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陳郝瓷窯遺址

中陳郝瓷窯遺址

中陳郝瓷窯遺址位於棗莊市區西稍偏北10公里處,屬於薛城區鄒塢鎮中陳郝村。窯址北部是與釣台、卓山一脈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時起時伏,附近有煤礦,盛產瓷土,蟠龍河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瓷窯址面積頗大,方圓約四、五平方公里。

中陳郝,它不僅是薛城區的一個古老村莊,更是一處我國北方地區瓷窯燒制業的發祥地。早在1300多年前的北朝時代,這裡就開始了瓷器的燒制。中陳郝村也就形成了交易市場。歷隋唐,經五代,至宋元,這個交易場所興旺昌盛。由於各時代瓷器燒制業的發展,瓷窯遍布村莊四周,故有七十二座缸瓦窯之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陳郝瓷窯遺址
  • 記載文獻:《中陳郝瓷窯遺址》
  • 原文:兗州府土產黑瓷器,嶧縣出
  • 時代:北朝時代
歷史掌故,相關報告,各期年代的推斷,相關問題討論,

歷史掌故

燒制瓷器離不開水,所以河流從村中穿過。河上橋樑橫臥,橋下舟船競游,水中白帆點點,橋上車水馬龍,喧鬧異常,故而留下十橋之記載。沿河靠橋,廟宇林立,善男信女,燒香拜佛,絡繹不絕。故舊有九廟之傳文。因此,直到現在這裡還流傳著“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掌故。
中陳郝瓷窯遺址,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棗莊市文物管理站對這一地區就進行了調查,現將棗莊市博物館原館長李錦山先生撰寫的《中陳郝瓷窯遺址》(見《棗莊市名勝古蹟》P155頁)轉載如下,以供讀者欣賞:
棗莊物產豐富,自古以來就興起燒制陶瓷的手工作坊。考古調查表明,在全市十多處古瓷窯遺址中,尤以中陳郝古窯遺址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中陳郝燒制歷史已有一千四百多年,而且曾經一度作為土貢品進獻京城。據《大明一統志》記載:“兗州府土產黑瓷器,嶧縣出。”《乾隆府廳州縣圖志》載:“嶧縣土貢黑瓷器”瓷土、耐火土和聖土是燒制瓷器的重要原料,棗莊北部山區盛產這些礦產,《嶧縣誌》在記述境北卓山、釣魚台諸山地理環境時說:“(山)上多堊”,“嶺阜盤給多煤炭,多白堊青堊,堅粘不讓西國產”,“其麓多白堊青堊,陶人用之,筐值百錢,居人以為利。”《嶧縣誌·物產略》中記載的更詳細:“一為土之屬,亦殖黑墳(指紅土與黑土)不一狀,而釣台山土尤有名,至齊村,許池諸嶺,所產青堊、白堊,質堅性粘,作什器尤良。……元時,釣台居民陶者甚多,作治什器賈數千里,獲利尤厚。近世,民鄙拙不復能為。山西陶者竊據之,每歲作諸巨器,樸質堅重,凝如金石。轉轂數百,行銷四方,皆得厚值。……或又謂許池所產土與博山琉璃土皆一脈,惜未試之耳。”蘊藏豐富的煤炭,瓷土原料為中陳郝燒瓷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中陳郝瓷窯遺址位於棗莊市區西稍偏北10公里處,屬於薛城區鄒塢鎮中陳郝村。