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邊界地區重要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研究成果報告

《中蒙邊界地區重要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研究成果報告》是由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俊建、唐文龍、付超、陳正、陳安蜀、李德亮、黨智財、張鋒、任軍平、趙澤霖、陳軍強、李磊、張帥、周勇、趙麗君、曾威、李志丹、張超、段明、劉曉陽、李生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蒙邊界地區重要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研究成果報告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
  • 主要完成人:李俊建、唐文龍、付超、陳正、陳安蜀、李德亮、黨智財、張鋒、任軍平、趙澤霖、陳軍強、李磊、張帥、周勇、趙麗君、曾威、李志丹、張超、段明、劉曉陽、李生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80438
成果名稱
中蒙邊界地區重要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研究成果報告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
主要完成人
李俊建、唐文龍、付超、陳正、陳安蜀、李德亮、黨智財、張鋒、任軍平、趙澤霖、陳軍強、李磊、張帥、周勇、趙麗君、曾威、李志丹、張超、段明、劉曉陽、李生
研究起始日期
2005-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0-12-01
主題詞
系列地質圖件;成礦規律;找礦方向;找礦突破;中蒙邊界

成果摘要

本項目系統厘定了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的地層、構造、岩漿岩和物化遙特徵。系統劃分了岩漿岩形成期次,提出了新的構造單元劃分方案,劃分出兩個Ⅰ級、15個Ⅱ級、30個Ⅲ級和71個Ⅳ級構造單元;提出阿拉善地塊為親興蒙造山系陸塊群的微陸塊的新認識;提出二連-賀根山蛇綠岩帶向西延伸到蒙古境內的的新認識,提出東蒙古斷裂與迭布斯格斷裂為同一條斷裂的新認識,提出蒙古的歐玉陶勒蓋-查乾蘇布爾嘎斑岩型成礦帶向西與東天山-北山成礦亞帶相連的新認識;提出了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成礦區帶劃分方案,劃分出了5個Ⅱ級成礦省、16個Ⅲ級成礦帶和34個Ⅳ級成礦亞帶,分屬於古亞洲成礦域和濱太平洋成礦域。建立了72個典型礦床的成礦模式與找礦預測要素模型。系統提出區內至少有存在六期斑岩型礦床的成礦期。在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首次系統進行了成礦預測,圈定出各類找礦遠景區70處、提出下一步礦產勘查的工作部署建議70項。,本項目系統厘定了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的地層、構造、岩漿岩和物化遙特徵。系統劃分了岩漿岩形成期次,提出了新的構造單元劃分方案,劃分出兩個Ⅰ級、15個Ⅱ級、30個Ⅲ級和71個Ⅳ級構造單元;提出阿拉善地塊為親興蒙造山系陸塊群的微陸塊的新認識;提出二連-賀根山蛇綠岩帶向西延伸到蒙古境內的的新認識,提出東蒙古斷裂與迭布斯格斷裂為同一條斷裂的新認識,提出蒙古的歐玉陶勒蓋-查乾蘇布爾嘎斑岩型成礦帶向西與東天山-北山成礦亞帶相連的新認識;提出了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成礦區帶劃分方案,劃分出了5個Ⅱ級成礦省、16個Ⅲ級成礦帶和34個Ⅳ級成礦亞帶,分屬於古亞洲成礦域和濱太平洋成礦域。建立了72個典型礦床的成礦模式與找礦預測要素模型。系統提出區內至少有存在六期斑岩型礦床的成礦期。在中蒙邊界重要成礦帶首次系統進行了成礦預測,圈定出各類找礦遠景區70處、提出下一步礦產勘查的工作部署建議70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