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通覽》是1998-01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6229104
- 頁數:539
- 定價:30.00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 出版時間:1998-01
- 裝幀:精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何少初教授,湖南邵陽人。近20
年來,先後發表有關中國高等教育、中醫高
等教育、中醫藥文化、中醫與哲學、醫學古
文的論文近30篇。專著《古代名醫解周
易》(作為優秀圖書進入港台韓國書肆)、
《神奇三學易、道、醫》、《中醫藥的文
化》,系統地論述了古代哲學對中醫學的深
廣影響,揭示了易、道、醫三學同源、相融相
合及發展的始末原委;《神秘的中醫藥文化
之源》、《中醫藥文化通覽》(主編),從弘揚
中華文化的視角,系統地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富豐內涵、悠久歷史的
長卷;《新版醫古文導讀》、《骨傷針灸醫古文》(主編),為廣大中醫藥
工作者與愛好者提供學習古典醫籍的方法與途徑;《太玄經校注》、
《焦氏易林校注》,是對古代易學著作的整理與研究。是《中國教育專
家名典》、《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和《世界名人錄》的人典者。
現任北京針灸骨傷學院醫古文教研室主任。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神秘的中醫藥文化之源
―――一神話傳說與甲骨文
一、人類的生命在驚天動地中誕生
二、人類生命的繁衍來自陰陽交合
三、上古聖人之母 受孕各有奧秘
四、中醫藥之鼻祖 遠古聖人三皇
(一)三皇與醫藥
(二)伏羲鉤勒了中醫藥文化雛形
(三)神農描摹了中醫藥文化藍圖
(四)黃帝構築了中醫藥文化殿堂
五、古代中華 養生大家
(一)上古神人與真人
(二)中古至人
六、上古先秦 神醫之譜
(一)黃帝屬下名醫群體
(二)上古名醫醫論嘗析
(三)先秦名醫多為異人
(四)上古至先秦醫陣圖
七、甲骨文與中醫藥文化
(一)甲骨文的發現與現狀
(二)與中醫藥有關的甲骨文
第二章 醫易自古本同源
一―――中醫藥的“易”文化
一、一部曠世奇書,2800年前在中華大地誕生
二、《周易》,牽動了先秦學者的心
三、《易傳》,易學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四、《周易》,原始醫學思想的匯粹
(一)天象與醫學
(二)環境與醫學
(三)乾陽與坤陰
(四)人體整體觀
(五)養生與預防
(六)解剖與生理
(七)泰否與損益
(八)婚嫁與生育
(九)病種與藥物
(十)飲食與健康
五、《周易》,中醫藥文化的淵藪
(一)“太極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二)“兩儀說”(“陰陽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三)“三才觀”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四)“四象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五)“八卦(六十四卦)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六、醫易相關的歷史沿革
(一)《周易》,醫易相關的本源
(二)先秦,援醫人易現端倪
(三)《內經》,醫易結合的開山
(四)漢代,醫易相關結碩果
(五)魏晉,醫易相關僅一般
(六)隋唐,醫易相關譜新篇
(七)宋代,醫易相關無顯績
