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白村

中高白村古名蒿泊,泛指三個高白;又名:堡子,專指中高白區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西南部,太原盆地中部西北邊沿,呂梁山南面,307國道(太綏公路)兩側。地理坐標:東經112°17′,北緯37°35′。

四周與東高白(東),方山(北),新民(西北),西高白(西),賈兆(東南)及交城王明寨(南)接壤。東西寬1.150公里,南北長3.650公里,全村面積2.82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高白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山西清徐縣清源鎮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氣候
區位交通,建置沿革,古代,民國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村貌變遷,地圖信息,

區位交通

村莊東距縣城清源鎮8公里,(直線距離,下同);北距古交市45公里,西北距婁煩縣城69公里,西距離石150公里,西南距交城7公里,距文水26公里,南距祁縣27公里,東南距太谷32公里,距省城太原50公里,距首都北京540公里。今日中高白地形圖貌、宛如挺身站立鐵鑄巨人。村北果園、菜地為頭頸;村南居民區為其胸部;村南旱地為軀幹。巨人昂首挺身,仰望東方,為今日成就而歡欣,更憧憬未來的輝煌。

建置沿革

古代

高白歷史悠久,古隸建置,遠莫可考。本村及周邊許多村莊民間流傳有“南有賈兆,北有窯,中間圪夾的張旮旯”的古語。賈兆傳為春秋時屠岸賈的故鄉,有屠岸賈墓,窯指今新民村,新民村古名窯兒上。該村附近,1984年發現很多古文物,經山西大學歷史系師生鑑定,屬新石器朝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距今四千多年,張旮旯在高白鎮東截,距上述二村都不足五華里,此外,1957年本村馬西道地打井時,曾在10米深處挖出古陶罐。這些情況說明2500年前的周代乃至5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本村及周圍已有先民居住。
春秋戰國時期,蒿泊隸屬梗陽管轄,春秋梗陽為晉國,戰國為趙國。秦時,梗陽歸太原管轄。漢代,這裡水草豐茂,是朝廷牧地,附近築有印駒城,管理牧畜。隋代,本地在蒿澤北邊曾是并州總管楊諒屯大兵抗拒隋將楊素之地,此地屬榆次縣,後燕入晉陽縣管轄。唐時,這裡地處北都(今晉源區古城營一帶)與西京之間的官道上,人口漸增,此地為清源鎮管轄。五代時,戰爭頻繁,這裡成為兵寨(今仍有前寨、後寨的街道名稱)。宋時這裡已是較大的村落,歸屬河東路并州管轄。宋太宗端拱年間(988——989)村民建築了方山寺(見光緒《清源鄉志》)。
元代,東村歸中書省冀寧路清源縣管轄,本村蒿泊之外載於交城玄中寺宗宿和尚靈塔銘——銘文有“清源縣蒿泊村社長康榮”字樣,時在元統二年(1334元後期屢遭兵燹,村莊凋敝,河泊肆虐,村里房屋、土地漂流而去,村民背井離鄉,徙居異地,幾近絕跡。僅留下康、孔、白三戶棲身)。之後劉、王、李、高、張、陳、武、梁、賈諸姓始祖先後遷來定居,村莊再度興旺。到明朝中葉,此地歸太原府清源縣管轄,人口聚增,皆因官道通過,商貿發達,乃成集鎮。明末清初,農民起義,姜鑲反清,這裡戰亂頻仍。順治後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順治十五年(1658),清源知縣和羹編纂(清源縣誌)時,將村名“蒿泊”二字去掉草頭水旁,改為“高白”。
清初沿明制,清源縣設二十八都,城關的王都為領都,領轄其他二十三都。高白鎮為高白一都,屬城南二都領轄。
乾隆二十九年,清源縣降為鄉,歸徐溝縣管轄。光緒年間,清源鄉分為東、西、中三路,共22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高白鎮為一個統一的行政村,統一的自然村,屬徐溝縣清源鄉西路。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復置清源縣,民國4年又降清源縣為鄉,仍歸徐溝縣管轄;民國6年,復置清源縣。民國6年至26年推行區、村制。清源縣分三個區,73個行政村,113個自然村。高白分東、中、西三個自然村,叫東截、中截、西截,同為一行政村,名高白鎮,屬第一區,高白鎮除管轄高白三村外,還管轄崔家山、劉家峁、桑岩、羊圈、方山口等自然村。
當時的高白鎮中截因舊有堡牆包圍,故又稱堡子里。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共產黨領導的革命老區與游擊區設有民主政權,縣政府、區政府沒有固定駐地。民國28年(1939年)到民國37年(1948年)6月,民主縣政府將清源縣分為4個區31個行政村,本村屬第三區。
民國34年(1945年)日軍投降後,國民黨政府在縣內設區治村。高白為一個治村,屬第三區(區公署駐中高白牛三隻院,區長鄭文軒)。高白治村內分高白東村、高白中村、高白西村共三個自然村,沿至民國36年4月。民國時期東高白、中高白、西高白三個自然村,均屬高白鄉,鄉公署設立在中高白村。高白鄉另轄賈兆、王明寨、油房堡、柴家寨四村、共轄7個自然村。中高白自然村下分6個閭,每個閭分五個鄰,每個鄰有五戶多。
民國26年(1937年)日軍侵占之後,高白三村合稱高白鎮,相當於一個行政村,設一維持會(會長武秉仁),但三村仍各設村長,分管各村。民國28年(1939年),高白鎮除管高白三村(又稱三截外),還管轄山鄉與邊山六村,民國29年後,山鄉會與高白鎮分治,高白鎮僅管高白三個自然村。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8年7月至1952年7月清源縣分為4個區,69個行政村,146個自然村。高白三個自然村為一個行政村,屬第三區,區公署駐中高白。中高白自然村下設6個閭。
1952年7月,清源、徐溝兩縣合併後全縣分6個區,97個行政村,209個自然村,高白為行政村,屬第三區,區政府設在中高白村。
1953年冬撤區劃鄉,全縣劃分為41個鄉,下轄212個自然村。原高白行政村改為高白鄉,轄高白三個自然村。
1956年,農業合作化高潮時期,初級社轉為高級社。中高白的二個初級社中西社、前進社與東、西高白的勝利社、團結社聯合為一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叫一心社,下分三大隊,14個小隊。中高白為一個大隊,分4個小隊。高級社兼有村級行政職能,村組織及領導機構逐漸閒置消亡。1957年,全縣小鄉並大鄉,原高白鄉與方山鄉、崔家山鄉(除市兒口)合併為高白鄉。1958年2月,一心社分為三個支社,中高白為二支社。
1958年9月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高白鄉屬紅旗人民公社,一心社屬高白鄉,中高白為一心社、二支社。
1959年,取消了鄉的建制,紅旗公社一分為三,其一為高白公社,建社不久,公社駐地由中高白村遷至東於。1960年初,一心社解體,分為三個獨立的管區,中高白村為高白二管區,下分四個生產隊。
1962年,高白二管區改為中高白生產大隊,下分為四個生產隊。1969年至1970年大隊管委會改組大了隊革命委員會。1983年高白公社改名東於公社,中高白大隊屬東於公社。
1984年5月,國家實生農村管理體制政策,將人民公社隊改為鄉(鎮),建立人民政府,東於公社改為東於鎮。實行政社分離,恢復鄉(鎮)、村建制。中高白大隊改為中高白村,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屬東於鎮。

