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關村軟體園規劃總占地面積139公頃,總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容積率0.44,平均建築層數3層。園區由商務區和自然形態的研發區組成。商務區設在園區東、南兩側,建築平面布置以街區的形式排列,建築之間以庭園綠地相互連線。該區孵化器、公共技術支撐體系、信息中心、人才培訓中心、賓館等已建成使用。
國際會展中心、體育場館即將建成投入使用。軟體研發區的研發中心以組團的形式,在森林綠地中自由疏散分布。充分體現了"讓科技融入自然"的宗旨。截至到2010年6月,中關村軟體園已有入園企業200餘家。
地理位置
中關村軟體園位於上風上水的北京市海淀區東北旺,園區東臨
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南靠規劃綠化帶及北大生物城,西接東北旺
苗圃,北至東北旺北路,與
頤和園、西山景區相伴,自然環境宜人。園區與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呈三角狀分布。
中國科學院以及海淀區眾多高校為入園企業形成強大的科技區位支撐和技術依託。中關村地區濃厚的文化氛圍為中關村軟體園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
交通位置
周邊同步規劃的有“領秀·矽谷”住宅小區,“國際商城”大型娛樂購物中心;
上地實驗國小、中學近在咫尺,為入園企業的員工、家屬解決居住、生活、入學的後顧之憂。優越的地理位置為中關村軟體園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園區東側有城市輕軌和
八達嶺高速公路,南側接上地信息大道,圓明園東路,西側有圓明園西路,處於交通大動脈的包裹之中,占據獨特的交通優勢。
距八達嶺高速公路1公里,開車3分鐘
距五環公路4公里,開車11分鐘
距首都機場40公里,開車35分鐘
社會關注
江澤民主席關於“創建有中國特色的
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要指示指導下,為貫徹科教興國戰略,落實國務院《關於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
北京市政府結合北京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已將軟體產業作為首都知識經濟時代的支柱產業。中關村軟體園就是在此種情況下籌劃醞釀而成的。
中關村軟體園在立項之初即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00年底,市委書記賈慶林、市長
劉淇親自踏勘選定了園址。2001年7月12日,中關村軟體園被國家計委、信息產業部共同確定為
國家軟體產業基地。2004年8月3日,中關村軟體園又被國家
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和商務部確定為國家軟體出口基地。作為全國四個“雙基地”之一,中關村軟體園從其建設之初就確定了凝聚企業、整合資源,促進軟體產業發展的使命和任務。中關村軟體園的產業定位正是為
軟體企業提供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體系。作為政府促進軟體產業發展的一個“抓手”,大力發展中關村軟體園對北京軟體產業保持領先優勢有著重要的意義。
投資環境
自然環境:中關村軟體園位於上風上水的北京市
海淀區東北旺,上地信息產業基地西側,南靠北大生物城,西臨東北旺苗圃。周邊金融、教育及交通環境十分便利。園區規劃總占地面積139公頃,綠化面積近60% ,容積率低,是一個健康環保的花園式軟體研發基地。
中關村軟體園的規劃本著“以人為本”的要旨,充分考慮到了整個園區的環境及功能布局,主要由軟體研發區和公共配套服務區兩部分組成。軟體研發區以組團的形式,圍繞中心綠地和水面呈自由狀分布。公共配套服務區設定在園區邊緣東南兩側,建有軟體廣場、信息中心、孵化器、體育場館、賓館、公寓等配套設施。園區中1.6公頃的自然水面布局非常適合時刻需要創作靈感的軟體企業。
產業環境: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國家軟體出口基地
通信平台:園區內建有高速光纖網路系統和衛星廣播電視接收系統,提供1000M的寬頻網路和20M以上的高速國際出口;
無線網路覆蓋、視頻會議系統、一卡通系統、監控系統以及通信系統等數位化園區建設;
園區設有軟體企業評估與認證中心、智慧財產權登記中心、軟體產品質量評測中心、軟體工程諮詢中心等。其中,軟體產品質量評測中心投資1.35億建設全國最大的“三庫四平台”(綜合服務管理平台、軟體質量管理平台、軟體開發試驗平台、
軟體測試平台、軟體工具庫、開放源碼庫和軟體構件庫),為軟體企業的產品開發、質量管理等提供服務。
出口服務中心:為軟體企業提供國際商務、會展、會議、貿易等服務;成立軟體出口聯盟,為軟體出口企業提供拓展市場、資源共享等服務。
培訓中心--提供人才培訓和人力資源服務。
信息系統監理諮詢。
孵化器--為中小企業提供孵化服務。
入駐企業
北京焦點宜居網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北京中關村軟體園孵化服務有限公司
國網電科院北京技術中心
北京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甲骨文軟體研究開發中心(北京)有限公司
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軟體開發中心北京研發部
北京億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北京中興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天元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關村華夏科技有限公司
芯原微電子(北京)有限公司
紅門
加拿大GPT集團公司
華矽微
北京泰克勞斯軟體有限公司
愛渠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