、籽粒半角質。平均畝穗數40.4萬,穗粒數28.2粒,千粒重43.7克。2006年薊縣抗寒鑑定結果:抗寒性二級,越冬莖96.6%,死莖率3.4%。2007年薊縣抗寒鑑定結果:凍害級別2-,越冬莖100%,死莖率0%。天津市植物保護研究所人工接種抗病性鑑定結果:中感白粉病(MS),成株期感葉鏽病(S),中抗條鏽病(MR)。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容重818克/升,粗蛋白質13.26%,濕麵筋28.4%,沉降值28.0毫升,吸水率65.1%,形成時間3.3分鐘,穩定時間2.8分鐘,軟化度140F.U,評價值44,最大抗延阻力190E.U,延伸性15.4厘米,面積41.5平方厘米,為中筋小麥品種。
產量表現:2005-2006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為421.6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410.8公斤/畝)增產2.6%,不顯著,兩個試點增產,三個試點減產,居15個品種第六位。2006-2007年度天津市冬小麥區域試驗B組,平均畝產為422.0公斤,較對照京冬8號(391.1公斤/畝)增產7.92%,增產極顯著,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11個參試品種第三位。2007-2008年度天津市冬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為449.7公斤,較對照品種京冬8號(424.0公斤/畝)增產6.1%,5個試點全部增產,居5個參試品種第四位。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9月28日-10月10日,畝基本苗23-25萬為宜;施足底肥,中等肥力地塊畝施磷酸二銨25公斤,尿素10公斤做底肥,澆好凍水,春季注意澆好拔節水,隨拔節水追施尿素10-15公斤/畝,生育後期控制水肥,以免貪青晚熟。
適宜種植地區:天津市中上等肥力地塊做冬小麥種植。

特徵特性

1〉品種來源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親本組合:京411×煙中144
育成年份:2005年
報審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審定時間:2011年3月
2〉主要特徵特性
幼苗半匍匐,葉片深綠色、下披,分櫱力較強。屬半冬性中熟品種,生育期243天左右,成株株型較鬆散,株高74cm。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籽粒較飽滿。畝穗數40.9萬,穗粒數31.9個,千粒重34.6g,容重790.6g/L。抗倒性較強,抗寒性與對照相當。2008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籽粒粗蛋白質(乾基)15.25%,沉降值20.6mL,濕麵筋35.1%,吸水率60%,形成時間3.6分鐘,穩定時間2.5分鐘。
抗旱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鑑定,2005~2006年度抗旱指數1.037,2006~2007年度抗旱指數1.012。抗旱性中等。
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鑑定,2005~2006年度中感條鏽病和葉鏽病,高感白粉病;2006~2007年度高抗葉鏽病,中抗條鏽病,中感白粉病。
3〉產量表現
2005~2006年度黑龍港流域節水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52kg,2006~2007年度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387kg。2007~2008年度同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27kg。
4〉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10月1日~5日,基本苗23萬/畝左右。一般畝施磷酸二銨30kg、尿素10kg作底肥。澆好凍水,春季可不澆水或僅澆一次拔節水。早春注意摟麥鬆土,保墒增溫。生育後期控制水肥,以免貪青晚熟。
5〉推廣意見
建議在河北省黑龍港流域冬麥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