(八)金元,醫易相關發幽微
(九)明代,醫易相關成學說
(十)清代,醫易專著遺後學
(十一)現代,醫易研究開百花
第三章 中醫藥的哲學和儒釋道文化
一、中醫理論體系的根柢
(一)傳統中醫學的起源
(二)諸子百家論述醫學
(三)歷代哲學觀對中醫學的影響
(四)古代自然科學與中醫學發展
二、陰陽,中醫學思維的主體
(一)“太極圖”―――中醫文化的標誌
(二)陰陽為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
(三)自然界陰陽運動的基本方式
(四)人是陰陽兩位合一的統一體
(五)人體是陽剛與陰柔的協調體
(六)人體反饋調節與陰陽之消長
(七)人體病態是陰陽的特殊現象
三、五行,中醫學的系統結構
(一)五行―――中華文化獨特產物
(二)五行包容了自然萬物的屬性
(三)人體穩態與五行的生克制化
(四)疾病狀態與五行的乘侮勝復
(五)五行生剋與疾病的防治作用
四、“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一)人是大自然之子
(二)人體是有機整體
(三)人體生物全息律
(四)人與自然同規律
(五)人、自然、社會
五、中醫藥的儒釋道文化
(一)中醫藥的儒文化
(二)中醫藥的釋文化
(三)中醫藥的道文化
第四章 浩瀚璀璨的中醫典籍
一、浩瀚的醫籍 璀璨的文化
二、先秦兩漢 經典醫籍誕生
(一)中醫理論的淵藪―――(黃帝內經》
(二)中醫理論的重寶―――《難經》
(三)眾方之宗的聖典―――《傷寒雜病論》
三、醫學方書 眾采紛呈
(一)《肘後備急方》
(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三)《外台秘要》
(四)《太平聖惠方》
(五)《御藥院方》
(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七)《蘇沈良方》
四、醫林奇蹟 世界震驚
(一)馬王堆醫書的出土與價值
(二)敦煌醫學卷子出世與流失
第五章 源遠流長的本草文化
一、本草文化 源遠流長
(一)首部藥典,造福萬代―――《神農本草經》
(二)歷代本草,百花爭妍
(三)臣民重寶,格物《通典》―――《本草綱目》
二、本草文化 義理深邃
(一)本草中的哲理
(二)本草中的兵法
三、名垂千古 三大藥王
(一)藥祖神農氏
(二)藥王孫思邈
(三)藥聖李時珍
四、食療藥酒 獨樹一枝
(一)食療藥膳,繁花似錦
(二)醫療保健,藥酒建功
五、中藥面臨的挑戰與展望
第六章 奧秘無窮的經絡文化
一、奧秘的經絡
(一)經絡起源
(二)經絡系統
(三)經絡功能
(四)經絡奇象
(五)經絡探秘
二、神奇的針灸
(一)針灸起源
(二)神奇穴位
(三)豐富多彩針灸術
(四)針灸造福全人類
第七章 養生房室文化
一、養生之道 源流邈遠
二、宇宙大人身 人身小宇宙
(一)天人合一,物我相融
(二)萬物變動,因人制宜
(三)由外知里,重用輕體
三、生命之理 永恆之謎
(一)精、氣、神,生命的核心
(二)陰與陽,生命的運動形式
(三)生老與病死,生命的規律
四、人生壽限 追求超越
(一)順應自然,協調陰陽
(二)養神為本,虛靜為主
(三)養身立德,修身治國
(四)未病先防,保持“中和”
(五)重視時間,關注老年
五、道、儒、佛 三家養生
(一)老子莊子,道家養生
(二)孔子孟子,儒家養生
(三)釋迦牟尼,佛家養生
六、房中養生 探求精旨
(一)伏羲女媧,堪稱鼻祖
(二)房中諸術,流派眾多
(三)房室養生,循法守則
(四)房中大法,和諧美滿
(五)房室禁忌,不可忽視
(六)房室療法,有益養生
(七)“采陰補陽”,“還精補腦
第八章 神奇的氣功文化
一、氣功文化 蔚然大觀
(一)從本能到理性的演進
―――氣功的源流
(二)超越理念的迷離現實
―――氣功文化概說
二、醫家氣功 自保修復
(一)從自主走向教條
―――醫家氣功的興衰
(二)治未病與治已病
―――醫家氣功的主旨
(三)天人合一,綜合演繹
―――醫家氣功的理論
(四)陰靜陽動,平衡操作
