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節日的故事

中華節日的故事

《中華節日的故事》是2011年5月1日貴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佩琪。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叢書:中華節日的故事
  • 作者:吳佩琪 著;傅春江 繪
  • ISBN:9787545602418
  • 頁數:148
  • 定價:15.80元
  • 出版社貴州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介紹,內容簡介,大掃除,團圓飯,守歲,壓歲錢·紅包,舞龍舞獅,燃爆竹,拜年,送柑,迎財神,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叢書:中華節日的故事》主要講述了,中華傳統節日從正月初一農曆新年,到年尾的冬至,多姿多彩,萬民歡慶。華人很重視節日,因為節日能促進人際交往,親人也可藉此機會團聚。《中華傳統文化故事叢書:中華節日的故事》以輕鬆的手法向人們介紹傳統節日背後的意義和有趣的慶祝活動,例如除夕祭祖,清明掃墓,新年燃爆竹、貼春聯,元宵賞花燈、吃湯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賞月、吃月餅……這些滲透著中華文化和價值觀的節慶活動,浸潤著一代又一代的龍的傳人……

大掃除


春節來臨之前,家家戶戶都要來個大掃除,把里里外外清理乾淨,迎接嶄新的一年。但是,在大年除夕那天,卻要把掃帚藏起來,據說這是為了避免將稱心如意的事給掃走了。

團圓飯


新年的前一晚叫“除夕”,一家人要團聚,開開心心地吃頓“團圓飯”或“年夜飯”。華人注重家庭觀念,除夕團圓飯可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餐,結了婚或住在外地的子女,都會設法在這一天回家聚餐。

守歲


在除夕晚上不睡,直到天亮,等候新年到來的習俗叫“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了延長父母壽命。

壓歲錢·紅包


除夕,長輩會給孩子“壓歲錢”。壓歲錢用紅紙包好,放在孩子枕頭底下,等新一年到來時才可打開。
壓歲錢其實就是現在的紅包。目前一般的習俗是,凡是結了婚的,都可派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紅包的意義不在錢的多少,而是象徵吉慶、祝賀、消災。

舞龍舞獅


傳說中龍是掌管雨水的,人們在新年舞龍,希望新一年裡風調雨順。舞獅則是為了嚇走妖邪,有消災、吉祥的意義。

燃爆竹


燃放爆竹的本意是利用噼啪作響的爆竹聲驅逐惡鬼,同時也為新春增添了熱鬧的氣氛。

拜年


新春的天,大家都會穿上新衣裳,四處走訪親友,互相拜年。家裡也會準備許多新年食品、糖果點心招待來訪的親友。已出嫁的女兒,通常會在年初二回娘家拜年。

送柑


在中國南方及東南亞一帶,到親友家拜年時,都會帶上兩隻或四隻的柑。“柑”與廣東話中的“金”諧音,“送柑”即“送金”。客人回去時,主人也會回送同等數目的柑。

迎財神


華人過新年,最常聽到的祝賀語就是“恭喜發財”,因此農曆新年一定少不了財神爺。以前除夕夜時,有些小孩會拿著名片大小的紅紙,上面寫著“財神”兩個字,逐家逐戶叩門叫賣:“財神到!財神到!”除屋主不在家,否則都會開門迎接,給小孩一元幾角,以討吉利。
在一些地方,大年初一時,人們選一對童男童女作“送財童子”。
他們端著一個盤子,上面有紅燭、韭菜、紅糖、活魚、菜,從門外
進入屋裡。人們把門打開,象徵把財富迎進家裡。
正月初五財神生日時,商家們都會大大地鋪張一番,迎接財神老爺,希望財神會為來年的生意祝福。初五接了財神後,商家通常就在這天開市營業,而且位客人會被當作財神爺般受到熱烈招待。如果顧客買了東西,商家會很高興,因為那表示接下來一年生意會興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