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

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

《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是由蔡寶昌主編,201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可供全國各高等中醫藥院校中藥學和藥學類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國家執業中藥師資格考試及從事中藥新藥研發、中成藥生產、檢驗等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該教材共分為九章,以《中國藥典》為依據,圍繞著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對中藥製劑分析中的常用技術、方法及原理等進行了介紹。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
  • 作者:蔡寶昌
  • ISBN:978-7-04-035119-4
  • 類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 頁數:256頁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07-3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380千字
  • CIP核字號:2012147397
成書過程,修訂情況,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情況

蔡寶昌為該教材主編,陳勇、貢濟宇、潘金火、孫暉、曾元兒為副主編。經調整後,該教材共分為九章:第一章緒論(蔡寶昌、營慧);第二章中藥製劑分析中供試品的製備(曾元兒、王術玲);第三章中藥製劑的鑑別(袁丹、謝曉梅);第四章中藥製劑的檢查(趙磊、陳丹);第五章中藥製劑的含量測定(貢濟宇、麻秀萍);第六章中藥指紋圖譜技術簡介(潘金火、曹雨誕);第七章中藥製劑中各類化學成分的分析(張蘭珍、宋小妹、賀吉香);第八章生物樣品內中藥製劑體化學成分的分析(孫暉、張玉萍);第九章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制定(陳勇、張淑蓉);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張麗教授和劉曉老師參加了最後的審定稿工作。

出版工作

2012年7月31日,該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名單
責任編輯
策劃編輯
封面設計
責任印製
楊兵
楊兵
李衛青
劉思涵

內容簡介

該教材共分為九章,第一章緒論介紹了中藥製劑分析的基本程式、內容、特點、意義等;第二章中藥製劑分析中供試品的製備介紹了不同分析目的、各種分析對象供試品的製備方法及注意事項;第三、四、五、九章對中藥製劑分析的主要內容、中藥製劑的各種分析方法和分析技術,以及中藥製劑質量標準建立的程式、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等進行了詳細介紹;第六、七、八章對中藥指紋圖譜技術、各類化學成分分析、體內中藥製劑分析作了系統介紹。

