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本書供教育、醫學師生和醫藥工作者使用《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是系統論述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的專著。書中主要介紹了藥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輔以典型實例分析,反映了
中藥藥動學的特點;介紹了中藥藥動學研究的有關實驗方案設計和數據處理技能;介紹了近年來中藥藥動學的新成果,並列舉了常用中草藥及中成藥的藥動學研究實例。《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可供醫藥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從事中藥藥動學研究的相關人員使用。藥物代謝動力學是定量研究藥物在生物體內
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規律的一門學科,以下簡稱藥動學或藥代動力學。
通過藥物在體內代謝產物和代謝機制研究,可以發現生物活性更高、更安全的新藥。近年來,國內外在藥物創新研製過程中,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與藥效學研究、毒理學研究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藥物進入體內後,經過吸收進入血液,並隨血流透過生物膜進入靶組織與受體結合,從而產生藥理作用,作用結束後,還需從體內消除。隨著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藥物體內代謝物及代謝機制研究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新藥和新製劑均需要進行動物和人體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
建立數學模型,求算相應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參數後,對藥物的體內過程進行預測,從而了解其藥物代謝動力學過程。
後記
中藥藥物代謝動力學是以中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用藥物動力學的方法研究中藥在人和動物體內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消除過程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與數學、分析化學、藥物動力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現代醫學、中醫學、中藥學、中藥化學、計算機科學、生物化學等有著密切的關係,其理論和技術在闡明中醫藥防病治病機制、最佳化中醫臨床給藥方案、指導中藥新藥和新劑型研製、評價中藥製劑和中成藥的內在質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本書共分八章:第一章緒論簡述了中藥藥動學的有關概念,中藥藥動學研究的內容和方法,中藥藥動學研究的特點,中藥藥動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中藥藥動學發展概況,中藥藥動學研究展望;第二章介紹了藥物在體內的存在狀態與藥物代謝;第三章中藥藥動學生物樣品預處理方法介紹了常用生物樣品的種類,中藥藥動學生物樣品預處理方法;第四章中藥體內活性成分的測定方法介紹了分析方法的設計與評價,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色譜?質譜聯用技術,薄層色譜法,比色法,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螢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免疫分析法,毛細管電泳法;第五章中藥藥動學研究方法介紹了血藥濃度法,藥理效應法;第六章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結合模型首先提出了系統性的概述,然後介紹了藥動學模型,藥效學模型,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模型,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模型的套用;第七章中藥藥物動力學數據的計算及常用軟體介紹了最小二乘法的一般原理,非線性最小二乘法算法的比較,曲線擬合的影響因素,常用的藥動學擬合程式;第八章中藥藥動學研究實例介紹了常用中草藥及中成藥的藥動學研究概況。
本書編者從注重理解和套用的角度出發,系統地歸納了中藥藥物動力學研究的方法與技術,輔以典型實例分析,力圖使初步掌握藥物動力學理論的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有關實驗方案設計和數據處理的實際知識和技能,為進一步從事中藥新藥開發和臨床藥學研究打下基礎。其實踐性和理論性較強,可作為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生教材使用,也可作為從事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及相關科研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國內外同行、專家和學者的科研成果與著作,許多老師和同學也對教材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本書也受到浙江省衛生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資助,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在本書整理過程中,來麗麗、張宇燕等參與了部分書稿的校對工作,舒碧芸、蔣海春、儲瑩、李莎、趙寧寧等參與了部分書稿的計算機文字處理工作。藉此機會,也向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各級領導及生物工程學院的各位老師對本書的支持表示感謝。
中藥藥動學在過去的二十多年時間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和完善,但中藥化學成分的複雜性及其在生物體內的奧妙變化,使得中藥藥動學研究極其艱巨。編者多年來一直密切關注著中藥藥動學的相關研究,認真總結有關中藥藥動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並在本書中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但是,由於中藥藥動學的發展速度和相關知識的更新速度很快,加之編寫時間倉促和編者水平所限,書中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給予指正。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中藥藥動學的有關概念1
一、藥動學的概念1
二、藥動學參數1
三、中藥藥動學的概念6
四、中藥複方藥動學的概念6
第二節 中藥藥動學研究的內容和方法7
一、中藥有效成分藥動學研究7
二、中藥有效部位藥動學研究7
三、中藥複方藥動學研究8
四、體內藥物分析的性質、意義和任務9
五、體內藥物分析的對象與特點10
第三節 中藥藥動學研究的特點11
第四節 中藥藥動學與其他學科的關係12
第五節 中藥藥動學發展概況13
一、中醫藥理論對中草藥製劑體內過程的相關論述13
二、國外中草藥藥代動力學研究概況14
三、新中國中草藥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15
第六節 中藥藥動學研究展望17
一、創立新理論、建立新方法17
二、加強對中草藥單、複方的藥代動力學研究17
三、開展中草藥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17
四、加強毒性中草藥藥代動力學研究17
五、開展深層次的中藥藥動學?藥效學(PK?PD)模型研究18
六、深化與提高藥代動力學研究水平18
參考文獻19
第二章 藥物在體內的存在狀態與藥物代謝20
第一節 藥物在體記憶體在的狀態20
一、藥物與血漿蛋白質結合20
二、藥物的血漿蛋白結合率測定24
第二節 藥物代謝26
二、還原反應41
三、水解反應42
四、結合反應43
參考文獻47
第三章 中藥藥動學生物樣品預處理方法48
第一節 常用生物樣品48
四、效應半衰期法179
五、藥理效應法的特點與評價180
參考文獻182
第六章 藥代動力學與藥效動力學結合模型183
第一節 概述183
第二節 藥動學模型184
一、房室模型及其基本原理184
二、一房室模型188
三、多室模型198
第三節 藥效學模型201
一、藥效指標的選擇201
二、血藥濃度?效應曲線的類型201
三、藥效學模型分類202
第四節 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模型203
一、理論基礎203
二、效應室的歸屬204
三、一房室PK?PD模型205
四、二房室PK?PD模型207
五、藥動學和藥效學參數的估算方法及其意義208
六、研究的基本步驟209
第五節 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模型的套用210
一、藥物的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研究210
二、藥物及其活性代謝物的藥動學與藥效學結合研究214
三、藥物的藥動學和藥效學相互作用研究216
參考文獻218
第七章 中藥藥動學數據的計算及常用軟體219
一、最小二乘法的一般原理219
二、非線性最小二乘法算法的比較220
三、曲線擬合的影響因素221
四、常用的藥動學擬合程式224
參考文獻227
第八章 中藥藥動學研究實例228
第一節 常用中草藥的藥動學研究實例228
第二節 中成藥的藥動學研究實例243
一、板藍根注射液243
二、養陰通腦顆粒244
參考文獻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