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

《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套裝共2冊)》是王琦教授近50年來臨床、科研、教育等方面豐碩成果的總結,還包涵了詩詞、歌賦、散文、雜談等,涉及面廣,內容豐富,從不同側面反映王琦教授深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臨床經驗和醇厚的人文情懷,展現了一代名醫學術探索的心路歷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
  • 作者:王琦
  •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 頁數:833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513211000, 978751321100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套裝共2冊)》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上冊》目錄:
第一章《內經》研究方法
一、系統學習,全面掌握
二、確立專題,深入研究
三、多種學科,聯合作戰
四、開展爭鳴,不斷提高
第二章《內經》詮釋研究
第一節上古天真論篇第一
第二節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
第三節生氣通天論篇第三
第四節金匱真言論篇第四
第五節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第六節六節藏象論篇第九
第七節五臟別論篇第十一
第八節咳論篇第三十八
第九節舉痛論篇第三十九
第十節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第三章《內經》專題研究
第一節《內經》體質論
一、《內經》對體質的分類
二、《內經》體質分類的理論基礎
三、形成不同體質的因素
四、《內經》論體質與發病及辨治
第二節《內經》藏象論
一、藏象含義
二、藏象學說的理論基礎
三、藏象學說的基本內容
四、臟腑病證
第三節《內經》飲食論
一、飲食是生命之源
二、飲食損傷是重要病因
三、飲食禁忌對疾病預後的影響
四、飲食對疾病的治療作用
第四節《內經》氣象論
一、《內經》記載的古代氣象學成就
一、氣象與人體生理
三、氣象與發病
四、氣象與疾病診斷
五、氣象與疾病防治
第五節《內經》心理論
一、心理與生理
一、心理與病理
三、心理與疾病診治
第六節《內經》“五神髒”論
一、五神髒的概念與內容
一、五神髒與發病的關係
三、五神髒理論對臨床的指導意義
第七節《內經》“五十營”論
一、五十營理論產生於實踐
一、五十營是人體生理現象的描述
三、五十營的實質和內容
四、五十營的研究意義
第八節《內經》養生論
一、天年之數和早衰的原因
一、《內經》養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第九節《內經》運氣論
一、運氣學說的指導思想及理論基礎
一、運氣學說中包含的有關學科內容
三、五運六氣在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中的運用
第十節《內經》治則討論
一、問:是益火壯水,還是寒熱反治
一、答:寒熱反治,就是治病求本
第四章《內經》與臨床研究
第一節陰陽五行學說與臨床
一、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三、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四、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五、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
六、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七、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
第二節藏象及經絡理論與臨床
一、心藏神
二、心主身之血脈
三、心主舌,心在竅為舌
四、心開竅於耳
五、五臟化液,心為汗
六、心合小腸
七、脾病而四肢不用
八、肺脹者,虛滿而喘
九、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十、形寒寒飲則傷肺
十一、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蹙
十二、怒傷肝
十三、五臟陽以竭
十四、胃有氣逆為噦
十五、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
十六、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十七、胃不和則臥不安
十八、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
十九、凡十一髒,取決於膽
一十、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
一十一、膽移熱於腦,則辛頰鼻淵
二十二、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乾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
二十三、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
二十四、腎者主蟄,封藏之本
二十五、魄門亦為五臟使
二十六、肝足厥陰之脈……循股陰人毛中
第三節病因病機理論與臨床
一、傷於風者,上先受之
二、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三、濕勝則濡泄
四、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五、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六、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七、諸熱瞀瘼,皆屬於火
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九、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十、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十一、諸氣膹郁,皆屬於肺
十二、諸禁鼓傈,如喪神寧,皆屬於火
十三、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十四、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十五、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十六、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十七、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十八、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十九、諸病肘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
二十、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
二十一、諸病水液,澄徹清冷,皆屬於寒
二十二、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二十三、其氣不清,則欲瞑,故多臥
二十四、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二十五、生病起於過用
第四節病證理論與臨床
一、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一、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三、三陽結謂之隔
四、三陰結謂之水
五、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
六、二陽結謂之消
七、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
八、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
九、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十、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
十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十二、精脫者,耳聾
十三、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
十四、氣脫者,目不明
十五、血脫者,色白,天然不澤
十六、沖脈為病,逆氣里急
十七、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十八、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
十九、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
一十、清氣在下,則生飧泄
一十一、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
一十二、百病生於氣
二十三、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一十四、榮氣虛則不仁,衛氣虛則不用
一十五、虛邪偏客於身半……發為偏枯
一十六、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二十七、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
二十八、血澀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
二十九、陽氣衰於下,則為熱厥
三十、人卒然無音者,寒氣客於厭
三十一、陰虛陽搏謂之崩
三十二、有病口苦者……病名日膽癉
三十三、有病口甘者……名日脾癉
第五節治則治法等理論與臨床
一、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二、開鬼門,潔淨府
三、少火生氣
四、癃,取之陰趼及三毛上及血絡出血
五、足厥陰之別,名日蠡溝……虛則暴瘁,取之所別也
六、厥頭痛,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七、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
八、陰虛,故目不暝……飲以半夏湯
九、烏賊骨蘆茹丸
……
《中醫經典研究與臨床下冊》

作者簡介

王琦,男,1943年出生,江蘇高郵人。著名中醫學家,中醫男科學創始人、奠基者之一。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體質與生殖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帶頭人,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的全國500名著名老中醫之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審專家,中國性學會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國中醫研究促進會副會長,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英國皇家醫學會會員。數十年來,王琦教授為中醫男科學的構建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後主編出版了《中醫男科學》、《中華中醫男科從書》、《王琦男科學》、《男科中西醫匯通》等專著。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中醫男科人才和碩士、博士、博士後多人。在陽痿、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著名論點,為男科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新見解,並研製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和男性不育症的中藥新藥,獲得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獎勵,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