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簡介,業務範圍,公司規模,企業創新,高速增長,服務承諾,企業榮譽,歷史沿革,企業發展,電動客車,人才體系,以人為本,中通教育學院,產業經濟,機構預測,財務分析,持倉結構,投資亮點,投資建議,戰略合作,
企業簡介
業務範圍
主營業務:客車、掛車、
汽車底盤及專用配件的開發、製造、銷售;自營進出口業務;工業生產資料(不含專營專控)的銷售;技術諮詢、服務;高新技術、信息產業投資。兼營業務:工業生產資料(不含專營專控)的銷售。
公司規模
公司擁有總資產13.6億元,淨資產6.89億元,總股本2.385億股。公司現有員工3000多人,占地面積68萬平方米,
主要生產設備350台(套),擁有引進荷蘭BOVA公司完整製造技術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具有年產萬台以上中高檔豪華大客車的生產能力。
中通客車是國家
863計畫和
CIMS項目示範企業之一,擁有客車業界首個國家級實驗室、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和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率先通過了ISO9001標準質量體系認證和“
3C”認證。作為“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先後被授予“中國名牌產品”、“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機械行業500強”、“中國客車50年十佳品牌”、“2006、2007機電商會推薦品牌”、“2006年度卓越管理獎” 和“中國信息化建設500強”等榮譽稱號。
中通客車 -中通客車以“誠信、服務、品質、創新”為經營方針,以“發展並使自己對人類富有價值”為使命,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堅持“與人類發展同步,永續良好到偉大”,努力打造服務民生與造福社會的優秀企業,致力於把中通客車發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並具有鮮明個性;一個行業內不可或缺、極具創新和創業精神的企業;一個立足於行業前沿為社會和客戶提供價值的企業”。
企業創新
中通客車致力於創新和發展,引進歐洲先進的客車生產技術,並自主開發出一系列領先於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的客車產品,結構體系完善,涵蓋了從6米至18米的公路客車、
城市公交客車、旅遊客車和
團體客車等各種類別和檔次,共有10大系列115個品種。
公司推出的"中通博發"、"中通凱撒"、"中通凱越"、"中通陽光"、"中通凱馳"等系列產品,具有很高的市場信譽和極強的力,暢銷國內市場,並已遠銷到海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又先後推出了"中通領航"一層半高檔客車、"中通夢幻"雙層大容量高檔客車、"中通領御"、"中通領秀"、"中通領韻"系列高檔、環保、節能客車,一上市就受到廣泛關注和普遍好評。中通客車產銷指標平均每年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保持著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2008年公司銷售客車7800輛,銷售收入突破17.5億元,其中海外市場銷售額達到5.8億元。
高速增長
中通客車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32.17億元,同比增長12.1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5億元,同比大增80.74%。
中通客車2013年全年共銷售客車12036輛,與2012年基本持平,2012年中通客車共銷售客車12017輛。出口方面,中通客車2013年累計出口客車1751輛,同比增長24.7%,出口收入6.03億元,同比增長31.5%。
2014年一季,中通客車實現營業收入672,945,672.13元,同比增長2.8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6,921,608.13元,同比增長1,427.04%。
服務承諾
中通客車的服務戰略追求的是客戶價值的最大化與公司持久的競爭優勢。在公司與客戶之間建立長期的
戰略夥伴關係的過程中,讓服務貫穿於產品售前、售中、售後整個過程中,向顧客提供超過其期望的“顧客價值”,增強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從而使企業能夠獲得長期的贏利與發展。
中通客車已經擁有一個穩固而完善的產品售後服務系統。該系統由行銷總公司服務中心為主幹,8家駐外服務辦事處為分支,多家特約服務站為觸點的三級服務管理機構組成。新型售後服務系統由行銷總公司服務中心全面負責服務系統的管理與後勤支持,在各銷售分公司所轄區域內的中心城市設立駐外服務辦事處負責所轄區內服務管理與實施,各地特許服務站負責提供轄區內的客戶服務。
企業榮譽
通客車憑藉良好的產品品質和
企業實力,先後被指定為“第53屆世界小姐總決賽”、“第三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榮譽會”、“第19屆世界詩人大會”、“中2006全球自然生態與人居環境論壇”和“2008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等一些具有世界影響活動的會務用車,並在世界客車博覽亞洲展會和全國客車大賽上榮獲了包括“BAAV年度最佳客車製造商”、“BAAV年度最佳造型獎” 和“中國客車節油大賽大型高級公路客車節油大獎”在內的十多項大獎,成為國內最具實力和競爭力的客車生產企業之一。
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奧組委主席致謝函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中國名牌產品2008年度BAAV最佳環保客車獎
出口AAA級信用企業
國家級實驗室
年度機電商會推薦出口品牌
