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藏書—〈金剛經〉〈心經〉〈壇經〉

中華經典藏書—〈金剛經〉〈心經〉〈壇經〉

《中華經典藏書—〈金剛經〉〈心經〉〈壇經〉》是200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秋平、尚榮。本書介紹了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的修行觀。所謂“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經典藏書—〈金剛經〉〈心經〉〈壇經〉
  • 作者: 陳秋平,尚榮 譯註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7-12-1
簡介,內容提要,概述,核心思想,目錄,節選,金剛經,心經,壇經,

簡介

字 數: 150000
版 次: 1
頁 數: 302
印刷時間: 2007-12-1
開 本: 32開
印 次: 2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101059328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哲學/宗教 >> 宗教 >> 佛教
定價:¥16.00

內容提要

概述

本書為“中華經典藏書”書系之一。 《心經》、《金剛經》、《壇經》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僅在中國佛教中體現著原典精神和獨有的思想價值,從中國文化史的視野來看,它們的影響並且關涉到僧俗各界,滲透到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對中國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經是一個基礎,是必須一讀的經典。 本書以權威版本核校,約請業內專家加注、翻譯,內容追求權威,形式追求精美,全面照應“典藏”理念。
《心經》、《金剛經》、《壇經》在佛教中的地位,不僅在中國佛教中體現著原典精神和獨有的思想價值,從中國文化史的視野來看,它們的影響並且關涉到僧俗各界,滲透到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因而如欲深入佛教研究或是欲對中國文化有進一步的了解,此三部經是一個基礎,是必須一讀的經典。

核心思想

《金剛經》全文沒有出現一個“空”字,但是通篇討論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認為前半部說眾生空,後半部說法空。經文開始由號稱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發問:“當眾生立定志向要達到無上圓滿的佛陀覺知時,應該將發心的目標定在哪裡?如果在實踐過程中心不能安住,應該如何降伏?”即如何是心靈平和地安住在終極關懷,如何在走向終極目標的過程中,對各種錯誤認識患得患失心理進行克服?《金剛經》就是圍繞佛陀對此問題的解答而展開的。
《心經》全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的中心思想就在經名體現出來。充分流露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以達到我們學習的榜樣。一:摩訶,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有廣大心量,有包容的心。二:般若,智慧也。菩薩教授我們用智慧去辦事,用智慧去利益人民。三:波羅蜜多,到彼岸也。度生死苦海, 到涅盤彼岸。菩薩教授我們做事要有頭有尾,才會圓滿。要幫助苦難的人,從苦難此岸帶到快樂彼岸。四:心,自性,如來德性也。菩薩教授我們要從心地遠離貪嗔痴等煩惱,學習如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五:經,契機契理也。菩薩教授我們自學或教人,要符合佛菩薩的道理,也要有觀機說法的方便。使大家都得益安樂。(摘方海權法語)
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這一思想與《涅槃經》“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之說一脈相承。

目錄

金剛經
心經
壇經
行由品第一
般若品第二
疑問品第三
定慧品第四

節選

金剛經

淨口業真言
ong xiū lì xiū lì 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 sà pó hē
唵 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淨三業真言
ōng suō wā pó wā sù tuó suō wā dá mó sō wā pó wā sù dù hàn
唵 娑嚩婆嚩秫馱娑嚩達摩娑嚩婆嚩秫度憾
安土地真言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i suō pó hē
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薩婆訶
普供養真言
ōng,yé yé nǎng, sān pó wá, fá zǐ là hōng。
唵 誐誐曩 三婆縛 韈日羅斛
奉請八金剛
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辟毒金剛
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白淨水金剛
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定持災金剛
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
奉請四菩薩
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
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金剛語菩薩
發願文
稽首三界尊 歸依十方佛
我今發宏願 持此金剛經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云何梵
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南無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寶(三稱)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南無金剛般若波羅密經(三稱)
開經偈
無上什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心經

般 若 波 羅 蜜 多 心 經
觀 自 在 菩 薩, 行 深 般 若波 羅 蜜 多 時, 照見 五蘊 皆空,
度一 切苦 厄。舍利 子,色不 異空, 空不 異色,
色即 是空, 空即 是色。 受想 行識, 亦復 如是。
舍 利子, 是諸 法空 相, 不生 不滅, 不垢 不淨,
不增 不減, 是故 空中 無色, 無受 想行 識, 無眼 耳
鼻舌 身意, 無色 聲香 味觸 法, 無眼 界,乃 至無 意識 界,
無無 明, 亦無 無明 盡, 乃至 無老 死,亦無 老死 盡。
無 苦集 滅道, 無智 亦無 得,以 無所 得故。
菩提 薩埵,依 般若 波羅 蜜多 故,心 無掛 礙。無 掛礙故,
無有 恐怖, 遠離 顛倒 夢想, 究竟 涅槃。
三世 諸佛, 依般 若波 羅蜜 多故, 得阿 耨多 羅三 藐三 菩提。
故知 般若 波羅 蜜多, 是大 神咒, 是大 明咒,
是 無上 咒, 是無 等等 咒。 能除 一切 苦, 真實 不虛。
故 說般 若波 羅蜜 多咒。 即說 咒曰:
揭 諦揭 諦, 波羅 揭諦,
波羅 僧揭 諦,菩提薩 婆訶。

