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則學》是1997年9月1日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超凡。本書力求從中醫治則的理論問題研究、治則學基本內容研究、辨證治則研究、臨床治則及套用研究等方面出發,對中醫治則理論進行闡發,使其獨立成篇,自成體系。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治則學
- 作者:周超凡
- ISBN:9787800137143
- 頁數:422頁
- 定價:21.00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9-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語種:簡體中文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中醫治則導源於《內經》、《難經》諸書,歷代醫家對其不斷補充、不斷完善,為中醫治則理論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與中醫基礎理論的其他內容相比,仍處於滯後狀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言難盡的。有鑒於此,希望有關主管部門重視中醫治則的學科建設與科研工作,儘快改變目前滯後的狀況。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自1985年秋建立治則治法研究室以來,一直致力於中醫治則理論的整理與系統研究。在1991年夏出版了《歷代中醫治則精華》一書,對中醫治則研究產生了較大的推進作用。先後主持召開了1~4屆全國中醫治則治法研討會,促進形成了一支中醫治則治法研究的隊伍,培養了20多名中醫治則治法的研究生、進修生。通過他們的工作使中醫治則基本理論問題得以闡明,中醫治則理論體系日趨完善。
編輯推薦
隨著中醫治則研究的日益廣泛深入,治則學正顯示出應有的作用和不可忽視的價值。為了促進中醫治則理論早日自成體系,我組織國內有關治則研究人員編寫了這本《中醫治則學》。
目錄
者論
1.治則和治則學的含義
2.治則學的發展源流與規律
3.治則學在中醫藥理論和中醫臨床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
4.治則學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第一篇 治則學的理論基礎
1.古代哲學思想
2.中醫治療思想與治療原則的區別與聯繫
第二篇 基本治則
1.治未病,既病防變
2.治病求本
3.調整陰陽,以平為期
4.扶正祛邪
5.標本緩急
6.正治
7.反治
8.同病異治與異病同治
9.三因制宜
第三篇 辨證治則
1.陰陽治則
2.表里治則
3.寒熱治則
4.虛實治則
5.臟腑辨證治則
6.氣血辨證治則
7.六經辨證治則
8.衛氣營血辨證治則
9.三焦辨證治則
10.六淫辨證治則
11.附:常用治法
第四篇 辨病治則
內科疾病
1.發熱
2.感冒
3.咳嗽
4.哮喘
5.痰飲
6.肺痿、肺癰
7.虛勞
8.肺癆
9.出血
10.驚悸、怔忡
11.不寐
12.遺精
13.癲狂
14.癇證
15.中風
16.眩暈
外科與皮膚科疾病
婦科疾病
兒科疾病
五官科疾病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