窯址北部是與釣台、卓山一脈相承的山麓,南部丘陵時起時伏,附近有煤礦,盛產瓷土,蟠龍河自北向南從村中流過,瓷窯址面積頗大,方圓約四、五平方公里。田野中、河流邊散落很多古瓷片,俯拾皆是,整個村落就建築在手工業作坊區的廢墟上。村中自地表以下3米多深,全是不同時代堆積起的瓷片。歷年來,村民在耕田翻土、開挖水渠時發現數以千計完整的瓷器,有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皿,有造形生動靈巧的玩具。
中陳郝古瓷窯址可以劃分為三大區域,自蟠龍河出村東上為青瓷區。河床兩岸散布大量青釉瓷片和窯具,一直延伸到北陳郝和張嶺村南部。田野中窯址眾多,土色有黑有紅,耕土層之上隨處可以見到古瓷片。岸邊的瓷片堆積有的地段高達3米。瓷器碎片以青釉為多,黃釉、醬釉以及釉上施褐班彩時而可見。
1987年,對村北青瓷區進行了發掘,文化堆積共分六層,各層土質土色和遺物不盡相同,可以劃分四期。第一期年代為北朝晚期;第二期為隋代;第三期為唐代、五代;第四期為北宋。可見這處遺址延續時代之長。以挖掘的文物看,可以分為窯具、瓷器、銅器三大類。窯具主要有三足支釘,筒狀支具不規則形支具支柱、托座、匣缽、墊圈、五齒支具、蹄形卯模、墊餅、墊釘和墊板等物。瓷器有碗、胡人頭像、罐、盆盤、缽、杯、盤口壺、高足盤、器蓋、執壺、水盂、燈、塤、硯等。銅器主要有隋代五株錢、銅鏡、北宋銅錢。
這次考古發掘,在青瓷區還發現了一份重要的遺蹟。有料池、窯爐、灰坑等。料池平面呈長方形,池底猶保存3厘米厚的瓷土。隋代窯爐兩座,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由火道、窯門、火膛、出灰道、中心柱、窯床、煙囪組成,隋代瓷窯爐在我國北方發現不多,在山東還是首次發現。這處距今一千三百多年的古窯爐為研究我國古代的窯爐結構、瓷器的燒造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唐代灰坑四座,出土大量可以復原的窯具和瓷器。
中陳郝窯址村北青瓷區發現的大量瓷器,造型古樸凝重,以實用為主,釉色青中閃綠,堅實耐用。過去研究瓷器發展史的學者大都持“南青北白”的說法,認為隋唐以前青瓷器產於南方,白瓷器產於北方。中陳郝發現的大量青瓷器表明,棗莊在隋唐之前就開始燒制青瓷了。
白瓷區位於中陳郝村南廣闊地域。考古調查時曾在這一帶採集到不少完整瓷器,尤其是東南角有一片名叫“瓦碴地”的麥田,瓷片更為集中。白瓷區主要分布白瓷、白釉黑花瓷和綠點彩瓷,屬於北方的磁州窯系。主要產品是生活用品,此外還有一些玩具,其造形無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白瓷區曾出土幾件頗有特色珍貴文物。如白釉黑花壇,體型較大,通身飾釉,晶瑩光潤,壇體兩側對稱黑彩花葉,極為流暢生動。白釉褐彩罐、器表飾褐色花葉,自罐沿而下周身掛滿雨滴狀流釉,極富韻味。三彩虎頭枕,造型如臥虎,通體飾綠、黃、褐釉,虎頭略昂,十分逼真。
