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瞿秋白卷》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瞿秋白卷
- 出版時間:2021年10月1日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8214094
《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瞿秋白卷》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瞿秋白卷》是2021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中華譯學館·中華翻譯家代表性譯文庫”有著明確的追求:展現中華翻譯家的經典譯文,塑造中華翻譯家的精神形象,深化翻譯之本質的認識。該文庫為開...
著名翻譯家戈寶權同志遍覓此書不得,來函向我要了一本。此書同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收錄當時能夠搜求到的瞿秋白政治理論和文學方面的篇目和書目。至今仍然要感謝當初給予熱情幫助和支持的許多同志,令人欣慰的是此書還為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14卷《瞿秋白文集》提供了許多便利。1961年3月,許廣平和楊之華參觀...
瞿秋白(1899—1935),著名作家,文藝批評家和翻譯家。又名霜,曾用筆名宋陽等,江蘇常州人。1917年人北京俄文字修館學習。1920年以《晨報》記者身份訪問蘇俄,寫了大量通訊,向國內介紹俄國十月革命後的真實情況。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初回國,同年6月在黨的第三次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從此...
瞿(Qú)姓:是中國姓氏中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瞿”字作為姓氏字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於:商朝第二十八位君王“武乙”,姓“子”名“瞿”, 因此把商朝武乙為瞿姓起源最早的時間起點。從最早作為姓氏字出現,到作為一個專用的姓氏字穩定傳承有一個歷史演變過程。瞿氏一族作為貴族最早主要生活在商朝都城“朝歌”一帶...
瞿秋白是最早研究和介紹俄羅斯文化,翻譯蘇俄作品的中國人之一。在蘇俄期間,瞿秋白還寫成《俄羅斯革命史》和《俄國文學史》兩部書。1921年5月,瞿秋白加入俄共黨組織,1922年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1923年1月應陳獨秀要求,回到闊別兩年多,但依然是災難深重的祖國。第三部分 回國後,瞿秋白先在北京中共中央宣傳部...
魯迅在1934年 8月創刊《譯文》雜誌,到1937年6月停刊,共出了29期。鄭振鐸從1935年10月主編《世界文庫》,共出了12冊。它們當時在介紹外國古典文學、各國的進步的和革命文學,推動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都起了一定的作用。魯迅和瞿秋白在建立翻譯理論方面,同梁實秋、陳源等人進行了激烈的論辯。魯迅在1931年寫給瞿秋白...
《翻譯家耿濟之》是2016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偉志。內容簡介 耿濟之一生譯著頗豐,從1921年與瞿秋白合譯《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集》開始,近三十年間,先後翻譯了托爾斯泰的《復活》、屠格涅夫的《父與子》《獵人筆記》、高爾基的《阿爾達莫諾夫家的事業》《俄羅斯浪遊散記》《馬特維·克日米亞金的...
翻譯總是為這個階級或那個階級所利用,成為它們的政治工具。它可以為鞏固統治階級的地位效力,也能夠成為統治階級的喪鐘。翻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例外,亦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總是圍繞著如何鞏固執政黨的地位而展開的。在他的專著《20世紀中國翻譯史》以及《文學翻譯概論》里,方教授詳細地闡釋了翻譯在中國如何影響...
魯迅對曹老這階段的譯介工作曾給予充分的肯定,他在臨終前幾天抱病寫完的《曹靖華譯〈蘇聯作家七人集〉序》中,稱曹老“對於原語的學力的充足和譯文之可靠,是在讀書界中早有定論”。同時指出,那時翻譯界有不少人士趨附時風,名噪一時,而曹老“並不一哄而起”,“當時好像落後”,“後來卻成為中堅”。魯迅...
《海上述林》瞿秋白的譯文集。在瞿秋白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後,由魯迅蒐集、編輯,分上下兩卷出版。瞿秋白,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內容簡介 《海上述林》以“諸夏懷霜社”名義出版,分兩種版本,兩種版本均用重磅道林紙印刷,配有插圖。其一為皮面書脊,亞麻布封面,燙金書名,非常考究;其一為...
