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順口溜第5版》是2020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醫方劑順口溜第5版
- 作者:劉俊仕,劉定益,劉智華 等
- 出版社: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9月1日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72501432
《中醫方劑順口溜第5版》是2020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醫方劑順口溜第5版》是2020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中醫方劑順口溜(第5版)》在前4版的基礎上修訂而成,主要介紹通過順口溜來記憶方劑的有效方法。全書共20章,收載臨床常用方劑300餘首,按其主要功...
血府逐瘀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主治胸中血瘀證。胸痛,頭痛,日久不愈,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飲水即嗆,乾嘔,或內熱瞀悶,或心悸怔忡,失眠多夢,急躁易怒,入暮潮熱,唇暗或兩目暗黑,舌質暗紅,或舌有瘀斑、瘀點,脈澀或弦緊。臨床常用於治療冠心病心...
477味中藥功效的“快快”記憶 一、解表藥 (一)發散風寒藥 第1組(3味)——麻黃、香薷、浮萍 第2組(2味)——桂枝、紫蘇 第3組(2味)——生薑、蔥白 第4組(2味)——荊芥、防風 第5組(2味)——羌活、藁本 第6組(2味)——細辛、白芷 第7組(3味)——辛夷、蒼耳子、鵝不食草 第8組(...
小青龍湯,中醫方劑名。為解表劑,具有辛溫解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乾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臨床用於治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百日咳、過敏...
半夏瀉心湯,中醫方劑名。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寒熱平調,消痞散結之功效。主治寒熱錯雜之痞證。心下痞,但滿而不痛,或嘔吐,腸鳴下利,舌苔膩而微黃。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腸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屬中氣虛弱,寒熱錯雜者。歌訣 半夏瀉心黃連芩,乾薑草棗人參行,辛開苦降消痞滿,治...
《老中醫經方歌括譯釋》是2013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石志喬。內容簡介 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為傷寒論方歌括與譯釋,下篇為金匱方歌括與譯釋。歌括概括了方劑組成、功效或主治。譯釋分為譯和釋兩部分。譯是歌括直譯為白話語言,釋是解釋方義,以闡析原文精神實質為主,參考古今注家精義,結合臨床...
除濕胃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科正宗》卷四。具有清熱除濕,健脾利水之功效。主治脾肺二經濕熱壅遏,致生火丹,作爛疼痛;纏腰火丹(俗名蛇串瘡)屬濕者,色黃白,水皰大小不等,作爛流水,較乾者多疼。歌訣 除濕胃苓厚朴蒼,陳澤赤苓豬苓嘗。木通肉桂草燈心,白朮防風滑梔襄。組成 防風、蒼朮、白朮、赤...
從年乾推算五運,從年支推算六氣,並從運與氣之間,觀察其生制與承制的關係,以判斷該年氣候的變化與疾病的發生。這就是五運六氣的基本內容。中醫套用 1 擴展了中醫理論體系的框架。運氣之學把陰陽五行拓展為五運六氣。《內經》理論素以陰陽五行為框架。這個框架可堪為科學史專家庫恩所謂的“科學范型”,是指...
二陳湯,中醫方劑名。為祛痰劑,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之功效。主治濕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經性嘔吐等屬濕痰者。歌訣 二陳湯用半夏陳,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氣和中兼燥濕,一切痰飲此方...
九味羌活湯,中醫方劑名。為解表劑,具有辛溫解表,發汗祛濕,兼清里熱之功效。主治外感風寒濕邪,內有蘊熱證。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臨床常用於治療感冒、急性肌炎、風濕性關節炎、偏頭痛、腰肌勞損等屬外感風寒濕邪,兼有里熱證。歌訣 九味羌活用防風,...
大柴胡湯,中醫方劑名。為表里雙解劑,具有和解少陽,內瀉熱結之功效。主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鬱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歌訣 大柴胡湯芩大黃,...
止嗽散,中醫方劑名。為解表劑,具有辛溫解表,宣肺疏風,止咳化痰之功效。主治外感咳嗽,症見咳而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臨床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歌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荊陳研,宣肺疏風止咳痰,薑湯調服不必煎。組成...