―――醫家氣功的功法
(五)臨床氣功,嶄新課題
―――氣功偏差
(六)不以形先,俱視獨見
―――氣功實踐與理論
三、儒家修身 內在超越
(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儒家修身的背景
(二)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一―――儒家修身的要旨
(三)從心所欲,但不逾矩
―――――儒家修身的境界
(四)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
―――儒家修身的法門
四、道家煉養 天人同體
(一)技術演進,實現自愛
―――煉養術的源流
(二)實踐總結,生命規律
―――精氣神的理論
(三)返樸歸真,系統工程
―――內丹修煉程式
五、佛家修持 實現永恆
(一)破生命執障,人涅�之境
―――禪定的修持背景
(二)止觀雙修,定慧平等
―――禪定的共同特質
―――一神話傳說與甲骨文
一、人類的生命在驚天動地中誕生
二、人類生命的繁衍來自陰陽交合
三、上古聖人之母 受孕各有奧秘
四、中醫藥之鼻祖 遠古聖人三皇
(一)三皇與醫藥
(二)伏羲鉤勒了中醫藥文化雛形
(三)神農描摹了中醫藥文化藍圖
(四)黃帝構築了中醫藥文化殿堂
五、古代中華 養生大家
(一)上古神人與真人
(二)中古至人
六、上古先秦 神醫之譜
(一)黃帝屬下名醫群體
(二)上古名醫醫論嘗析
(三)先秦名醫多為異人
(四)上古至先秦醫陣圖
七、甲骨文與中醫藥文化
(一)甲骨文的發現與現狀
(二)與中醫藥有關的甲骨文
第二章 醫易自古本同源
一―――中醫藥的“易”文化
一、一部曠世奇書,2800年前在中華大地誕生
二、《周易》,牽動了先秦學者的心
三、《易傳》,易學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四、《周易》,原始醫學思想的匯粹
(一)天象與醫學
(二)環境與醫學
(三)乾陽與坤陰
(四)人體整體觀
(五)養生與預防
(六)解剖與生理
(七)泰否與損益
(八)婚嫁與生育
(九)病種與藥物
(十)飲食與健康
五、《周易》,中醫藥文化的淵藪
(一)“太極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二)“兩儀說”(“陰陽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三)“三才觀”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四)“四象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五)“八卦(六十四卦)說”在中醫藥文化領域的延伸
六、醫易相關的歷史沿革
(一)《周易》,醫易相關的本源
(二)先秦,援醫人易現端倪
(三)《內經》,醫易結合的開山
(四)漢代,醫易相關結碩果
(五)魏晉,醫易相關僅一般
(六)隋唐,醫易相關譜新篇
(七)宋代,醫易相關無顯績
(八)金元,醫易相關發幽微
(九)明代,醫易相關成學說
(十)清代,醫易專著遺後學
(十一)現代,醫易研究開百花
第三章 中醫藥的哲學和儒釋道文化
一、中醫理論體系的根柢
(一)傳統中醫學的起源
(二)諸子百家論述醫學
(三)歷代哲學觀對中醫學的影響
(四)古代自然科學與中醫學發展
二、陰陽,中醫學思維的主體
(一)“太極圖”―――中醫文化的標誌
(二)陰陽為宇宙萬物的根本規律
(三)自然界陰陽運動的基本方式
(四)人是陰陽兩位合一的統一體
(五)人體是陽剛與陰柔的協調體
(六)人體反饋調節與陰陽之消長
(七)人體病態是陰陽的特殊現象
三、五行,中醫學的系統結構
(一)五行―――中華文化獨特產物
(二)五行包容了自然萬物的屬性
(三)人體穩態與五行的生克制化
(四)疾病狀態與五行的乘侮勝復
(五)五行生剋與疾病的防治作用
四、“天人合一”的自然觀
(一)人是大自然之子
(二)人體是有機整體
