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藥學雜誌(上海)

《中國藥學雜誌(上海)》創刊於1936年3月,英文名稱為“Journal Of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季刊,屬於藥學類期刊。該刊的總編輯為曾廣方,編輯委員有張輔忠、沈仲謀、劉步青、朱玉泉等,由中華民國藥學會發行,通訊處位於上海威海衛路六七四號。館藏有1936-1941年的9期,1941年因抗戰原因停刊。該刊介紹了諸多藥學方面的知識,對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食物進行藥學試驗,考慮到民眾的身體健康和藥學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此外,該刊刊載了不少文章介紹中國藥學會的歷史,有助於近代中國藥學會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藥學雜誌(上海)
  • 類別:藥學類期刊
  • 創刊時間:1936年
  • 出版周期:季刊
辦刊宗旨,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該刊旨在對藥物的普及性介紹,推動藥學的科學發展,培養藥學的人才。

欄目方向

該刊設定欄目有原著,專著,綜述,譯述,文獻摘要,訊息等。訊息之下又分人事,法規,書報介紹等欄。該刊具體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對藥成分的分析,有陳皮結晶成分、曼陀羅藥的成分、大麻仁油研究等方面內容。其次是對食物中存在元素的檢驗,有魚肉中揮發性鹽基性氮素之定量法、啤酒中甜精檢查、麥角成分訓定、果酒中微量砒醬油甘精檢驗方法等方面的內容;對身體與藥物的反映進行研究,有尿與藥物中含有排比太兒之急速近似定量法、蛋白性氮素定量法、嗎啡製造液的製造與保存、利亞花中糖體成分及結構報告。最後也有一些對某些藥物尋找替代品的研究,如橄欖油替代品的尋找。除此以外還有,藥學地位的討論,對教育呈請對藥科藥廠的籌辦等。該刊《訊息》專欄主要對中國藥學會的歷史與組織章程等進行介紹,對該會的會務報告,大會提案、人員增減、收支變化等進行登載,對新出版的藥學專著予以推廣。

文化傳統

《發刊詞》張輔忠
中國藥學雜誌創議刊行,是在中華民國藥學會第七屆理監事第二次聯席會議,如今我國醫藥的定期刊物,在量的方面,已可觀,不過聯絡了全國藥學同志,純粹講藥的還是沒有。
中華民國藥學會成立至今,將十年,我們回顧過去的業績,無時無地,不在自己慚愧!在國家遭遇著連續的嚴重的外患與內憂,藥學這門科學自科學幼稚的我國,自然難有相當的整齊進展,兼以我們百數人的會友簡陋疏魯,雖然也作幾次微弱的呼聲,結果礙於頻次不多,就隨著空氣的波動而彌散。
醫與藥的職業,我國歷來的傳統觀念上,似乎算不得學問,大抵視為三教九流之頻繁了。至今科學的潮流雖在我們面前澎湃洶湧,那舊有的存見還是深深的盤踞著中西藥的糾紛,醫與藥的模糊,可說混沌十分!幸而因為事實上的需要,新醫的優點,通俗之見,新醫長於外科,核實的說,並不限於外科,而在整個研究的系統科學。雖嶄露頭角,我國的新醫還不能與先進各國相為比擬。平均起來,每省可有一個醫學院或一個醫學專科學校了,所以醫學的人材與研究問題,已經有了基礎。
為了新醫的開展,新藥的需要也自然的膨脹起來,新藥的創始的介紹是在醫師與外國的藥商販賣當然為商店。那配置藥劑的職務,大半委之於學徒與看護,間或醫師自兼不過要確實認識藥物與批評他的純粹的知識,以及配合調製關係的重要,在科學立即腳點面觀,與醫師診斷疾病,絕無兩樣。
同時藥物消耗了,塑造的人材也應及時配置在全國經濟形將枯竭的時候,藥物化學工業急待振起,共同來挽救於萬一,也不敢否認!
還有市上流行的種種藥物與飲食物,不論外國輸入與國內製造,不合藥用與衛生的很多,在國家的衛生機構,應有適當的科學的管理方法,這類問題的研究,不是一個簡單機關就有辦法,要有專門人材。
我們深知自己的同志十分孤單與能力的綿薄,難以喚起大眾的注意,而在學術方面,更不易有充分的表現,因為我們會友服務的機關有研究可能性的,實在太稀罕了!縱然這樣,中華藥學雜誌為了會友的友聲相和的需要,還是要和讀者汗顏相見。
假使日後藥學研究機關與學校相次籌設同志們,無限的向前努力,國內一切需要的藥物能自生產與合法管理,繼而新的創見也能屹立於學術之林,中華藥學雜誌在那時為探索以往的業績起見,有為多數人備置的必要,才為中華藥學的光輝,也是中華民國的光輝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