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診斷法是中醫主要從望、聞、問、切四個方面獲取診斷信息。望診包括觀察整體的神色、形態和局部的黏膜、皮疹。中醫尤其注重望舌的診斷方法,包括舌質、舌苔兩個方面。有的中醫還擅長於望眼神和望皮膚。聞診主要是用耳來聽取病體發出的聲音,或用鼻來嗅出病體散發的氣味。
中醫診斷法是中醫主要從望、聞、問、切四個方面獲取診斷信息。望診包括觀察整體的神色、形態和局部的黏膜、皮疹。中醫尤其注重望舌的診斷方法,包括舌質、舌苔兩個方面。有的中醫還擅長於望眼神和望皮膚。聞診主要是用耳來聽取病體發出的聲音,或用鼻來嗅出病體散發的氣味。
中醫診斷法是中醫主要從望、聞、問、切四個方面獲取診斷信息。望診包括觀察整體的神色、形態和局部的黏膜、皮疹。中醫尤其注重望舌的診斷方法,包括舌質、舌苔兩個...
中醫診斷學是在中醫基礎理論指導下,研究如何診察病情、辨別病證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中醫診斷學主要包括診法、診病、辨證和病案四大部分。中醫...
把脈又稱為切脈,是中醫師用手按病人的動脈,根據脈象,以了解疾病內在變化的診斷方法。切脈具有悠久的歷史,它反映了中醫學診斷疾病的特點和經驗。脈象,可以理解為脈搏...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
《幾種中醫簡易診斷法》是現代福建省中醫研究所編著的一部診法類中醫著作。...... 《幾種中醫簡易診斷法》是現代福建省中醫研究所編著的一部診法類中醫著作。...
診法類。呂郁哉編。1958年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共五部分。分別闡述診斷在治療過程中的重要性、望聞問切四診法,四診的目的,對四診與病型應具有的認識與區別...
《中醫診斷三要素》主要從論舌、說脈、談證三個角度,闡明了中醫診斷學的原理和學習技巧,將零散繁瑣的中醫診斷知識,加以系統化、清晰化。內容結構新穎,重點突出,...
《中醫診斷入門》是2008年金盾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漢良。...... 《中醫診斷入門》簡要介紹了中醫診斷的基本原則,中醫診斷的特色及學習方法;系統地介紹了中醫學...
診法類。李任先、劉國普主編。1996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全書兩篇:上篇《中醫診斷學基礎》,分四章闡述診法、辨證、治則與治法、中醫病案書寫等基本理論和方法;...
《中醫診斷學講義》是196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廣州中醫學院。...... 《中醫診斷學講義》是196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廣州中醫學院。...
《林沛湘教你學中醫診斷》是2013-4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沛湘。...... 《林沛湘教你學中醫診斷》根據林老20世紀70年代初編寫的《中醫學基礎教學參考資料(診法、辨證...
《中醫診斷實驗方法學》是2007年8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肇凱。該書以實驗方法為綱,系統地闡述與中醫診斷有關的實驗研究的理論、技能及套用。...
《中醫診斷與鑑別論斷學》的主要內容涵蓋中醫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皮膚、肛腸等科的928個病種及49個常見症。每一病種分為概說、診斷、治療三部分內容。...
徐琬梨、任健主編的《跟名師學中醫診斷》參照《中醫診斷學》九版教材的體例與內容編排,通過對劉家義老師講課特點與教學方法的全面解讀,加上課堂精華實錄,原版再現了...
《中醫辨證論治》是2011年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可冀。該書介紹了通過幾千年的發展,辨證論治成為中醫最具特色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中醫診斷學綱要》是2001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素雲、許文學、劉曉偉、曲宏達。...
《中醫診療技術》是2008年4月1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杜立陽。[1] 本書主要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臨床醫學、中醫預防醫學三部分。...
《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醫診斷學(第2版)》為中醫藥學高級叢書(第二版)之一,由全國二十餘所中醫院校,醫院的專家編寫而成。《中醫藥學高級叢書:中醫診斷學(第2版...
《中醫診斷學研究思路與方法》是2008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憶勤 。該書以學科交叉的思想為指導,介紹與中醫診斷學研究有關的研究思路,最新科學研究...
《中醫診斷學複習題》是連載在新浪讀書的小說,作者是吳王紫謙。...... 《中醫診斷學複習題》是連載在新浪讀書的小說,作者是吳王紫謙。中文名 中醫診斷學複習題 ...
《中醫診斷與鑑別診斷學》是199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行寬、朱文鋒。本書是一部既符合國家診療標準,又能滿足臨床實際需要,指導臨床醫生正確診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