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凝聚力學概論》是一本富於創新意義的理論專著。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民族凝聚力學概論
-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264頁
- 開本:32
- 品牌:廣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陳載舸 陳劍安
- 出版日期:2013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8086200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發展軌跡
第一節 古代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一、先秦時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二、封建社會前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三、封建社會後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二節 近代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一、甲午前後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二、辛亥時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三、“五四”時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三節 當代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一、當代中華民族凝聚核體的確立
二、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中華民族凝聚力
第二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髮基礎
第一節 物質文化基礎
一、物質文化在中華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二、物質文化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影響
三、夯實物質文化基礎的意義
第二節 制度文化基礎
一、制度文化在中華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二、傳統制度文化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影響
三、制度文化創新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意義
第三節 精神文化基礎
一、精神文化在中華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二、精神文化對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影響
三、增強精神文化軟實力的意義
第三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生髮條件
第一節 民族認同
一、血緣認同
二、族類認同
三、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認同
第二節 文化認同
一、高位文化的取向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
三、核心價值的共識
第三節 國家認同
一、地理中國的認同
二、祖宗之國的認同
三、政治中國的認同
第四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系統結構
第一節 結構的基本要素
一、三股分支力量
二、三個主體類型
三、三種觀念形態
第二節 結構的內在關係
一、相容交叉
二、相依互動
三、相形顯要
第三節 結構的總體特點
一、層次性與整體性
二、包含性與兼容性
三、開放性與可塑性
第五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支柱
第一節 中華民族精神的含義和特質
一、中華民族精神的界定
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特質
第二節 中華民族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華民族精神與民族凝聚力的關係
二、中華民族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地位
三、中華民族精神對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第三節 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和發展
一、中華民族精神的確立與傳承
二、當代中華民族精神的狀況
三、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創新
第六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 整合功能
一、協調社會關係
二、增強民族團結
三、推進國家統一
第二節 支撐功能
一、匡扶民族社稷
二、抗擊人禍天災
三、應對危機挑戰
第三節 動力功能
一、推動社會發展
二、促使民族自立
三、促進國家富強
第七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逆向阻力
第一節 民族離散力的表現
一、民族分裂主義
二、民族投降主義
三、民族虛無主義
第二節 民族離散力的危害
一、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
二、損害領土完整和國家主權
三、導致妄自菲薄和崇洋媚外
第三節 民族離散力產生的根源
一、經濟根源
二、政治根源
三、文化根源
第八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運動規律
第一節 在義利趨同中聚合
一、義利趨同的遠源
二、義利趨同的調整
三、義利趨同的升華
第二節 在遏制逆流中前行
一、遏制分裂危機
二、搏擊“一盤散沙”
三、努力開拓奮進
第三節 在社會變革中提升
一、古代社會的凝聚模式
二、近代社會的艱難轉型
三、當代中國的嶄新格局
第九章 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增強途徑
第一節 遏止離散因素
一、堅持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
二、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
三、培育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第二節 促進三個認同
一、促進文化認同
二、促進民族認同
三、促進國家認同
第三節 強化三種力量
一、增強吸引力
二、增強向心力
三、增強親和力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