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急症

中醫內科急症,具有起病急、變化速、病情重等臨床特點的中醫內科病證稱為中醫內科急症。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中醫內科急症
  • 就診科室:中醫內科
  • 常見發病部位:五臟,六腑,神經系統
  • 常見症狀:高熱,抽搐,休克,昏迷,等
近年來中醫內科急症的治療和研究有較快的進展,有效病種逐步擴大,重症病例的療效不斷提高,辨證及治療處理趨於規範化,急救手段和投藥途徑有所改進和更新,速效高效的中藥急救新製劑不斷問世。一般認為,中醫對以下9種內科急症已有較好療效:
(1)高熱。不僅對一般感染性高熱療效好,而且對較重的如敗血症高熱、膿性膽管炎的高熱療效也好;不僅辨證施治能退高熱,而且定型守方和改進投藥途徑後.療效更高。
(2)休克。重點是研製具有速效高效、供靜脈投藥的新製劑,已研製出四逆注射液、生脈注射液參麥注射液,枳實注射液等新劑型,並在臨床中取得了較好療效。
(3)急性呼吸衰竭。近年來有人觀察本症的臨床表現與中醫的陽明腑實喘證有相似之處,故用通腑泄熱的方藥瀉下熱結,蕩滌積滯,通暢腑氣,效果較好。
(4)急性腎衰。常用通下排毒法,選用生大黃粉60g沖服,可達到排水排鉀和排毒的目的。現已將大黃改制成複方大黃注射液靜脈給藥,或用複方大黃湯劑灌腸,使療效較口服藥有了明顯提高。
(5)急性DIC。有人將本證辨為熱甚瘀血症、血虛瘀血症、氣虛血瘀症,分別選用清瘟敗毒飲血府逐瘀湯、當歸補血湯合血府逐瘀湯、獨參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共治療36例,治癒28例。還有人採用以丹參注射液靜滴加口服血府逐瘀湯(並發休克者加生脈針注射液靜滴)治療30例,28例收到顯效。
(6)昏迷。近年在套用方法和藥物劑型方面有明顯改進,已研製出清熱解毒散、抗熱牛黃散、牛麝散、醒腦靜、清開靈等有效成藥。
(7)抽搐。有人對新安宮牛黃針劑進行研究,認為與安宮牛黃丸、新安宮牛黃丸的鎮靜及抗痙厥作用強度相近,而其鎮痛、解熱作用更為明顯。實驗還證明,常用的牛黃、羚羊角、梔子、黃芩、龍膽草、竹茹、丹皮、穿心蓮等,均有鎮靜、鎮痙作用;僵蠶、僵蛹能對抗士的寧引起的痙厥;蟬蛻、天南星、石菖蒲、天麻也有一定的抗痙作用.
(8)心力衰竭。近年研究認為,心力衰竭乃心陽不振,鼓動無力、影響血脈的運行,久則瘀血阻滯,出現水氣凌心的心悸,水飲射肺的喘促,脾腎陽虛水濕泛濫之水腫,以及瘀血停滯之腹內痞塊和唇舌紫暗之證。益氣溫陽是本病治本之重要治則,常以真武湯、四逆湯、參附湯為基本方劑,人參、附子為首選藥物;利水消腫是本病治標的重要環節,常用方劑為五苓散、胃苓湯、五皮五苓散等;通過利水消腫,以減輕心臟負荷,有利於心衰恢復,心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瘀血阻滯症狀,所以活血化瘀常貫穿於病程的始終。
(9)急性心肌梗塞。近年來已改用中藥注射劑、氣霧劑和鼻飼等手段,使療效有了提高。有人觀察到,對劇烈心痛的治療,不論口服或靜脈注射給藥,單用活血化瘀的方藥,比益氣和活血藥聯用,對心痛的緩解較快。常用的有冠心二號注射液、心痛丸、寬胸氣霧劑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