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險等級地區(中風險區)

中風險等級地區

中風險區一般指本詞條

中風險等級地區,一般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風險區域範圍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劃定。中風險區採取“人不出區、錯峰取物”等管控措施,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

其他地區對有中風險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採取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採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2022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匯報,研究部署進一步最佳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其中第四條提及:“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自此,中風險區正式取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風險等級地區
  • 外文名:Medium Risk Area
  • 取消設立日期:2022年11月10日 
劃定原則,劃分標準,防控措施,

劃定原則

第九版防控方案指出,劃定風險區域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依法科學、分級分類”的原則,實現常態化精準防控和疫情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快速轉換。

劃分標準

2020年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關於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中的風險劃定標準:即以縣市區為單位,14天內有新增確診病例,累計確診病例不超過50例,或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0例,14天內未發生聚集性疫情為中風險地區。
2020年7月28日,北京市制訂了《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風險分級標準》,明確將北京市14天內社區(村)所轄範圍發生聚集性疫情和新增病例數作為風險等級判定指標。其中14天內新增1起本地聚集性疫情或新增2~5例本地確診病例,為中風險地區。
2022年5月28日,上海市舉行第19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上海疫情中風險地區的劃分是按照國家有關標準,綜合陽性感染者數量、區域分布、疫情風險等來劃定範圍。原則上,疫情中風險地區以居民小區、自然村、單位等作為最小劃定範圍,可適當擴大至毗鄰風險區域。區域內14天內累計報告不超過10例陽性感染者,或者發生1起聚集性疫情,該區域劃定為疫情中風險地區。
2022年6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
劃分標準: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停留和活動一定時間,且可能具有疫情傳播風險的工作地和活動地等區域,劃為中風險區,風險區域範圍根據流調研判結果劃定。
防控措施:採取管控措施,足不出區、錯峰取物。
解除標準: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風險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降為低風險區。
外溢風險人員管控措施:流入地對有中風險地區7天旅居史的人員,採取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和7天各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如不具備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條件,採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管理期限自離開風險區域算起)。
2022年11月1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關於進一步最佳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

防控措施

  1. 區域管控。原則上居家,在嚴格落實個人防護的前提下,每天每戶可安排1人,按照“分時有序、分區限流”方式,至指定區域購買或無接觸式領取網購物品。對因就醫等確需外出的人員,由社區防控辦公室出具證明並做好審核登記。所有出入人員落實查證、驗碼、測溫、登記。居家時做好環境消毒、居室通風等措施。
  2. 宣傳引導。通過微信、簡訊、公眾號、小喇叭、一封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布管控信息和相關安排。引導居民落實個人防護、居室通風等要求。密切關注和及時回應居民訴求,共同營造良好的防控氛圍。
  3. 人員摸排。通過逐戶上門摸排、建立微信群、查看水錶電錶信息等方式,儘快摸清中風險區內所有人員底數,及時掌握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員情況。及時掌握尚未轉運的應轉運隔離人員情況,實行專人專管、嚴格管控,在轉運前嚴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採樣、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
  4. 健康監測。對中風險區內所有人員開展“十大症狀”監測,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及時了解所有人員購買、使用退熱、治療咳嗽感冒、抗生素、抗病毒等藥物情況。發現有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的,由健康監測組立即報告並安排上門核酸檢測。
  5. 核酸檢測。在實施管控後前3天連續開展3次檢測,第1天和第3天完成兩次全員核酸檢測,第2天開展一次抗原檢測,後續檢測頻次可根據檢測結果確定;解除管控前24 小時內,應完成一次區域內全員核酸檢測。開展核酸檢測時,就近就便格線化設定採樣點,組織居民有序下樓,分時分區、固定路線,督促做好個人防護,防止交叉感染。
  6. 人員協查管控。當地協查專班要綜合公共衛生、公安、工信、交通運輸等部門的相關信息,及時推送協查人員信息至相關社區,社區收到風險人員協查信息後,應於24 小時內完成風險人員排查,並配合做好人員管理、健康監測、核酸檢測、人員轉運等工作;對無法排查的人員要及時反饋相關情況,形成協查信息閉環。
  7. 人員轉運。中風險區內人員如被判定為密切接觸者,8 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2小時內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相關人員轉運前要就地加強管控,轉運中要強化轉運人員和工作人員的個人防護。
  8. 清潔消毒。原則上以清潔為主,消毒為輔,重點做好家庭、社區、樓宇等環境衛生工作。對廂式電梯(樓道)和電梯按鍵、樓梯扶手、單元門把手等人員頻繁接觸部位開展消毒,對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工作、活動等場所及時開展終末消毒。加強消毒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和督導評價。
  9. 垃圾分類清運。規範設定生活垃圾臨時收集點和醫療廢物臨時收集點,做到分類轉運、分類處置、“日產日清”,保持環境清潔衛生。核酸檢測陽性者、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產生的垃圾和工作人員使用過的防護用品等,參照醫療廢物處理。
  10. 生活物資和醫療保障。設定便民服務點,通過預約、錯峰等方式引導居民有序採購生活物資,切實避免人群聚集。倡導居民網上購物,提倡無接觸配送。為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殘疾人等人員,提供基本生活物資上門服務。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門要指定專門醫療機構為中風險區人員提供就醫服務,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為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