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脫證(英語名:apoplectic collaps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中文名稱 | 中風脫證 |
英文名稱 | apoplectic collapse |
定 義 | 以神志淡漠,甚則昏迷,氣息微弱,大汗淋漓,口開手撒,脈微細欲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套用學科 | 中醫內科婦科兒科(一級學科),內科(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風脫證
- 外文名:英語名:apoplectic collapse
- 所屬學科:中醫藥學 、內科學
- 公布年度:2010年
中風脫證(英語名:apoplectic collaps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中文名稱 | 中風脫證 |
英文名稱 | apoplectic collapse |
定 義 | 以神志淡漠,甚則昏迷,氣息微弱,大汗淋漓,口開手撒,脈微細欲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
套用學科 | 中醫內科婦科兒科(一級學科),內科(二級學科) |
中風脫證(英語名:apoplectic collaps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以神志淡漠,甚則昏迷,氣息微弱,大汗淋漓,口開手撒,脈微細欲絕為主要表現的疾病。出處《中醫藥學名詞》。...
本病在中醫學中歸屬“中風”範疇。本病一般比出血性中風為輕,故出現中風之中經絡者較多,中臟腑者較少,脫證者更為少見。水蛭素與缺血性中風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神經內科常見病之一,也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約占全部腦卒中的70%,致殘率較高。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目的是降低致殘率,...
中風用涌吐法驗案 怒後痰中驗案 類中誤治致現脫證得救案 類中風養血為主治癒案 類中風舍脈從症驗案 中風脫證用回陽固脫法驗案 氣虛中風用東垣法獲效案 三辨中風之恙而防誤治案 中髒病深症重不治案 真中風以小續命湯溫里解表得愈案 痰中以化痰為主佐以息風驗案 類中脫證投溫補得瘥案 脈伏與脈...
(一)風證中風056 (二)痰(濕)證中風102 (三)火(熱)證中風114 (四)寒證中風121 (五)血瘀證中風123 (六)氣(逆)證中風142 (七)虛證中風146 二、中臟腑155 (一)閉證155 (二)脫證190 (三)其他198 第四章 中風恢復期 —、風證中風234 二、痰(濕)證中風246 三、血瘀證中風256...
24.每天的哪個時段易發中風?25.中風最普遍的誤解有哪些?26.突然口斜嘴歪就一定是發生了中風嗎?27.什麼叫偏癱?急性腦血管患者為什麼會發生偏癱呢?二、中風的中醫辨證治療 1.中醫把中風病分為哪兩大類?各自的臨床特點是什麼?2.如何辨中風病的病勢逆順?3.如何辨中風病的閉證與脫證?4.中風病急性期可以...
大吐、大瀉、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氣急驟耗損導致陰陽離決者,稱為暴脫,部分休克屬此範圍。若久病無氣虛弱,精氣逐漸消亡所引起的,則稱為虛脫,心、肺、肝、腎等的功能衰竭基本上屬此範圍。《靈樞·通天》:“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 ②中風辨證分型之一,即實者為閉證,虛者為脫證。
中風閉證,痰涎壅盛,昏不知人者,先與開竅,宜至寶丹之類;脫證見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鼻鼾、汗多者,治宜扶正固脫,用大劑理中湯或參附湯。本病見於腦血管意外等疾患。唐宋以前,中風病以“外風”病因學說為主,即真中“風”邪,多從“內虛邪中”立論,以中醫經典《內經》和《金匱要略》為理論...
在書中,筆者以多年的臨床經驗,詳實的將有關中風與昏厥的資料整理出輯,從如何辨證到治療過程,其中還有中藥配方,以中醫的方向謹慎的讓為病所苦的人分析解讀。作品目錄 一.緒言 二.閉證與脫證 三.怎樣預防中風 四.中風如何急救 五.血壓高如何治療 六.中風、昏厥與氣血之關係 七.分型與辨證論治 八....
神闕(shén què),經穴名。出《外台秘要》。別稱臍中、氣舍、氣合。屬任脈。在臍中部,臍中央。穴下為皮膚、結締組織、壁腹膜。淺層主要有第十胸神經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臍周靜脈網。深層有第十一胸神經前支的分支。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名稱釋義 變化莫測為神,...
故可用於治療中風脫證屬陽虛陰盛者。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辨證錄》:“有人一時猝倒,痰涎壅塞,汗如雨出,手足懈弛不收,口不能言,囊縮,小便自遺,人以為中風急症,誰知是陰陽兩脫乎!此至危之病,刻不可緩,生死在反掌之間也。若作風治,下口立亡。此證用救脫飲亦甚效。人參一兩,白朮二兩,...
大棗,水煎服 主治:中風脫證 出處:《醫學集成》卷二 重要文獻摘要 《壽世保元》:“正氣湯,柴胡八分,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半夏、麥門冬、前胡、青皮、澤瀉各二錢,檳榔、草果各一錢,茯苓三錢,桂枝六分,甘草八分;上銼,姜、棗煎,預先熱服。一論瘧疾,不論先寒後熱,先熱後寒,諸瘧通用。”
1.虛勞贏瘦,中風脫證,下腹疼痛,肌體羸瘦,四肢力弱。2.大便不通,泄痢不止,癃淋,遺尿,陽痿,遺精,滑精。3.閉經,崩漏,帶下,陰挺。4.脘腹脹滿,氣喘,心下痛,臟器虛憊,真氣不足,奔豚,疝氣,失眠,神經衰弱,腸炎。人體穴位配伍 配三陰交穴治白濁、遺精;配關元穴治產後惡露不止;配灸關元穴、...