教材目錄

前輔文
二十三、栓劑
第一章 緒論
二十四、鼻用製劑
第一節 概述
二十五、眼用製劑
一、中藥製劑分析的意義和任務
二十六、氣霧劑、噴霧劑
二、中藥製劑分析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第五章 中藥製劑的含量測定
三、中藥製劑分析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 含量測定方法
四、中藥製劑分析的特點
一、化學分析法
五、中藥製劑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式
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第二節 藥品質量標準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中國藥品標準
四、薄層色譜掃描法
二、外國藥典簡介
五、氣相色譜法
三、藥品標準的統一
六、高效液相色譜法
第三節 中藥製劑分析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七、離子色譜法
一、中藥質量控制的發展歷史
八、毛細管電泳法
二、中藥製劑分析的現狀
九、聯用技術簡介
三、中藥製劑分析的發展趨勢
第二節 含量測定方法學驗證
第二章 中藥製劑分析中供試品的製備
一、專屬性
第一節 樣品預處理的原則與常用預處理方法
二、精密度
一、樣品預處理的原則
三、準確度
二、常用預處理方法
四、線性與範圍
第二節 取樣
五、檢測限
一、抽樣
六、定量限
二、樣品的粉碎
七、耐用性
三、樣品預處理前的取樣量
第六章 中藥指紋圖譜技術簡介
第三節 樣品的提取
第一節 概述
一、提取方法
一、中藥指紋圖譜的產生與發展
二、分析目的與樣品提取
二、中藥指紋圖譜的要求與構建
第四節 樣品的淨化
第二節 中藥指紋圖譜的研究程式和技術要求
一、沉澱法
一、研究方案設計
二、液液萃取法
二、樣品收集
三、色譜法
三、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四、固相萃取法
四、對照品(參照物)的製備
五、固相微萃取技術
五、研究方法的選擇
第五節 樣品的濃縮與衍生化
六、指紋圖譜的建立
一、樣品提取液的濃縮
七、指紋圖譜的分析與評價
二、樣品的衍生化
第三節 中藥製劑指紋圖譜研究實例
第六節 不同劑型中藥製劑的供試品製備特點
一、儀器與試藥
一、固體製劑的預處理特點
二、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
二、半固體製劑的預處理特點
三、參照物溶液的製備
三、液體製劑的預處理特點
四、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四、外用膏劑的預處理特點
五、參照物5O甲基維斯阿米醇苷的確定
五、氣霧劑和噴霧劑的預處理特點
六、方法學考察
第三章 中藥製劑的鑑別
七、樣品測定
第一節 性狀鑑別
八、指紋圖譜及技術參數
一、性狀鑑別的基本內容
九、指紋圖譜各共有峰與藥材的相關性
二、物理常數
十、討論
第二節 顯微鑑別
第七章 中藥製劑中各類化學成分分析
一、顯微鑑別的特點
第一節 生物鹼類成分分析
二、顯微鑑別的方法
一、分析原理
三、顯微化學鑑別法
二、定性鑑別
第三節 理化鑑別
三、含量測定
一、化學反應法
第二節 黃酮類成分分析
二、光譜法
一、分析原理
三、色譜法
二、定性鑑別
第四節 生物鑑別
三、含量測定
一、傳統的蛋白質分析技術
第三節 醌類成分分析
二、蛋白質分子免疫標記技術
一、分析原理
三、染色體分類技術
二、定性鑑別
四、DNA分子標記技術
三、含量測定
五、DNA序列標記技術
第四節 香豆素類成分分析
六、生物晶片技術
一、分析原理
第四章 中藥製劑的檢查
二、定性鑑別
第一節 概述
三、含量測定
一、藥物的純度要求
第五節 皂苷類成分分析
二、雜質的來源與種類
一、分析原理
三、雜質的限量檢查
二、定性鑑別
第二節 常規物質檢查
三、含量測定
一、氯化物的檢查
第六節 萜類和揮髮油類成分分析
二、鐵鹽的檢查
一、萜類成分分析
三、乾燥失重測定法
二、揮髮油類成分分析
四、水分測定法
第七節 其他類成分分析
五、熾灼殘渣檢查法
一、木脂素類成分分析
六、灰分測定法
二、有機酸類成分分析
七、注射劑有關物質檢查法
三、鞣質類成分分析
第三節 外源性有害物質檢查
四、多糖類成分分析
一、重金屬的檢查
第八節 含動物藥、礦物藥中藥製劑分析
二、砷鹽的檢查
一、含動物藥中藥製劑的分析
三、鉛、鎘、砷、汞、銅測定法
二、含礦物藥中藥製劑分析
四、農藥殘留量的檢查
第八章 生物樣品內中藥製劑化學成分的分析
五、黃麴黴毒素測定法
第一節 生物樣品的種類、採集、製備與貯存
第四節 內源性有害物質檢查
一、生物樣品的種類、採集及製備
一、烏頭酯型生物鹼的檢查
二、生物樣品的貯存
二、馬兜鈴酸的檢查
第二節 生物樣品的預處理
三、土大黃苷的檢查
一、去除蛋白處理
第五節 製劑通則檢查
二、淨化和富集
一、丸劑
三、綴合物的水解
二、散劑
第三節 生物樣品分析方法的建立
三、顆粒劑
一、生物樣品分析方法
四、片劑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五、錠劑
三、分析方法的驗證
六、煎膏劑(膏滋)
第四節 生物樣品分析實例
七、膠劑
第九章 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制定
八、糖漿劑
第一節 概述
九、貼膏劑
一、制定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目的和意義
十、合劑
二、制定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原則和前提
十一、滴丸劑
三、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分類
十二、膠囊劑
四、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特性
十三、酒劑
五、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研究程式和要求
十四、酊劑
第二節 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及起草說明
十五、流浸膏劑與浸膏劑
一、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
十六、膏藥
二、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起草說明
十七、凝膠劑
第三節 實例分析
十八、軟膏劑
一、質量標準草案
十九、露劑
二、質量標準草案起草說明
二十、茶劑
附錄一 常用試液及其配製
二十一、注射劑
附錄二 常用顯色試劑及其配製
二十二、搽劑、洗劑、塗膜劑
參考文獻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課程資源
《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配有Abook數字課程。
數字課程名稱
出版社
出版時間
內容提供者
“中藥製劑分析(第2版)”數位化資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7月
蔡寶昌

教材特色

該教材以《中國藥典》為依據,圍繞著中藥製劑質量標準的主要內容,對中藥製劑分析中的常用技術、方法及原理等進行了介紹。同時,附有中藥製劑分析中常用試液和顯色試劑的配製方法。主要特點如下:
  1. 新增設一章“中藥製劑分析中供試品的製備”,介紹不同分析目的、各種分析對象供試品的製備方法及注意事項。
  2. 參照新版《中國藥典》的有關內容,“中藥製劑的鑑別”一章增加“生物鑑別”一節。此外,按“常規物質檢查”“外源性有害物質檢查”“內源性有害物質檢查”和“製劑通則檢查”等幾項重新進行分類編排。
  3. 中藥製劑分析中常用的含量測定方法簡化了分析原理的闡述,重點介紹每種分析方法在中藥製劑分析中的套用,包括針對不同的分析對象(成分),色譜條件及檢測器的選擇等。
  4. 選擇《中藥化學》中幾大類有代表性的成分,按分析方法的異同進行歸類,無需像《中藥化學》那樣完全按結構進行分類。

作者簡介

蔡寶昌,教授,副校長,日本國立富山醫科大學藥學博士,美國XBL高級訪問學者,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藥學科帶頭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