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國家863計畫CIMS套用示範企業
歷史沿革
企業發展
1958年“聊城市車輛制修廠”(公司前身)創建;
1971年開始專業生產公路客車;
1984年更名為“山東省聊城客車廠”;
1993年3月16日經山東省
聊城地區體改委聊體改(1993)15號文批准,在山東省聊城客車廠的基礎上,由山東省聊城客車廠、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公司和中國公路車輛機械總公司三家共同發起, 以定向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7日註冊登記為山東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立“山東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7月19日-1998年2月23日,該公司內部職工股在該所掛牌交易。
1997年8月,經聊城市人民政府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批准中國公路車輛機械總公司受讓山東省聊城客車廠2300萬股股份,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經山東企業產權交易所批准。
2000年11月公司更名為“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中通客車成功引進國際先進的荷蘭BOVA客車技術;
2005年10月中通客車產品獲國家新車註冊登記免檢資格;
2006年4月第一輛中通電動客車下線,中通客車公司在國內打造首家電動客車生產基地;
2006年7月中通客車被列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2006年8月中通客車被列為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2006年12月中通客車獲得客車底盤生產資格,成為整車生產企業;
2007年3月公司實驗室被認定為“國家級實驗室”;
2007年6月新疆中通生產線奠基投入使用;
2007年9月公司榮獲“中國名牌”稱號;
2008年6月公司設立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
2008年8月中通客車全系列產品服務奧運;
2008年10月公司技術中心被評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
2012年3月1日,成立中通—哈工大技術研究院;
電動客車
中通電動客車大事回顧:
2004年底,中通客車開始對
電動客車項目進行調研論證和人員培養。2005年底,中通客車成立電動車研發項目組。
2006年4月9日,第一輛電動公交客車順利下線,這標誌著中通客車在電動客車產業化之路上邁出了堅實的
一步,同時也在未來市場競爭中搶占了先機。
2006年4月22日,中通混合動力客車被山東省列為“十一五”重大專項。
2006年5月10日,中通混合動力客車駛入科技部,接受科技部和專家檢閱。其節油、環保、車輛可靠性和
安全性等方面的優越性能,獲得了京城汽車界專家的廣泛讚譽。
2006年8月30日,中通混合動力客車在山東省聊城市人民政府舉行試運營發車儀式。
2006年9月底,第八屆國際交通設備與技術展覽會,中通客車新產品和新技術受到了交通部、科技部等與會領導和專家的極大關注,並被評為“時尚創新客車”。
2006年11月28日,科技部公布了“十一五”
863計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專項名單,中通客車:《混合動力客車整車開發及產業化》、《奧運用純電動客車整車開發》兩個項目通過立項,中通客車成為國內主流客車廠家唯一一家獲取兩個課題的單位。
2007年6月26日,中通客車以小組最高分中標北京混合動力客車示範工程,這證明了中通混合動力客車經過兩年多的考驗,逐步走向成熟,邁向市場。
人才體系
以人為本
中通客車作為產業開拓和創新的代表者,中通客車本著“與人類發展同步,永續良好到偉大”的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將“人本”作為中通客車公司文化的根本要素,將人才的培養和開發作為公司的第二條生產線,努力為每位員工提供事業發展的機會、良好的工作條件、創造性的專業技能培訓和價值對等的工作報酬。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嚴峻挑戰,中通客車公司在原來的
經營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並發展了“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加壓、自我發展”的指導思想,通過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使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將人才開發放到戰略發展的高度來抓,以人為本積極實施人才戰略,努力打造中通客車公司特有的
人才資源管理模式。
中通教育學院
2006年 3月19日,中國客車業第一個
企業大學——中通教育學院在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山東省交通廳、
聊城市政府領導以及
中國人民大學、
長安大學、
吉林工業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高校的領導、教授和專家,中通客車的客戶代表、代理商代表、服務站代表和各地媒體記者100餘人參加了揭牌儀式。
中通教育學院作為培養一流職業經理人和技術管理、行銷、生產各 個系統專業骨幹力量,全面提高職工素質和水平的企業大學,是中 通客車公司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產物,它的出現不僅會更進一步系統規範公司內部員工的培訓工作,為公司員工提供繼續求學 深造的發展機會和平台,而且以客戶、分銷渠道、合作夥伴為主體的對 外培訓業務也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可對內 訓作深度開發,在員工培訓的績效與靈活度方面實現提升,更是一個與外界聯合、溝通平台的提升。
