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騰飛論

中華騰飛論

《中華騰飛論》是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東。本書主要講述"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先後提出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構想。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騰飛論
  • 作者:王東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1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王東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1
ISBN: 7-300-03856-5
頁數: 652頁

內容簡介

"21世紀中國向何處去?"本書為回答這個時代課題提供了一把思想鑰匙:"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領導集體,先後提出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構想,充分體現了一脈相承性和與時俱進的開拓創新性,昭示了東方巨龍的騰飛之道。
毛澤東思想中的第一大構想,集中體現在《論十大關係》中,作出了突破傳統計畫經濟蘇聯僵化模式的四大理論創新,但也留下了當時難以解決的四個難題。
鄧小平理論中的第二大構想,最後凝聚在南方談話中,為根本突破僵化模式作出了重大理論創新與體制創新,邁出了有決定意義的關鍵一步。
江澤民第三代領導集體,先後提出"十二大關係--全面創新論--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從而構成了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第三大構想,作出了堅持與發展鄧小平理論的六個重大理論創新,為中華文明現代復興指明了一條金光大道。

目錄

導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大構想
第一篇 毛澤東思想中的第一大構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大道
第一章 新民主主義論的多重鋪墊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實踐的歷史鋪墊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建國大綱的理論鋪墊
第三節 開國之初新民主主義建設的實踐鋪墊
第二章 《論十大關係》的多重世界歷史背景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時代主題轉換的歷史先機
第二節 原子能和信息化的現代科技革命先機
第三節 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先機
第四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社會主義改革的歷史先機
第三章 《論十大關係》的四大理論創新
第一節 可能出現一個和平與發展新時期的新判斷
第二節 中國式工業化道路的十大關係
第三節 重點論與兩點論和諧結合的對立統一觀
第四節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的基本方針
第四章 八大前後的百花齊放
第一節 毛澤東的六個新論點
第二節 劉少奇的新三論
第三節 周恩來的七個新觀點
第四節 陳雲的三個新思想
第五節 鄧小平的六個閃光思想
第五章 遺留下的四大難題
第一節 工作重心與主要矛盾關係問題
第二節 十大關係與體制改革關係問題
第三節 計畫與市場、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關係問題
第四節 突破蘇聯模式與轉變發展模式關係問題
第六章 晚年毛澤東探索中的四大失誤
第一節 “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政治路線
第二節 以高積累求高速度的發展模式
第三節 “反修防修”掩蓋了體制改革
第四節 固守“社會主義=計畫經濟”、“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僵化觀念
第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初探索起點
第一節 八大前後探索的歷史貢獻與歷史局限
第二節 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繼承—揚棄—發展”三重關係
第三節 毛澤東的兩種探索、兩種鋪墊
第四節 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是鄧小平理論的源頭活水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起點在哪裡——雙重起點論的新回答
第六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雙重起點——最初探索起點和正式生成起點
第二篇 鄧小平理論中的第二大構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起飛之道
第八章 鄧小平理論與第二大構想形成的思想鋪墊:真理標準大討論
第一節 一場決定中國命運的大討論
第二節 內部醞釀階段的五個回合
第三節 公開爭論階段的五個回合
第四節 尚待澄清的三個焦點問題:起點、主帥、意義
第九章 第二大構想的形成起點:十一屆三中全會主題報告
第一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奠基
第二節 重心轉移、撥亂反正的政治路線
第三節 確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
第四節 正確對待毛澤東思想與毛澤東晚年的失誤
第五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的最初思想奠基
第六節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初具雛形