白瓷區文化堆積共分為二層,均為元代。此外還發現金代房基、料池和窯爐各一座。房基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向,牆基由廢棄的支柱和石灰塊砌成,地面鋪一層碎瓷片。可能是當時的一處製作瓷器的作坊。金代窯爐呈東西向,窯門向東。由火道、窯門、火膛、窯床、煙囪組成。窯的底部積有半米厚煤渣,這說明早在距今八百多年前的金代就已採用煤炭作燃料燒制瓷器了,為研究棗莊的煤炭開採歷史提供了證據。
白瓷區探方中發掘到的文物主要有窯具、瓷器兩大類。窯具有托座、匣體、圓形支具、圓箍形支具、缽形窯具,盤形窯具、火照、杵形器等,瓷器種類有碗、罐、盆、盤、雞腿瓶、缸燈、瓶、人物像、騎車俑、狗、棋子等。其中有盞白瓷燈,造形和裝飾很別致,燈外壁繪草葉紋,燈下三足,均製成童子模樣,面部五官髮乳十分逼真。騎馬俑造型為一肩披雲頭帔,身罩窄袖袍,足蹬長靴的武士,執韁跨於馬上。馬小頭短頸,胸挺臀圓,姿態活靈活現。出土的圍棋子有黑白兩種,與現今所用棋子相似。這說明金元時代燒制的瓷器,除了日常所用的器皿外,還燒制供人娛樂的用品。
中陳郝村西為黑瓷區,地面散布大量黑瓷片,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質地堅固,施釉均勻光潔,其時代為明清時期,這些瓷器有一部分為土貢品運往北京城。
中陳郝窯址古時是山東最大的燒製作坊之一,除了擁有豐富的煤炭、瓷土資源外,交通也十分便利,窯場南瀕運河,地處南北大道,蟠龍河是嶧境內的泥底河,古時可以通航。這一切都為瓷器的產銷創造了便利條件,也是燒制瓷業歷繹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明清時已成了瓷器的集散巨鎮,蟠龍河兩岸窯爐林立,河上舟楫穿梭,官府專門在中陳郝建築了公館,設定了巡檢司,眾多的廟宇和石橋布滿作坊區,因此,流傳下“九廟十橋七十二座缸瓦窯”的傳說。
中陳郝窯工們用辛勤和智慧創造了精美的瓷器,也為棗莊人民留下了一份難得的遺產。古老的瓷鄉雖然已成為一片廢墟,可是那些沉睡在地下的古瓷卻引起了學者專家的注目,成為研究陶瓷發展史,工商業史以及文物陳列的珍品,同時也引起了日本考古學家的注意,1991年中陳郝古遺址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報告

以上是李錦山先生根據調查所撰寫的《中陳郝瓷窯遺址》。
1987年9月1日至10月25日,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和棗莊市博物館聯合對該遺址進行了發掘,由於遺址面積較大,發掘分南北兩區進行,北區位於村北100米處,東臨蟠龍河,共開5×5米探方八個,編號為T1、60、89、135-138、160。南區位於村南中陳郝國小東,共開5×5米的探方三個,編號為T51、125、126。實際發掘面積198平方米。這處遺址的發掘報告發表在1989年《考古學報》第三期。題目為《山東棗莊中陳郝瓷窯址》(P383),由於此報告內容較多,現只將報告的“結語”部分摘錄如下,以供研究者參考。
結語

各期年代的推斷

中陳郝瓷窯遺址堆積時間較長,出土的遺蹟和遺物都較豐富,根據地層堆積遺蹟的地層關係和出土物的不同,我們把中陳郝瓷窯址分作六期,對各期年代作如下推斷。