村貌變遷

明、清以至民國,高白鎮雖歷代經盛衰滄桑,但村鎮整體布局變化不大。南北狹,東西長,號稱5里長街,村民自古說它像一條棲身草澤、仰首長吟、伺機騰飛的長龍。東截為龍頭,頭向上(北面)抬起,哨樓門是頭頂;中截龍身平正,堡子正街為脊樑,南街為肚腹,南伸的幾條小巷為龍爪;西截為龍尾,尾端通往夏家營的門。
60年代初,高白二管區(後改為中高白生產大隊),村政管理與生產管理,完全和東西高白分開。60年代至70年代國中高白村莊建設向南緩慢發展,南街與後南街道有堡子街、南街、後南街以及後寨街、前寨街,均為東西走向。
1974年開始,在舊太汾公路以北、舊村南批地建設新居民區,至1986年,新居民區建成(中興區),新居民區街道依陳嘉庚先生建議,仿太原市街道命名:東西向為街,南北向叫路,街路間小胡同叫巷。基本格局是二街七路51巷。二街是中興街、中興南街。七路由東向西依次分中興東二路、中興東一路、中興路、中興西二路、中興中二路、中興西一路、中興西二路。51巷分布在各路之間,均分東西走向。
1978年開始在舊太汾路以南,新公路以北建炭黑廠、水泥廠、焦化廠、形成一條南北向大街——中華路。1996年,在中華路以西商業街(舊太汾公路)以南,始建中華苑住宅小區。2000年底,建成各式小二樓住宅84套,由東向西依次分A區、B區、C區、D區,已有72戶村民遷入。
1993年,開始在新307國道以南建廠,至2000年,宏良焦化廠、宏信焦化廠、建中焦化廠、宏寶洗煤廠、昱威洗煤廠、盛宇矽炭黑有限責任公司、飛宇橡膠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建成,占地400畝,形成路南工業區。

地圖信息

地址:太原市清徐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