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鹽面砂土

中鹽面砂土是一種潮土土種,分布在安徽蕭縣、安徽碭山、安徽靈璧、安徽濉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鹽面砂土
  • 土種編號:10479
  • 土壤類型:潮土
  • 土壤亞類:鹽化潮土
  • 土類(二普):潮土
  • 亞類(二普):鹽化潮土
  • 母質:黃泛沖積物
  • 剖面構型:A11z—A12z—C—Cu
  • 面積(公頃):10333
特徵描述,主要性狀,生產性能,歸屬分布,

特徵描述

典型剖面
采自碭山縣曹莊鎮閻莊東北50m,緩坡平地,海拔45.7m,地下水位1.7m,黃泛沖積母質。年均溫14.0℃。年降水量774.3mm,無霜期199天,≥10℃積溫為4615℃。麥—棉套作。 A11z層: 0—5cm,濁黃色(乾,2.5Y 6/4),砂質壤土,屑粒狀結構,稍松,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8.6,地表有白色鹽霜結皮。 A12z層: 5—12cm,淡黃色(乾,2.5Y 7/3),壤土,屑粒狀結構,稍松, 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8.8。 C1層: 12—31cm,淡黃色(乾,2.5Y 7/3),砂質壤土,碎塊狀結構,稍松,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8.9。 C2層: 31—64cm,濁黃色(乾,2.5Y 6/4),砂質壤土,碎塊狀結構,稍松,中量根系,石灰反應強,pH9.0。 Cu層: 64—125cm,濁黃色(乾,2.5Y 6/4),砂質壤土,擬片狀結構,緊,少量根系,有少量銹紋斑和石灰結核,石灰反應強,pH8.9。。

主要性狀

該土種母質為黃泛沖積物,剖面為A11z—A12z—C—Cu型,屬均質型,砂質壤土。地下水位1.0—2.0m,雨季可上升到1.0m以上,礦化度1—3g/L,屬Cl-—HCO-3—Mg2+(Na+)—Ca2+型水或Cl-—HCO-3—Mg2+—Na+型水。土體石灰反應強,碳酸鈣含量9.0%左右,呈鹼性,pH8.5—9.0。土壤含鹽量中等,返鹽盛期,耕層可溶性鹽含量0.80%左右,地表有一層白色結皮鹽霜,一般季節,鹽分含量為0.20—0.40%, 土壤鹽分組成陰離子以Cl-為主,SO2-4次之,陽離子以K+和Na+為主。土壤保肥能力弱, 陽離子交換量多小於5me/100g土,有機質、全氮及速效磷極缺,速效鉀一般。據 5個樣品分析:有機質為0.49%,全氮為0.031%,速效磷4ppm,速效鉀95ppm。

生產性能

該土種目前以種植小麥、大豆、棉花等作物為主, 部分地區也偶有種植水稻。土壤養分貧乏,質地輕,漏水漏肥,表耕層可溶性鹽含量較高,立苗率6—7成。同時因地勢低洼,內外排水不良,阻礙水分鹽分下滲。因而作物長勢差,產量低,小麥年畝產僅50—100kg,皮棉50kg左右,是皖北地區主要低產土壤之一。 今後改良上應採取水利與農業的綜合措施,平整土地,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減少表層鹽分積累;增施有機肥,配施化肥,補施硼、鋅肥,秸稈還田,以培肥土壤;也可採取沖溝播種,躲鹽巧種,促苗早發,減輕危害,有水源條件的可種稻洗鹽,碭山縣農科所1976—1979年連續四年試種水稻,井灌洗鹽,水旱輪作,結合增施有機肥,配施化肥等措施,改土效果明顯,0—20cm土層含鹽量由0.384%降至0.056%, 四年水稻平均畝產 500kg 以上, 最高達632kg。

歸屬分布

中鹽面砂土,屬鹽化潮土亞類鹽潮砂土土屬。 主要分布在皖北廢黃河高灘地兩側的背河窪地邊緣,以蕭縣、碭山、靈璧、濉溪四縣面積較大,所處地勢較低洼,面積15.5萬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