”“譯者對法文似甚欠了解,因而望文生義,譯文與原著不知差得多遠。且《紅與黑》法文原書有許多版本,稍為講究的都分為上下二卷,上卷三十章,下卷四十五章。普通本則多不分卷,而連線成為七十五章。趙君不知依據何種版本,在扉頁和目錄上都註明為‘上卷’,可是卻翻譯了三十三章,比一般原書的上卷多出三章;...
一、選目精當,強調人文精神。我們在收錄教育部“新課標”建議課外閱讀的相關書目的基礎上,又增加主流教材要求閱讀的名篇佳作以及中外優秀文學作品選本,從中總括出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精髓內涵的人文資源,讓學生在審美欣賞中得到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升華。二、版本精良,體現浙文社優勢。這套叢書薈萃了浙文...
在上文的“例一”中,而戈寶權的譯文並沒有強調“в”這個前置詞,而是為了和前面的詞組保持句式整齊,忽略了對“в”的翻譯,戈寶權的譯文中沒有刻意和自覺對前置詞進行翻譯,只是順其自然地根據漢語自身的發展規律,並且戈寶權譯文的最大特色就是不會為了外來語法結構犧牲漢語特有的傳統美感。人物軼事 藏書 藏書,是...
嚴復的翻譯(1925年)關於嚴復翻譯的再評價(1945年)嚴譯名著(1982年)嚴復與《居仁日覽》(2008年)(二)關於翻譯的通信 關於翻譯問題致嚴復書(1896—1901年)附:《吳汝綸致嚴復書》解說 論翻譯(1931年)——給魯迅的信 再論翻譯(1932年)——答魯迅 論翻譯(1931年)——答J.K(瞿秋白)論翻譯 ...
第一天他倆工作到深夜,譯出了第一首《第三國際黨的頌歌》,譯文直到以後才在《小說月報》以詩的形式發表,沒有附曲,不適合歌唱。傳唱的版本 瞿秋白版 瞿秋白是1920年旅俄途經哈爾濱時,在參加俄國人慶祝十月革命三周年大會上首次聽到《國際歌》的。最早將《L'Internationale》歌名譯為《國際歌》的,是瞿秋白...
1899年1月29日,公曆日期。1899年1月29日,黨的早期領導人、作家、翻譯家瞿秋白誕辰。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從1925年起,瞿秋白先後在黨的第四、五、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局委員和中央政治局...
1、是目前國內電子圖書出版行業投入最大、容量最大、質量最優的唯一一部特大型有聲數字圖書館(資料庫);國家知識工程—中華全民讀書活動“的特別推薦產品。2、其中部分作品、圖片屬於館藏珍品、孤本、重大歷史資料,首次、唯一在此面世;3、 圖書版本的選擇以大作家、大翻譯家、最權威出版社的版本、精品為主,保證...
除了中譯版《鐵流》,蘇聯遠東國家出版局也根據曹靖華譯稿副本,於1932年印刷了一版。但那主要是供給蘇聯境內中文讀者的,因郵路不通暢,此版本流傳到中國的,僅有數冊而已,要看到,委實不易。1937年,生活書店根據三閒本,重印《鐵流》一次,譯文略有修正,並插入畢斯凱萊夫木刻四幅。曹靖華因為翻譯了《鐵流》,...
延安時期既是馬列著作翻譯出版的鼎盛時期,也是柯柏年翻譯生涯的黃金時期。1937年,柯柏年來到延安,被安排到馬列學院承擔翻譯工作。1939年,柯柏年與人合譯了恩格斯的《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因為這個版本忠實於原著,譯文質量較高,因此是5箇中譯本中再版次數最多的一個。1940年,柯柏年翻譯了馬克思的《拿破崙第三政變...
