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複葉耳蕨

中越複葉耳蕨因在中國越南交接處發現而得名。

葉片為五角形,乾後呈棕色,很光滑,孢子囊群生在裂片基部上側小脈頂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越複葉耳蕨
  • 拉丁學名:Arachniodes tonkinensis (Ching) Ching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亞門:真蕨亞門
  • :薄囊蕨綱
  • :水龍骨目
  • :鱗毛蕨科
  • :複葉耳蕨屬
  • 分布區域:雲南東南部 越南河內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植株高82厘米。葉柄長30-40厘米,粗約4毫米,棕禾稈色,基部被栗色、卵狀披針形鱗片,有光澤,向上偶有1、2褐棕色、披針形小鱗片。葉片五角形,長30-40厘米,寬25-30厘米,頂部有一片具柄的羽狀羽片,與其下側生羽片同形,基部近圓形,四回羽狀;側生羽片4-5對,互生,有長柄,斜展,向上彎弓,密接,基部一對最大,三角狀,長20厘米,基部寬10厘米,尾狀尖頭,三回羽狀;一回小羽片18對,互生,有柄,基部一對特別大,狹長三角形,長達13厘米,基部寬5厘米,尖頭,二回羽狀;二回小羽片14對,互生,下部的有短柄,基部一對較大,長卵形,長4厘米,寬約1.8厘米,尖頭,羽狀;末回小羽片5對,互生,近無柄,近斜方形,基部上側一片較大,長1.2厘米,寬約9毫米,鈍頭,基部斜楔形,邊緣羽裂,基部上側一裂片近分離,向上的深裂至淺裂,裂片頂部有3-5個具芒刺的尖鋸齒;第二對一回小羽片急縮短,卵長橢圓形,長3厘米,羽狀,向上的各對逐漸縮小;第二對羽片與基部的同形,但基部一對小羽片為羽狀;第三至第五對羽片闊披形,二回或一回羽狀,僅基部上側一片小羽片略較大。葉近紙質,乾後棕色,光滑,葉軸和各回羽軸下面偶有1、2棕色、披針形小鱗片。孢子囊群生於裂片基部上側小脈頂端,每裂片1 (3)枚;囊群蓋棕色、膜質、全緣、宿存。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300-1600米的混交林下。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雲南東南部、越南河內。

參考文獻

Arachniodes tonkinensis (Ching) Ching in Acta Bot. Sin. 10: 260. 1962. ——Rumohra tonkinensis Ching in Sinensia 5: 52. 1934. ——Arachniodes obtusipinnula Ching et Y. T. Hsieh in Acta Phytotax. Sin. 22: 160. Pl. 1. f. 1. 198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