第七節 “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八節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總體布局
第九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範疇初步形成
第十章 第二大構想的大成之作:南方談話
第一節 南方談話的十個特點
第二節 總設計師的最後沉思
第三節 僵化模式的徹底突破
第四節 要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第五節 價值觀念的根本創新
第六節 社會主義本質觀的三大突破
第七節 體制創新的四大轉變
第八節 跨世紀的中國發展路線
第九節 實踐檢驗的成熟思想
第十節 體系綱要的三層結構
第十一章 南方談話中的十五大關係——理解第二大構想的一把鑰匙
第一節 經濟建設與階級鬥爭的關係
第二節 堅持改革開放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兩個基本點的關係
第三節 體制改革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關係
第四節 姓“社”姓“資”的關係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標準中的義利關係
第六節 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與走向共同富裕的關係
第七節 計畫與市場、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係
第八節 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主體性與開放性的關係
第九節 貧窮與富裕、先富與共富、國富與民富的關係
第十節 警惕右與防止“左”的關係
第十一節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第十二節發展經濟與科技教育的關係
第十三節改革開放與懲治犯罪、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係
第十四節改革開放、加快發展同黨的建設、思想建設的關係
第十五節中國前途與世界前景、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關係
第十二章第二大構想的四大理論創新
第一節 世界觀、價值觀上的新境界
第二節 社會主義觀上的新水平
第三節 時代觀上的新判斷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觀的新體系
第三篇 江澤民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第三大構想——中國21世紀現代化持續發展之道
第十三章《十二大關係論綱》:跨世紀中國發展構想的探索起點
第一節 《十二大關係論綱》的思想主旨
第二節 《十二大關係論綱》的理論意義
第三節 跨向21世紀的新智慧
第十四章不惑之道的第三大構想
第一節 四十不惑的上下求索
第二節 支撐全局的四個基點
第三節 四大難題的根本解決
第十五章一以貫之的思想主線——《十二大關係論綱》的內在結構
第一節 縱橫交錯的雙線結構
第二節 總攬全局的基本方針
第三節 發展之道的四大關係
第四節 改革之道的四大關係
第五節 穩定之道的三大關係
第六節 兩大轉變——一盤活棋兩個眼
第十六章社會主義辯證法的三個新觀念——第三大構想的哲學底蘊
第一節 社會主義建設辯證法的三大核心觀念
第二節 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統一的新世界觀
第三節 尋求矛盾統一體和諧結合、共同發展的新矛盾觀
第四節 社會有機體全面協調持續的新發展觀
第十七章改革、發展、穩定關係:協調機制論
第一節 現代化求索的不惑之道
第二節 現代化——宏大目標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制度保證
第四節 改革開放——革新之路
第五節 “中國現代化、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三位一體
第六節 把握大局的關鍵問題
第七節 最為根本的歷史經驗
第八節 三者統一的協調機制
第九節 穩定經濟的四大尺度
第十八章人口與可持續發展關係:控制數量、提高素質雙管齊下論
第一節 中國人口問題:關鍵地位與十個難題
第二節 人口爆炸超前,經濟起飛滯後——中國近現代化失機的三次歷史教訓
第三節 建國初期的歷史教訓與可貴探索
第四節 生產力革命和人口革命——中國現代化的雙翼起飛論
第五節 控制人口的三道防線,提高素質的積極方針——雙管齊下的“人的革命”
第十九章資源與可持續發展關係:中國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論
第一節 中國資源的獨特矛盾
第二節 土、水、林、能——中國四大稀缺資源
第三節 中國資源節約型新發展道路的六大原則
第四節 資源節約原則
第五節 開源節流原則
第六節 天人平衡原則
第七節 探測先行原則
第八節 綜合利用原則
第九節 精心保護原則
第二十章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關係:天人和諧新型生態文明論
第一節 中國生態問題的三大特點
第二節 生態環境:勞動實踐的外部前提與自然基礎——新實踐論
第三節 防害於先和綜合治理
第四節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
第五節 天人和諧的新型生態文明——天人關係的三大歷史形態
第二十一章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關係:綜合創新論
第一節 改革開放時期中國文化創新的九大成果
第二節 三大問題的理論反思
第三節 中華文明的綜合創新與現代復興
第四節 21世紀世界新型文明的東方曙光
第二十二章科技與可持續發展關係:科技創新龍頭論
第一節 科技創新論源頭在哪裡——馬克思與熊彼特比較研究
第二節 毛澤東思想中的古今中外法和綜合創新論
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中的綜合創新文化觀
第四節 第三代領導集體的科教興國論與全面創新論
第五節 四元綜合的創新主體論
第六節 多元綜合的創新體系論
第二十三章經濟建設與黨的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