第一期:地層堆積為北區第6層,出土瓷器有ⅠⅡ式碗和胡人頭像;出土窯具為Ⅰ式三足支釘筒狀支具和不規則形窯具等。其中 Ⅰ式碗和臨淄北朝崔氏墓出土的碗接近,Ⅱ式碗和山東大學新校西門北齊墓出土的碗十分類似,高鼻深目的胡人頭像與青州北齊武平年間的石窯墓中線雕的胡人像風格相同,Ⅰ式三足支釘在淄博寨里北朝瓷窯遺址中也有出土。因此,第一期的年代大約是北朝晚期。
第二期:包括北區第4、5層和H4、C1、Y2等遺蹟。出土瓷器的組合為Ⅲ、Ⅳ式碗,Ⅰ式罐,Ⅰ、Ⅱ式盤,Ⅰ式盆,Ⅰ、Ⅱ式高足盤,Ⅰ、Ⅱ式缽、杯,Ⅰ、Ⅱ式盤口壺,Ⅰ式器蓋硯;出土窯具的組合為Ⅱ、Ⅲ式三足支釘,Ⅰ式支柱,Ⅰ式托座,Ⅰ式匣缽、墊圈、五齒支具和蹄足卯模。瓷器、窯具種類齊全,與其它隋代瓷窯遺址出土的瓷器,窯具十分接近。T138第5層出土的一枚隋“五銖”銅錢,為該區的斷代提供了較可靠的證據。出土物中的Ⅲ式碗跟濟南洪家樓隋墓出土的瓷碗一致,Ⅱ式盤口壺與嘉祥英山隋開皇四年徐敏行墓,曲阜宋家村隋代窯址出土的 系盤口壺完全相同,圓形多足硯也是隋代常見的器物。因此,第二期的年代應為隋代,其下限可能到唐代初期。
第三期,其堆積為北區第3層,遺蹟有Y1和H1-3。出土瓷器的組合為Ⅴ式碗,Ⅱ-Ⅴ式罐,Ⅱ、Ⅲ式盆,Ⅲ式盤,Ⅰ式瓶、執壺、水盂;出土窯具的組合為Ⅳ式三足支釘、Ⅱ式支柱、Ⅱ式托座、Ⅱ式匣缽、墊餅。雖未發現可資斷代的文字資料,但所包含的瓷器,在山東地區的唐代墓葬和遺址中經常出土。Ⅴ式碗跟山東大學新校汽油庫發現的唐墓中與三彩足罐同出的碗近似,執壺Ⅰ式瓶等都是唐代中晚期常見的典型器物。因此,第三期的年代大體可以定為唐代,其下限可能晚到五代。
第四期:地層堆積為北區第二層,包含的遺蹟有M1-3。出土瓷器有Ⅵ、Ⅶ式碗,Ⅵ、Ⅶ式罐,Ⅲ、Ⅳ式缽、壺,Ⅰ式燈和塤;出土的窯具有Ⅴ式三足支釘、墊餅和墊板等。M1中出土的鹹平元寶祥符元寶銅錢M3中出土的熙寧元寶銅錢,均北宋所鑄。瓷器中的Ⅰ式燈和淄博磁村瓷窯址出土的北宋時期的燈相同,Ⅵ式罐,Ⅲ、Ⅳ式缽也是北宋墓葬中常見的典型器物。因此,我們初步把第四期定為北宋時期。
第五期:發掘中未發現層堆積,僅有南區Ny1屬於這一期。出土瓷器的組合為Ⅷ、Ⅳ或碗、Ⅷ式罐、Ⅳ式盆、Ⅳ式盤、Ⅰ式雞腿瓶、缸和Ⅱ式燈;出土窯具的組合為Ⅲ式Ⅳ式托座、Ⅲ式匣缽、圓座狀窯具等。NY1的平面形狀乃至大小都與山東淄博磁村金代瓷窯爐十分相似,出土的瓷器和窯具有金代瓷器和窯具的特徵。因此,第五期的年代應為金代。
第六期:包括南區第二層堆積及NF1、NC1和NH1等遺蹟。出土瓷器種類較多,其組合為X1、XⅠ、XⅡ式碗,Ⅸ、Ⅻ式罐、Ⅴ、Ⅵ式盆,Ⅴ、Ⅵ式盤,Ⅴ式缽,Ⅱ式雞腿瓶,Ⅱ式瓶,Ⅱ、Ⅲ、Ⅳ式器蓋,Ⅲ式燈小瓶、人物像、騎馬人物像、狗和棋子;出土的窯具組合為Ⅴ式托座、圓箍形支具、缽形窯具、盤形窯具、火照、杵等。瓷器中不但有日常生活瓷器,而且還出現了許多瓷玩具。山東地區其它元代窯址出土的瓷器也具有這種特點。其中Ⅵ式盤小瓶跟淄博元末明初玻璃作坊遺址出土的瓷盤和小瓶風格相近。騎馬人物像的人物造型和服飾都具有蒙古族和蒙古族服裝的特徵,是元代造型中常見的形象。因此第六期的年代應為元代。

相關問題討論

中陳郝瓷窯址燒造瓷器的時間,上自北朝晚期,下迄宋元,前後近千年。地層、遺蹟疊壓,打破關係清楚,出土遺物豐富,在北方地區的古代瓷窯遺址中尚不多見。各期瓷器和窯具的特點明顯,為山東境內其它地區發現的古代瓷器和窯具的斷代提供了可資對比的資料。