比如錢鐘書論林紓的翻譯一文,作者從自己兩次讀林譯的不同體會出發,把翻譯之為誘、媒、訛、化的種種理由娓娓道來,引人人勝,而且對大多數可能不會再讀林紓譯文的讀者而言、這篇文章將會把讀者帶人林譯的勝境,使他們對中國現代翻譯史上這重要的一頁有所了解。又如許淵沖提出的三美、三化、三之理論,初聽起來撲...
翻譯宗旨 茅盾先生說,“我是原則上信仰‘字對字’直譯的。”李霽野的“直譯法”,既包括“字對字”直譯,又包括“句法直譯”,他追求的是譯文的形式和內容的和諧統一。他不贊同伍光建先生為“避去歐化句法”而採取的“縮小”和“刪節”譯法,這樣只能做到“譯意”,而不能“譯味”,也就是說,只能“達意”而...
1998年,為紀念周恩來誕辰一百周年,發表散文《大無大有周恩來》,一時為全國數百家報刊轉載,並榮獲”中華散文獎”。梁衡 著 書籍 覓渡 萬有引力 把欄桿拍遍 紅色經典 放射情緣 更多...覓渡,覓渡,渡何處 梁衡 常州城裡那座不大的瞿秋白的紀念館我已經去過三次。從第一次看到那個黑舊的房舍,我就想寫篇...
雅斯納雅·波良納是俄羅斯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出生地,也是他的最終歸宿。作家的許多傳世佳作正是從這裡走向世界。這是俄國圖拉省克拉皮文縣的一個貴族莊園。“雅斯納雅·波良納”在俄語中意為“明亮的林中空地”,我國早年駐俄記者、著名翻譯家瞿秋白將其意譯為“清田村”。位置 此地在莫斯科南面約二百公里,離圖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從事文化宣傳方面的領導工作,任職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文革”中受批判並被監禁。粉碎“四人幫”後復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主席、黨組書記,中國作協副主席等。人物經歷 1923年與吳淑媛結婚。1927年5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不久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散文在反映日新月異的生活方面,發揮了更加廣泛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在各種體式的散文中,報告文學繼續有著較大的發展。其中,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作品,在數量上或質量上都居首位。劉白羽的《朝鮮在戰火中前進》,仍發揚他的立足全局、大筆落墨的長處,聯起...
1925年夏,在上海中華書局工作的潘漢年受親戚之託,陪準備考學的表妹來北京。潘漢年找到鮑文蔚,從他那裡讀到許多《語絲》文章,並通過鮑文蔚結識了周作人。潘漢年是最早與魯迅結識並建立聯繫的共產黨人之一,我推測潘漢年1925年到北京時,曾與魯迅第一次見面,介紹人是鮑文蔚。1928年,鮑文蔚赴法留學,在格勒諾布爾...
作為翻譯家,鄭振鐸的譯作獨具特色、卓然成家,對俄國文學、印度文學和希臘文學的譯介作出了很大貢獻,並為我國的翻譯理論構建提出了獨到的、頗具生命力的見解。他在《譯學的三個問題》中指出:“文學書是絕對能譯的,不惟其所含有的思想能夠完全的由原文移到譯文裡面,就是原文的藝術之美也可以充分的移植於譯文中。
同時,他花了不少工夫,費了不少精力,終於讓專門刊登翻譯作品的《譯文》得以復刊。從許廣平的一段回憶中可以感知病中的魯迅仍然渾身豎著利刺:“今年的一整個夏天,正是魯迅先生被病纏繞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光,許多愛護他的人,都為了這個訊息著急。然而病狀有些好起來了。在那個時候,他說出一個夢:‘他走出去,...
1920年1月第11卷開始進行部分改革,吸收沈雁冰主持新增設的“小說新潮”欄的編輯工作,開始登載白話小說、新詩、譯文和論文,刊物面貌發生了一些變化。同年11月,由沈雁冰接編。沈雁冰即對刊物進行徹底改革。此時文學研究會正在醞釀成立,沈雁冰為發起人之一,與北京的鄭振鐸、王統照等人聯繫,邀請文學研究會同人供稿。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