(三)人體生物全息律
(四)人與自然同規律
(五)人、自然、社會
五、中醫藥的儒釋道文化
(一)中醫藥的儒文化
(二)中醫藥的釋文化
(三)中醫藥的道文化
第四章 浩瀚璀璨的中醫典籍
一、浩瀚的醫籍 璀璨的文化
二、先秦兩漢 經典醫籍誕生
(一)中醫理論的淵藪―――(黃帝內經》
(二)中醫理論的重寶―――《難經》
(三)眾方之宗的聖典―――《傷寒雜病論》
三、醫學方書 眾采紛呈
(一)《肘後備急方》
(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三)《外台秘要》
(四)《太平聖惠方》
(五)《御藥院方》
(六)(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七)《蘇沈良方》
四、醫林奇蹟 世界震驚
(一)馬王堆醫書的出土與價值
(二)敦煌醫學卷子出世與流失
第五章 源遠流長的本草文化
一、本草文化 源遠流長
(一)首部藥典,造福萬代―――《神農本草經》
(二)歷代本草,百花爭妍
(三)臣民重寶,格物《通典》―――《本草綱目》
二、本草文化 義理深邃
(一)本草中的哲理
(二)本草中的兵法
三、名垂千古 三大藥王
(一)藥祖神農氏
(二)藥王孫思邈
(三)藥聖李時珍
四、食療藥酒 獨樹一枝
(一)食療藥膳,繁花似錦
(二)醫療保健,藥酒建功
五、中藥面臨的挑戰與展望
第六章 奧秘無窮的經絡文化
一、奧秘的經絡
(一)經絡起源
(二)經絡系統
(三)經絡功能
(四)經絡奇象
(五)經絡探秘
二、神奇的針灸
(一)針灸起源
(二)神奇穴位
(三)豐富多彩針灸術
(四)針灸造福全人類
第七章 養生房室文化
一、養生之道 源流邈遠
二、宇宙大人身 人身小宇宙
(一)天人合一,物我相融
(二)萬物變動,因人制宜
(三)由外知里,重用輕體
三、生命之理 永恆之謎
(一)精、氣、神,生命的核心
(二)陰與陽,生命的運動形式
(三)生老與病死,生命的規律
四、人生壽限 追求超越
(一)順應自然,協調陰陽
(二)養神為本,虛靜為主
(三)養身立德,修身治國
(四)未病先防,保持“中和”
(五)重視時間,關注老年
五、道、儒、佛 三家養生
(一)老子莊子,道家養生
(二)孔子孟子,儒家養生
(三)釋迦牟尼,佛家養生
六、房中養生 探求精旨
(一)伏羲女媧,堪稱鼻祖
(二)房中諸術,流派眾多
(三)房室養生,循法守則
(四)房中大法,和諧美滿
(五)房室禁忌,不可忽視
(六)房室療法,有益養生
(七)“采陰補陽”,“還精補腦
第八章 神奇的氣功文化
一、氣功文化 蔚然大觀
(一)從本能到理性的演進
―――氣功的源流
(二)超越理念的迷離現實
―――氣功文化概說
二、醫家氣功 自保修復
(一)從自主走向教條
―――醫家氣功的興衰
(二)治未病與治已病
―――醫家氣功的主旨
(三)天人合一,綜合演繹
―――醫家氣功的理論
(四)陰靜陽動,平衡操作
―――醫家氣功的功法
(五)臨床氣功,嶄新課題
―――氣功偏差
(六)不以形先,俱視獨見
―――氣功實踐與理論
三、儒家修身 內在超越
(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儒家修身的背景
(二)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一―――儒家修身的要旨
(三)從心所欲,但不逾矩
―――――儒家修身的境界
(四)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
―――儒家修身的法門
四、道家煉養 天人同體
(一)技術演進,實現自愛
―――煉養術的源流
(二)實踐總結,生命規律
―――精氣神的理論
(三)返樸歸真,系統工程
―――內丹修煉程式
五、佛家修持 實現永恆
(一)破生命執障,人涅�之境
―――禪定的修持背景
(二)止觀雙修,定慧平等
―――禪定的共同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