普濟消毒飲,中醫方劑名。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之功效。主治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焮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而黃,脈浮數有力。臨床常用於治療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歌訣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
大黃牡丹湯,中醫方劑名。為瀉下劑,寒下,具有瀉熱破結,散結消腫之功效。主治腸癰初起,濕熱瘀滯證。證見右下腹腫痞,疼痛拒按,按之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熱,自汗惡寒,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黃膩,脈滑數。本方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膽道蛔蟲、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等...
補中益氣湯,中醫方劑名。為補益劑,具有補中益氣,昇陽舉陷之功效。主治脾虛氣陷證。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稀溏,舌淡,脈虛;以及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臨床常用於治療內臟下垂、慢性胃腸炎、慢性菌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
濟川煎,中醫方劑名。瀉下劑,潤下,具有溫腎益精,潤腸通便之功效。主治腎陽虛弱,精津不足證。大便秘結,小便清長,腰膝酸軟,頭目眩暈,舌淡苔白,脈沉遲。本方臨床常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老年便秘、產後便秘的等腎虛津虧腸燥者。歌訣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腎虛津虧腸中燥,溫潤通便法堪宗。組...
附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溫經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歌訣 附子湯中人參苓,白朮芍藥加方中;祛除寒濕溫脾腎,主治肢冷身體痛。組成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二枚(18g)、茯苓三兩(9g)、人參二兩(6g)、...
定喘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攝生眾妙方》。為理氣劑。具有宣降肺氣,清熱化痰之功效。主治風寒外束,痰熱內蘊證。症見咳喘痰多氣急,質稠色黃,或微惡風寒,舌苔黃膩,脈滑數者。臨床上用於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屬痰熱壅肺者。歌訣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杏黃芩兼甘草,外寒痰熱喘哮嘗...
甘草瀉心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傷寒論》。具有益氣和胃,消痞止嘔之功效。主治傷寒痞證,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狐惑病。臨床常用於急慢性胃腸炎症、白塞氏綜合症等。歌訣 下余痞作腹雷鳴,甘四姜芩三兩平;一兩黃連半升夏,棗枚十二擘同烹。組成 甘草(炙...
少腹逐瘀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林改錯》卷下。歌訣 調經止痛肉蒲香,芎歸沒脂赤元姜。少腹茴香與炒姜,延胡靈脂沒芎當,蒲黃官桂赤芍藥,調經種子第一方。組成 小茴香(炒)1.5g(7粒) 、乾薑(炒)3克 、延胡索3克、 沒藥(研)6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生蒲黃9克、 ...
白虎化斑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張氏醫通》卷十五方。為清熱劑,具有清熱瀉火,發表透斑之功效。主治痘為火郁,不得透發。組成 石膏、知母、甘草、蟬蛻、麻黃、大黃、黃芩、連翹、玄參、竹葉。用法 水煎,大劑續服。功用 清熱瀉火,發表透斑。主治 痘為火郁,不得透發。方義 方中白虎湯清熱生津;黃芩、大黃...
第五章 科技奇聞·神秘中醫 傳說大禹用“息壤”治水,“息壤”是什麼,為何能消除水患?萬里長城馳名世界,除它之外中國還有別的長城存在嗎?古人沒有鐘錶,他們是如何計時的,使用的計時工具是什麼?中國早的運算工具是什麼,阿拉伯數字傳人中國之前,古人是如何計數的?中國的小學生都要求背誦“九九乘數表”,這套...
順口溜式的詩為什麼被稱為“打油詩”?藏書樓“天一閣”為什麼取名“天一”?中國古代的四大藏書閣都在哪裡?底本被稱為“藍本”因為它是藍色的嗎?“孤本”、“善本”是什麼意思?中國古代有圖書館嗎?什麼人可以稱為“讀書種子”?皇帝大臣們為什麼要焚書禁書?第四章 書畫藝術 書法起源於何時?“文房四寶”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