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1985年,
DEC制定作為
DECnet路由協定的DECnet Phase V Routing,這是IS-IS協定的前身。1988年,國際標準化組織將其接納為國際標準,並改為現名。1990年2月,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發布RFC 1142,將其接納為網際網路標準。同年12月,網際網路工程任務組又發布使IS-IS協定能夠適用於TCP/IP網路的技術規範RFC 1195。
1991年,
思科公司開始在其路由器的作業系統
IOS中提供IS-IS協定的支持,這意味著IS-IS協定初步具備在TCP/IP環境下實施的條件。
1995年,開始有
ISP嘗試在商用網路中使用IS-IS協定。隨著用戶的增多,IS-IS協定已經成為最常使用的路由協定之一。
1999年2月,IS-IS流量工程(IS-IS-TE)作為網際網路草案被提出。2004年6月,IS-IS流量工程被接納為網際網路標準,編號RFC 3784。2008年10月,隨著新的IS-IS流量工程標準RFC 5305的頒布,原標準RFC 3784被同時廢止。
2000年1月1日,對
IPv6的支持作為網際網路草案被提出。經過多番修改,在IS-IS協定中支持IPv6的標準在2008年10月被正式接納為網際網路標準,編號RFC 5308。
技術特性
IS-IS協定是一種基於鏈路狀態算法的路由協定,這意味著作為中間系統的路由器,必須完全知曉自己所在區域內部所有其它的路由器和它們的鏈路狀態。IS-IS協定通過傳送
LSP(鏈路狀態協定數據單元)進行路由信息通告,通過Hello PDU發現鄰居和創建鄰接,通過
SNP(序號協定數據單元)確保路由器持有最新的、有效的LSP。路由器在接收到的LSP的基礎上,通過
SPF(最短路徑優先)算法最終確定路由表。
IS-IS協定把
路由器分為三種:L1路由器、L2路由器和L1/L2路由器。其中,L1路由器是為端系統(比如
個人計算機)直接提供服務的路由器,L2路由器是骨幹路由器。L1/L2路由器向L1路由器隱藏骨幹區域的細節,並負責將由L1路由器組成的非骨幹區域的數據請求轉發到由L2路由器組成的骨幹區域。
和
OSPF協定直接使用IP位址標識路由器不同,IS-IS協定使用OSI的地址方案
NASP標識路由器節點。因此,純粹的IS-IS協定並不直接適合於IP網路;而集成IS-IS能夠實現IP路由的關鍵,在於RFC 1195引入攜帶IP路由信息的CLV欄位。
相關RFC
RFC 1142:OSI IS-IS Intra-domain Routing Protocol
RFC 1195:Use of OSI IS-IS for Routing in TCP/IP and Dual Environments
RFC 5305:IS-IS Extensions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RFC 5308:Routing IPv6 with I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