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正骨療法(黃氏中醫正骨),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醫正骨療法(黃氏中醫正骨)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傳統醫藥
- 申報地區:揭陽市榕城區
中醫正骨療法(黃氏中醫正骨),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
中醫正骨療法(黃氏中醫正骨),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歷史淵源清道光年間,榕城黃氏中醫正骨的創始人黃華盛醫生對傳統正骨醫治手法不斷進行研究、改良,結合自已的診治實踐,總結經驗和心得,...
黃氏中醫正骨術是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地區是沙坪壩區。傳承保護 2019年6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公布重慶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渝府發〔2019〕16號)》,...
中醫正骨療法是通過拔伸、復位、對正等手法,採用小夾板外固定方式,治療骨折、關節脫位等運動系統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它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周代,醫療分工上已有專人掌管骨科疾病的治療,秦漢時期...
中醫正骨療法(康寧堂骨傷療法),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傳統醫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一。歷史淵源 康寧堂中醫正骨療法創始人林福建,師從南少林武僧陳仙安,從武到醫一脈相承,並創立康寧堂中醫正骨,用以治療跌打損傷、骨折、...
中醫正骨療法(宮廷正骨),北京市護國寺中醫醫院區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宮廷正骨是以清代上駟院綽班處正骨科為基礎,針對跌打損傷等骨科疾患,以手法治療為主,輔以中醫中藥及中醫器具的純中醫治療體系。通過五...
中醫正骨療法(石氏傷科療法),上海市黃浦區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 中醫正骨療法又名“傷科”或“骨傷科”。在古代農業社會,骨傷的發病率很高,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而當時醫療條件很差,農村邊寨交通閉塞,...
中醫正骨療法(王氏整脊術)2021年11月21日,中醫正骨療法(王氏整脊術)入選山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中醫正骨療法(張氏骨傷療法)是浙江富陽人氏張永積在清道光年間創立的,以手法整復、杉樹皮夾板外固定、百草傷膏治療為特色。自張永積(1788—1862)始創張氏中醫骨傷科至第四代傳人張紹富(1922—1992)、第五代傳人張玉柱(1948—)...
中醫正骨療法(余氏骨傷療法),福建省龍巖市傳統醫藥,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龍巖余氏從1954年成立骨傷科診所,1958年創建龍巖縣中醫院傷科,1977年逐步向現代骨傷科方向發展,到2008年創建福建省中醫重點骨傷專科。余氏骨傷科從...
中醫正骨療法(施氏傷科療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1年5月24日,中醫正骨療法(施氏傷科療法)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Ⅸ-6。發展歷史 施氏傷科療法,源於已故全國500名老中醫、...
中醫正骨療法(章氏骨傷療法),流行於浙江省台州市的傳統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章氏骨傷療法始創於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傳承過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和獨特的治療方法,在正骨手法、外固定、中藥內服、膏藥和藥膏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