壇經

時大師至寶林①,韶州韋刺史②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③,為眾開緣說法④。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⑤三十餘人,僧尼道俗⑥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⑦。大師告眾曰:善知識⑧,菩提自性⑨,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⑩成佛。善知識,且聽慧能行由得法事意。
慧能嚴父①,本貫范陽②,左降流於嶺南③,作新州④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⑤,老母孤遺,移來南海⑥,艱辛貧乏,於市賣柴。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慧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慧能一聞經語,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客曰:“《金剛經》⑦。”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客云:“我從蘄州⑧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⑨,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慧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⑩與慧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
慧能安置母畢,即便辭違,不經三十餘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餘物。”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①,若為堪作佛?”慧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②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③。慧能曰:“慧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④,未審和尚教作何務?”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⑤,汝更勿言,著槽廠去。”慧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⑥,差慧能破柴踏碓⑦,經八月餘。
祖一日忽見慧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覺。”祖一日喚諸門人總來,“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①之性,各作一偈②,來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遲滯。思量即不中用,見性之人,言下須見。若如此者,輪刀上陣,亦得見之。”
路睹死屍眾得處分①,退而遞相謂曰:“我等眾人,不須澄心②用意作偈,將呈和尚③。有何所益?神秀④上座,現為教授師⑤,必是他得。我輩謾作⑥偈頌,枉用心力。”諸人聞語,總皆息心,成言我等已後,依止⑦秀師,何煩作偈。神秀思惟,諸人不呈偈者,為我與他為教授師,我須作偈將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見解深淺?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卻同凡心,奪其聖位奚別?若不呈偈,終不得法,大難大難。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間,擬請供奉盧珍⑧畫《楞伽經》變相,及五祖血脈圖⑨,流傳供養。神秀作偈成已,數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擬呈不得,前後經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書著,從他和尚看見,忽若道好,即出禮拜,雲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數年,受人禮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執燈,書偈於南廊壁間,呈心所見。偈曰:身是菩提樹⑩,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秀書偈了,便卻歸房,人總不知。秀復思惟,五祖明日,見偈歡喜,即我與法有緣,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業障重,不合得法,聖意難測。房中思想,坐臥不安,直至五更。
祖已知神秀入門未得,不見自性。天明,祖喚盧供奉來,向南廊壁間繪畫圖相,忽見其偈。報言:“供奉卻不用畫,勞爾遠來。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①。但留此偈,與人誦持,依此偈修,免墮惡道②。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門人炷香③禮敬,盡誦此偈,即得見性。門人誦偈,皆嘆善哉!祖三更喚秀入堂,問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實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④,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見本性,只到門外,未入門內。如此見解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⑤自見,萬法⑥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⑦之自性也。汝且去一兩日思惟,更作一偈,將來吾看,汝偈若入得門,付汝衣法。”神秀作禮而出,又經數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猶如夢中,行坐不樂。
復兩日,有一童子①,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慧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誦者何偈?”童子曰:“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慧能曰:“我亦要誦此,結來生緣。上人②,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慧能曰:“慧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③,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慧能聞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別駕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慧能向別駕言:“欲學無上菩提,不可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別駕言:“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慧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④。”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次日,祖潛至碓坊,見能腰石①舂米,語曰:“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乃問曰:“米熟也未②?”慧能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③。”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慧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不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④、天人師⑤、佛。”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⑥及衣缽,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⑦,流布將來,無令斷絕。聽吾偈曰: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⑧”祖復曰:“昔達摩大師⑨,初來此土,人未之信,故傳此衣,以為信體,代代相承,法則以心傳心,皆令自悟自解。亘古佛佛惟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衣為爭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汝須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啟曰:“向甚處去?”祖云:“逢懷則止,遇會則藏⑩。”慧能三更領得衣缽,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須憂,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驛,祖令上船,五祖把櫓自搖。慧能言:“請和尚坐,弟子合搖櫓。”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曰:“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後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說,佛法難起。”
慧能辭違祖已①,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②,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③,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糙,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趁及④慧能。慧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⑤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慧能遂出,盤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慧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慧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麽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⑥,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明又問:“惠明今後向甚處去?”慧能曰:“逢袁則止,遇蒙則居⑦。”明禮辭。
慧能後至曹溪①,又被惡人尋逐,乃於四會②,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載,時與獵人隨宜說法。獵人常令守網,每見生命,盡放之。每至飯時,以菜寄煮肉鍋。或問,則對曰:“但吃肉邊菜。”一日思惟,時當弘法,不可終遁,遂出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③。時有風吹幡④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⑤心動。”一眾駭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議,見慧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於是作禮,告請傳來衣缽,出示大眾。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慧能曰:“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貴德王菩薩⑥白佛言:犯四重禁⑦,作五逆⑧罪,及一闡提⑨等,當斷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⑩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聞說,歡喜合掌,言某甲講經,猶如瓦礫;仁者論議,猶如真金。於是為慧能祝髮,願事為師。慧能遂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慧能於東山得法,辛苦受盡,命似懸絲。今日得與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會,莫非累劫之緣,亦是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同種善根,方始得聞如上頓教,得法之因。教是先聖所傳,不是慧能自智,願聞先聖教者,各令淨心。聞了各自除疑,如先代聖人無別。一眾聞法,歡喜作禮而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