T137內發現的北朝晚期地層,是山東地區首次明確的發現,也是北方地區古代窯址的重要發現。雖然出土物較簡單,也未發現窯爐等遺蹟,但出土的扁平三足支釘和筒狀窯具較多,證明早在北朝晚期這裡已開始燒造瓷器。瓷器中的碗,胎體厚重,胎質粗糙,含有較多的砂粒和鐵質,底子留有線割的痕跡,證明是一次拉坯成型;造型渾厚,均為青釉,內施全釉,外施半釉,施釉方法主要有蘸釉和涮釉兩種;釉汁不純,含雜質較多,厚薄不均,且色調灰暗;內底多留有三足支釘燒痕。和同期窯具結合分析,這時期的裝燒技法主要流行底層用筒狀支柱,上部疊放器物,器物與器物之間墊三足支釘的裸燒法。
Y2的發現,是這次發掘的重要收穫之一。Y2不但是地層關係明確,而且出土較多典型的隋代瓷器和窯具。根據其窯燈、窯壁倒塌的痕跡,大體上可以復原。這是北方地區的首次發現,為探討我國早期燒瓷窯爐結構和裝燒技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第二期瓷器齊全,既有生活用具碗、杯、罐、盆、盤、高足盤、缽、盤口壺等,也有文房用具硯等。胎質細膩,厚薄均勻,器表修整較光滑,造型規整端秀。碗、罐、盆、杯、壺等,都有較高的實足,足底周邊削棱一周,足心內凹,是這時期比較明顯的一個特點。碗、盆、杯多是深腹,壁較直。罐多是直口,肩安四個與口沿平齊的複式耳,橢圓腹。盤口壺是這期典型的器物,裝飾簡單,多數僅在口沿或肩部飾一至三周凹凸弦紋。釉色有青綠、青黃之分。青綠釉器、釉層較厚,釉面較潔淨光亮,多有垂釉和積釉現象,積釉深處多呈天藍色或深綠色,可能是燒成溫度較高所致。青黃釉器,釉層較薄,胎釉燒結不好,多有脫釉現象,第二期的窯具主要有三足支釘、圓柱形支柱、匣體和墊圈等。結契約期瓷器上的燒痕和粘在瓷器上的三足支釘、支柱、墊圈等分析,其裝燒方法仍流行前期的疊式裸燒法。有一些釉色較好的小型器物,如碗、杯等,可能是裝在匣體內燒成的。
第三期的瓷器主要有碗、罐、盆、盤、壺、執壺、水盂等。瓷器胎體厚重,胎質較粗,含細沙粒較多,呈磚紅色或青灰色,造型由前期的修長變得矮肥圓渾。碗多圓唇、敞口、淺腹和較矮的大實足,並出現了壁形足。罐、盆多為平底。釉色仍以青釉為主,出現了少量的褐釉,釉汗雜質較多,光澤度不如前期好,少數罐、壺、水盂的肩部有釉下褐彩斑飾。第三期的窯具主要有三足支釘、支柱、托座、墊圈和匣體等。和前期相比多變得粗矮、寬肥,可能是與瓷器造型變得矮肥有關,但其裝燒技法沒有大的變化。
屬於第四期遺蹟的M1和M2,墓葬用窯具砌成墓壙,頗具特色。第四期的瓷器主要有碗、罐、缽、壺、燈等,胎體比較薄,多呈乳白色或肉紅色。瓷器造型比較輕巧、規整,碗、缽等流行寬圈足。四系罐明顯減少,多見雙系,為條形或寬頻形,有的沒系。釉色以白釉為主,青釉次之,也有少量的褐釉。白釉器多施護胎釉,但燒結不好,脫釉現象較嚴重。常見刻花、剔花或印模等裝飾。第四期的窯具主要有小型支柱、三足支釘、墊板和墊釘等。結契約期瓷器上的燒痕推測,這期的裝燒技法主要流行層層隔燒法,即利用小型支柱,支撐墊板四角,墊板與墊板之間放置瓷器,瓷器與墊板之間用墊圈或墊餅固定,瓷器與瓷器之間用三足支釘或墊釘隔開。