中通教育學院實行總經理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設有教務處、裝備處和課程開發處。在“管理科學化,課程層次化,範圍多元 化,師資職業化,培訓市場化”的運行理念下,中通教育學院發揮著以下七大職能:
與時俱進,推進中通公司的觀念變革
培養中通人的共同價值觀、使命感,促進企業文化的綜全提升
致力於學習型組織的研究和創建
引進國內外智力,成為知識共享的平台
致力於中通企業文化的傳播,為供應商、顧客及戰略夥伴提供培訓服務
培訓資源的統一管理和開發
以上職能的發揮,將會使中通客車的“人本”文化得以更好的發展和傳播,進一步培養中通人的共同價值觀、
使命感,促進中通客車公司與戰略夥伴同進步、共發展,使中通客車 “與人類同步,永續良好到偉大”!實
現公司“服務民生,奉獻社會”的核心價值。
產業經濟
機構預測
行業評級
有88機構對中通客車所屬汽車製造商行業發出研報,其中給予行業領先大市評級的有17家。
投資評級
中通客車共有研究報告1篇,其中給予買入評級的為0篇,增持評級為0篇,中性評級為1篇,減持評級為0篇,賣出評級為0篇;中通客車歷史的
市盈率在20倍到240倍之間,當前市盈率為58,價值有所低估。
2008年公司PE處於所有
上市公司PE從低到高排序前61.7%,處於合理的位置,2009年一致預期PE在所有有盈利預測的上市公司的PE從低到高排序前77.0%,處於合理的位置。
財務分析
規模增長指標
中通客車過去三年平均銷售增長率為26.30%,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577/1710),在其所在的汽車製造商行業排名為9/21,外延式增長合理。
EPS成長性
中通客車過去EPS增長率為135.49%,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191/1710),在其所在的汽車製造商行業排名為3/21,公司成長性較好。
盈利能力指標
中通客車過去三年平均盈利能力增長率為116.75%,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229/1710),在所在的汽車製造商行業排名為 (3/21)。盈利能力較強。
EPS穩定性
中通客車過去EPS穩定性在所有上市公司排名(891/1710),在其所在的汽車製造商行業排名為9/21。公司經營穩定合理。
持倉結構
中通客車在過去的一年中,
股東戶數呈減少趨勢,機構持倉比例增加。最新季度情況表明,該股人均持股增加。最新機構持倉為6.22%,部分機構對該股看法有所上調,倉位上調3.05%。
投資亮點
⒈ 公司是國家和交通部定點生產客車的骨幹企業之一,綜合實力排名位居全國同行業中前列。而底盤生產資格的獲得,使公司跨入"整車生產企業"的行列。同時,公司也是國內客車行業較早與國際接軌的公司之一。
⒉ 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為3年。根據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相關稅收政策,公司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三年內(2008年至2010年),所得稅稅率將按15%的比例徵收。
⒊ 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0.0300(元),每股淨資產2.2300(元),
淨資產收益率1.5500%,營業收入1003703636.9400(元),同比增減-21.9231%;歸屬
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236926.06(元),同比增減-59.5393%。
⒋ 公司與濟南市電動汽車運營有限公司和濟南市公交總公司分別簽署了
採購契約,兩家公司分別向公司採購100部和80部純電動及混合動力客車,總金額總計21947萬元。
⒌ 公司股東中國公路車輛機械有限公司於2007年9月7日-2009年12月17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321.58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34%。
投資建議
綜合投資建議:中通客車(000957)的綜合評分表明該股投資價值一般(★★★),運用綜合估值該股的估值區間在10.25-11.27元之間,股價目前處於低估區,可以放心持有。
12步價值評估投資建議:綜合12個步驟對該股的評估,該股投資價值一般(★★★),建議你對該股採取觀望的態度,等待更好的投資機會。
行業評級投資建議:中通
客車(000957)屬於汽車製造行業,該行業投資價值一般(★★★),該行業的總排名為第20名。
戰略合作
中通客車與光大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2011年7月15日,中國光大銀行與中通客車在聊城阿爾卡迪亞簽署戰略合作協定。中通公司董事長李海平分別與光大銀行總行及青島分行簽訂協定:光大銀行總行給予中通客車授信額度7億元;光大銀行青島分行給予公司綜合授信額度20億元,雙方合作更加深入,中通客車公司與光大銀行自2003年合作以來,雙方攜手前行,合作金額逐年上升,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相互支持,在很多重大訂單上,光大銀行給予了很大信貸支持,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並與公司部分戰略客戶建立起“互信、多贏”的良好銀企合作關係,發展成為多方互相認可的重要合作夥伴。
此次戰略合作協定的簽訂,標誌著中通客車公司與中國光大銀行的深層次合作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合作領域和合作方式邁上了新台階,並建立面向未來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必將有力推動中通客車公司產品的銷售,為戰略合作客戶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資平台,實現銀企共贏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