1.中風脫證則禁用本方。2.本方開關急救,等痰涎排出,神志清醒以後,便不可續進,應隨證調治。救急稀涎散·《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孫尚藥方 【來源】《政和本草》卷十四引孫尚藥方。【組成】皂莢(如豬牙肥實不蛀者,削去黑皮)4挺 白礬30克(通瑩透明)【用法】上二味,各為細末,再研極細為散。每服1....
適應證 常用於痹症、虛寒性胃腸病、遺精、陽痿、氣喘、嬰兒腹瀉、中風脫證、虛脫、暈厥、胎位不正、慢性腫瘍、神經性皮炎、濕疹、胃下垂、脫肛等,亦可用於防病保健。作用 灸法的作用 灸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中國已有數千年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已經開始廣泛使用艾灸法,如《莊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
”因本方有稀涎之功,用治中風閉證及喉痹急症,故名“救急稀涎散”。加減化裁 中風可加藜蘆以涌吐風痰;喉痹可加黃連、巴豆以解毒利咽;痰盛可加半夏以祛痰散結。使用注意 本方用量宜輕,以痰出適量為度,不可令大吐,且只宜實證,若中風脫證禁用。鑑別 三聖散、救急稀涎散與瓜蒂散相比較:三聖散的涌吐...
中風案(內科) 張錫純 中風閉證案(內科) 陳作仁 中風閉證案(內科) 高雲 中風閉證案(內科) 高雲 中風脫證案(內科) 梁右齋 中風偏枯案(內科) 高雲 中風偏枯案(內科) 曾月根 中風半身不遂案(內科) 熊鼎成 風溫案(內科) 張錫純 風溫案(內科) 過允文 風溫暴泄案(內科) 錢蘇齋 風溫火...
5.中風案(內科)6.中風閉證案(內科)7.中風閉證案(內科)8.中風閉證案(內科)9.中風脫證案(內科)10.中風偏枯案(內科)11.中風偏枯案(內科)12.中風半身不遂案(內科)13.風溫案(內科)14.風溫案(內科)15.風溫暴泄案(內科)16.風溫火逆案(內科)17.風溫喘促案(兒科)18.風溫時毒案(內科...
【功用】溫陽救逆、利水固脫 【主治病症】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屍厥,角弓反張,風癇,水腫鼓脹,腸炎,痢疾,產後尿瀦留。【刺灸法】禁刺;宜灸。人在胎齡3個月時,臍帶就形成了。胎盤循環保證了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經“十月懷胎”,胎兒體重達3~4公斤、身長50厘米。
《孫魯川醫案》是200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朝宗。本書主要講述了孫魯川對醫學的一些見解和方法。目錄 中風(8例)(一)閉證(6例)(二)脫證(2例)痹病(7例)(一)行痹 (二)痛痹 (三)著痹 (四)熱痹(2例)(五)寒濕痹病 (六)鶴膝風 痿病(3例)頭痛(4例)(一)伏風...
有升提中氣或引氣下行,可治中氣下陷、肝陽上亢之證。3.回陽固脫、補氣固本 治陽氣虛脫證。4.行氣活血、散瘀消腫 能治療各種痛證和寒性癤腫等。灸法對慢性病、虛寒等證較為適合,如久泄、痰飲、水腫、痿證、痹證、腹痛、胃痛、陽痿、遺尿、疝、虛勞,崩漏、陰挺、中風脫證、外科陰疽、瘰癧、癭瘤等。艾條的...
臨證治案 案12冒風輕證,不慎口食轉重 案13風邪中絡 案14中風急證 案15中風脫證 案16真中死證 案17風濕兩感 案18風濕誤為風溫 案19產後寒疫 案20時行寒疫 卷之三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大意 病13飧泄 病14洞泄 病15寒瀉 病16火瀉 病17暑瀉 病18濕瀉 病19痰瀉 病20食瀉(附:飲瀉)病21風...
祝味菊(中風脫證,溫潛為善)孔伯華(不拘一格,達絡開竅)徐恕甫(化痰通絡,滋液熄風)李斯熾(柔肝熄風,化痰通絡)張子琳(補氣活血,用藥輕靈)王樂亭(十三治法,透穴為長)周筱齋(活用經方,善治閉證)邢子亨(雖主外風,更重內因)宋俊生(外感寒傷,淺刺稍留)陳蘇生(宣暢潛陽,改善循環)邱茂良(辨證...
中風案(內科)中風閉證案(內科)中風閉證案(內科)中風閉證案(內科)中風脫證案(內科)中風偏枯案(內科)中風偏枯案(內科)中風半身不遂案(內科)風溫案(內科)風溫案(內科)風溫暴泄案(內科)風溫火逆案(內科)風溫喘促案(內科)風溫時毒案(內科)風溫發痙案(內科)風溫伏邪案(內科)……第二...
穎脫而出。——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詞性變化 ◎ 脫 tuō 〈名〉(1) 指病情突變、陰陽相離而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及其症候 [prostration syndrome]脫之名,惟陽氣驟越,陰陽相離,汗出如油,六脈垂絕,一時急迫之症,方名為脫。——《臨證指南醫案·脫》(2) 又指中風脫證 凡中風昏倒,…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