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歷史密鑰

中衛歷史謎團

明代長城軍事建制,全稱是“寧夏中衛指揮使司”,相當於現代的師或軍分區,擔負九邊重鎮之一寧夏鎮西部防禦任務。從此,這個軍事單位的名稱成了這裡的地名,傳襲600餘年至今。據考,它更遠一些的歷史可以追溯至西夏時期的“力吉里寨”。

在中衛城西北騰格里沙漠邊緣的龍宮道觀北側,有一座巨大的方台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衛歷史密鑰
  • 地理位置:寧夏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全稱:“寧夏指揮使司”
中衛長城圖景,破解歷史密碼,勝金關地理位置,黃河河道移動,

中衛長城圖景

在中衛的歷史遺蹟中,長城是遺存最為廣泛的古代文明產物,中衛的歷史與長城的歷史緊密相關。
龍宮北側古遺蹟建於何時,沒有找到確鑿的史料依據。清初長城地理學名著《讀史方輿紀要》和《明實錄》所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寧夏鎮役使1萬人修築了“永安墩至西沙嘴一帶邊牆”,是最初的修築記錄。但這次修築只關乎中衛黃河以北長城偏西的一部分牆體,而且是在原牆體基礎上“改築高厚”,顯然這不是最早的修築。中衛河北長城的初創肯定要早於成化時期。但是究竟早到何時,會不會是所言的漢代,仍然要從長城尋求答案。
中衛長城的大致圖景:長城自甘肅景泰進入寧夏黑山峽,向北延伸到沙坡頭一帶過河到北岸,向東貫穿衛寧平原北部與騰格里沙漠邊緣交界地帶,抵勝金關,向東朝石空一帶延伸離開中衛境。
這個長城分布有個特別的規律:黃河南岸,長城有兩種建築形態,一為黃土夯築,一為壘石;黃河北岸,從沙坡頭到勝金關,長達45公里,牆體純粹為夯土結構,勝金關以東,恢復夯土和壘石兩種構築方式。
這樣的建設形態分布有著顯著的含義。中衛黑山峽一帶的古長城中,除了眾多明代所築牆體外,勝金關以東、以北到三關口,存在明代以前的長城。而兩者之間地域內的中衛北部,則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牆體早於明代。這與以往發現的賀蘭山沿線長城的年代和構築形態之間的一般對應關係,即夯土長城乃明代修築,壘石牆體為更古老的時期修築(極可能是秦漢)的規律是吻合的。
中衛北部長城的始建年代是明代,不遲於弘治年間,龍宮廟的方台很可能建於明代。

破解歷史密碼

勝金關以東,沙坡頭南岸,都有明代以前的古老長城分布,唯獨其間45公里只有形態極為單一的明代長城,勝金關的始建年代遠早於明代,自漢唐時期就有遺蹟存在。該關隘的特別之處是,它並非朝向敵境,切斷敵之入侵路徑,相反,它阻斷的是中衛—中寧之間的通道。明代的寧夏軍隊會笨到將自己的土地隔絕於關外。按照明代地圖示注,勝金關是南北方向伸展的關隘,從賀蘭山西長城連線黃河北岸。早期的長城一定是從這裡跨過黃河進入南岸的中衛常樂一帶,並從那裡進一步延伸到黑山峽,秦漢時期的長城並不是從沙坡頭過河,而是一直在黃河南岸延伸直到鎮羅以東向北延伸過河。
第一、按照《嘉靖寧夏新志》等史料記載,中衛北部的規模開發始於明代初年,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修築了中衛城。它的建制歷史仍然可以向前推及元代應理州、西夏力吉里寨就此止步了。
第二、在中衛北部平原地帶,沒有發現早於元代的遺蹟。整箇中衛地區有相當數量漢代的古代墓葬等遺蹟出現,主要出現在黃河南岸,少數出現在北岸平原地區以外的高地上。黃河北岸的平原地帶存在著相當的歷史空白。
第三、古人的記錄。公元6世紀時著名的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遊歷黃河,記錄下兩岸景象。在《水經注》中,除了廉縣、富平、赫連勃勃果園城、高平川水(清水河)等寧夏古代著名的城鎮和自然地理外,也記錄了中衛的山水風貌:“河水又東北徑麥田城西,又北與麥田泉水合,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北徑麥田山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河水又東北徑於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據《中衛縣誌》(1995年3月寧夏人民出版社第一版)考證,該麥田山、麥天城、麥田泉在“中衛南香山及常樂南的老君台山”一帶。注意,這些地點均位於黃河以南,在唐代以前,中衛的重要居民點在黃河南岸。