第五期遺存發現了NY1。窯爐中出土的碗、罐、雞腿瓶、缸和燈等,胎體較厚,火候較高,多呈灰褐色,造型粗獷,大小不甚規範,和前期瓷器造型的差距非常明顯。碗、盆、盤等多敝口、斜壁,腹較深,圈足較高且外撇,中心有一突起的小乳釘,內底有較大的刮圈,口徑與足徑之比2.7:1,通高與足高的比較為7.6:1。盆折沿較寬,底多凹呈璧狀。雞腿瓶是這期新出現的器物,肥碩渾圓,釉色以白釉為主,黑釉次之,青釉較少。施釉方法除常見的蘸釉、涮釉外,還有刷釉,流行白釉黑花裝飾,內容有魚、花草、波浪等。第五期的窯具以托座和匣體為主,其次為圓墊餅、墊圈等。結契約期瓷器上的燒痕分析,這時期可能主要流行用托座托燒和匣體裝燒兩種,前者仍是一種疊式裸燒法,推測可能將托座放在窯床上,然後在托座上疊放較大的器物,如罐、盆等;後一種匣體裝燒法雖然出現的時間較早,但到這時才流行起來。匣體多呈桶狀或盆狀,底部有孔,可能多是裝燒碗、盤之類的瓷器,這些器物內底有刮圈,裝燒時可以直接疊放在一起,不用其它墊具隔開。刮圈新工藝的出現,可以提高燒造瓷器的產量和質量,消除了內底的支燒痕。
第六期瓷器最為豐富,其中有生活用具碗、罐、盆、盤、缽、瓶、雞腿瓶、缸、器蓋、燈和玩具小瓶、人物、動物、棋子等。胎體多輕薄,胎質細密,呈白色或肉紅色。器物造型規整,富於變化,同一種器物不但有大小的差別,而且也有造型上的不同。碗的造型基本同前期,但辭圈明顯縮小,顯不如前期穩重,口徑與足徑的比例為3:1,通高與足高的比例為11:1。瓷玩具較多,皆小巧玲瓏,動物、人物生動可愛,釉色以白釉為主,黑釉次之,褐釉和青釉少量。釉質較純正,光澤度較好。白釉器上流行墨繪和題詩,繪畫內容主要有弦紋、波浪紋、牡丹、荷花、蘭草等,運筆度較好,顯得生動而富有生活情趣。這一時期仍流行托燒法和匣體裝燒法。
參加中陳郝瓷窯址發掘的有宋百川、劉鳳君、郭景新、李光雨、徐加軍、石敬東、趙天文、冷艷燕、鄭岩、徐龍國、陳永剛等同志,領隊宋百川、劉鳳君,器物攝影劉統愛,本文執筆劉鳳君、宋百川、徐龍國、鄭岩、冷艷燕。
通過以上摘錄和中陳郝瓷窯遺址的文物調查及考古發掘的結語,我們可知此遺址延續時間長(從北朝到金元)達千多年,面積大(約4至5平方公里),出土文物多(僅1996年,該村村民在建房時,一次就出土瓷碗312件,筒式匣缽兩個)。平常徵集的就更不勝枚舉,僅“魯南民俗館”李天豐同志在社會上徵集的瓷玩具就達百件以上。更可喜的是,他徵集到了中陳郝遺瓷窯燒制的動物交媾的小動物玩具,這可真是少有的發現。從他徵集的動物玩具看,中陳郝燒制的瓷玩具,形象獨特,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從而可以看出,中陳郝燒制玩具的技藝是十分精湛的。
由於燒瓷業的不斷興旺,中陳郝在這一階段,也就成了這一地帶(鄒、滕、嶧)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的皇權機構,在這裡設立了“巡檢司”,知縣張欒建,隆慶間知縣王琰,設陳郝集公館,內額省方亭,今廢。開設了集市貿易,燒香拜佛之人來往不絕,現在傳說中的“九廟”還僅存一廟,即奶奶廟,還依然享受著人間煙火。十橋中的一橋即羅鍋橋,依然承受著人來車往之役。七十二座罐瓦窯,已被“山東大學歷史系”和棗莊博物館解剖數座。埋藏地下千多年之久的各類瓷器又重見了天日,從而又依希再現了當年這座古村鎮的光彩。古老的中陳郝,又招來了瓷器考古者不斷光顧,僅日本瓷器考古的學者,不論是官方還是私人,多次來此考查,為瓷器燒制業的研究,提供了一所寶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