勝金關地理位置

勝金關,位於寧夏中衛市東30公里。是明代長城寧夏鎮的重要關隘,與打磑口、三關口和鎮遠關合稱為寧夏"城防四隘"。今寧夏銀川中衛的國家幹線公路及包蘭鐵路,皆由勝金關穿行而過關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萬曆四十一年(1613)重修,毀於清同治五年。勝金關是長城重鎮中衛城的咽喉,如果攻下勝金關,便可長驅中衛,再無險可守。
勝金關堡在中衛市市區東25公里與中寧縣的分界處,屬鎮羅鎮。城堡為中衛東部屏障,約60米見方,城牆殘高l一 4米不等。 《嘉靖寧夏新志》云:“在城東六十里。弘治六年(1493年)參將韓玉築,謂其過於金徙潼關。”
《中衛縣誌》日:“黑山之南支,如怒犀奔飲於河,即勝金關也。石峰橫峙,隔河與南岸泉眼山相對,拱抱縣城為一關鍵雲。”古詩云:“銀川到此啟管鍵,襟山帶水不可越。”是寧夏西路要隘。明代修築,清代置分守參將率兵防守,並設公館。至清同治四年(1865)提督梁生岳全軍覆沒於此而廢。

黃河河道移動

黃河河道移動與中衛歷史
在中衛,地質結構顯示了黃河河道向南遷移的確鑿證據。在平原北部與騰格里沙漠交界地帶,從龍宮廟到勝金關,有鹽鹼湖、荒草湖、馬場湖、高墩湖、龍宮湖、八塘彎、釣魚台、九塘湖等一連串的湖泊存在,這裡曾是古河床的所在地。專家認為,黃河的南移趨勢到了明代以前才得以逆轉。但是基本的形態已經不可改變,中衛黃河北岸形成了沙坡頭到勝金關東西長約48公里、南北寬4-14公里,兩端狹窄、中腹寬闊的平原,為中衛的經濟文化重心,而黃河南岸只殘留了狹窄的沿河平原。
在古老的中衛,黃河以一個弧線從沙漠邊緣流過,其南岸直到南山台子山腳,都是沖積平原,人類繁衍其間。到了秦漢時期,匈奴民族被擊退,農牧業開發活動有了進展。為了保衛新的疆域,長城開始修築。它沿黃河南岸某處伸展,然後過河到勝金關,再折向賀蘭山。隨著黃河河道不斷向南進逼,黃河南岸早先開發的土地甚至定居點被水流吞噬,而新的土地在北岸淤積起來,那裡的人類開發活動也逐漸展開。到了西夏時期,建立了力吉里寨,後來蒙古人來了,改其名為應理州,但是人口稀少。明代,真正的大開發開始了,軍人整建制從外地遷來,他們亦兵亦民,一隻手緊握刀矛,習武練兵,另一隻手拿著鋤頭開墾土地,整箇中衛變成綠洲。到了嘉靖時期,人口發展到1900多戶,屯田1900多頃。
一道新的夯土長城修築於北部,隔絕了沙漠,蒙古人的侵擾,龍宮的高台遺蹟就處於這道長城之上,在它的旁邊,黃河的故道遺落了一串湖泊,中衛北部的長城建於明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