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R.O.C. Air Force Academy),簡稱空軍官校,為培養中華民國空軍軍官的專門學校。創建於1929年,1949年遷至岡山現址,並於1960年改學制為四年制大學教育,並招收飛行專業軍官班。空軍官校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空軍飛行與地勤的主幹軍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
  • 英文名:R.O.C. Air Force Academy
  • 簡稱:空軍官校
  • 創辦時間:1929年
  • 學校類型:國立,軍事院校
  • 所屬地區:台灣
  • 現任校長:柯文安少將
  • 主要院系:航空太空學系、航空機械學系、航空電子學系、航空管理學系
  • 校址:高雄市岡山區介壽西路西首1號
沿革,概述,學制,課程,專業教育,飛行訓練,教育目標,教學設備,榮譽制度,社團活動,領導職階,教學單位,一般教學部,通識教育中心,歷任校長,

沿革

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建航空學校。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校旗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校旗
1929年,國民政府於南京創立航空班。
1932年,更名為“中央航空學校”,校址定於杭州筧橋。
抗戰爆發後遷至雲南昆明,並於1938年正式定名為“空軍軍官學校”。
抗戰勝利後遷回筧橋,之後因國共內戰爆發,於1949年遷至台灣,並於高雄縣岡山鎮(今岡山區)現址復校。
1960年9月,空軍官校改制為四年制大學教育,之後開始招收男女皆收之飛行專業軍官班。
2008年6月,空軍官校招收女性正期班學生。

概述

空軍軍官學校前身為孫中山1924年在廣州創建的航空學校,該校於1949年在台灣岡山復校.1960年開始招收飛行專業軍官。
該校入學方式以申請入學和軍事院校聯招兩種形式為主。
該校學科部下設航空太空工程系、航空機械工程系、航空電子工程系、航空管理學系與通識中心等。
AT-3教練機尾翼的空軍官校校徽AT-3教練機尾翼的空軍官校校徽
新生入學第一學年即進行分系。飛行專業軍官班通常是實施為期9周的集中訓練。空軍軍官學校的“正期生”(本科生)畢業需服役14年.專科生畢業需服役10年。
與陸軍官校學生的嚴謹、海軍官校學生的聰穎相比,空軍官校學生的特色就是“活潑”。
由於今日台灣空勤體檢標準仍高,故空軍官校學生的體格要求自然比其它軍校標準為高。飛行生的兩眼裸視需要1.0以上,身高160—190厘米,並要通過其它空勤體檢的項目。但現在空軍專校也招—般專才生,專才生畢業後擔任修護補給與基地勤務等工作,兩眼視力近視散光在600度以內即可。
目前入學方式以申請入學和參加軍事院校聯招兩種。畢業後飛行生需服役14年,專才生則需服役10年。在官校正期生完成入伍教育後,就回到位於岡山空軍官校就讀。空軍官校的一年級新生課程與陸軍官校不同,考入空軍官校就分系完成。
中央航校學生排座在木椅上準備飛行訓練中央航校學生排座在木椅上準備飛行訓練
空軍官校負責課業安排的是學科部,學科部下設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航空機械工程學系、航空電子工程學系、航空管理學系與通識中心。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學目標在使學生具備航空太空工程相關學識,了解飛行原理,以培養學生的飛行概念,增進日後飛行的能力。航空電子工程學系則主要培養官校學生在電子、電機、資訊及相關課程之穩固基礎,以因應空軍建軍備戰之所需。航空機械工程系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航空與機械相關學識,了解飛機及防空武器相關機械基本原理,以培養學生對飛機操控維修之能力與專業能力。航空管理系是依空軍需求與學生志願分為航空管理小組與資訊管理小組,提供空軍所需的航管與資管人才。
由於空軍高校的教學目的在培養未來空軍軍官,故四年的官校教育仍有軍事教育科目。目前空軍官校的軍科教育為不影響學科教育,多集中在暑假以9個星期集中實施,學期中的軍科教育,則集中在每周2小時的軍訓課與體育課,以及與每日下午4點到6點的精進體能訓練實施。
空官的體育課為配合未來執行飛行任務的特性,特別增加重量訓練、360度無重力迴旋器與飛行傘訓練等,以改善空軍官校學生的體能狀況,適應未來空中環境所需。正期生以外,目前官校所招收的飛行專業軍官班班則集中為9周實行。
現在官校環境在軟、硬體上都能與民間學校並駕齊驅,就讀的學生還有零用金,三餐都有學校照料。回歸大學法後,學校課程已經正常化,教學水準也與民間大學無異。畢業後保障就業,擁有一份穩定生活是官校生最大的優勢。

學制

本校正期學生班採行大學理工科系教育,全學程四年,至少修習128個學份。一年級實施專業份系,份別編入航空太空工程、航空電子工程、航空機械工程或航空管理等四學系。各系學生畢業均授予工學士或管理學士學位及空軍少尉官階。
空勤體檢合格學生於畢業後份班實施鑑定飛行,不適飛行者畢業後份赴空軍航空技術學校或陸軍炮兵飛彈學校接受份科教育(航空機械,通信電子,防空作戰等專長),完訓後由總部統一派職。

課程

飛行專業軍官班招訓對象為專科(含)以上畢業者,在校受訓97周,接受專業教育(修習基本航空理論課程與軍事課程)及飛行訓練,畢業後授予空軍少尉官階。

專業教育

一、一般學科
教育方式採取通識專才教育,分航空太空工程、航空電子工程、航空機械工程及航空管理等四學系授課,課程設計采多元化、彈性化,使其具備一般民間大學相關科系及本軍軍種特性之基本知識。全期共修習128學份以上課程各學系課程內容概述如下
(一)航空太空工程學系:規劃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噴射推進學、飛機結構學及衛星相關科技等五個專業領域的基礎學識,並設計相關進階選修課程,提供學生深入學習之機會。
(二)航空電子工程學系:以航電專業課程自動控制、計算機及通訊等三大領域之選修課程,結合本校飛訓與航電教學,以培養學生航電專業學識,並建立學生第二專長之基礎能力。
(三)航空機械工程學系:以動力機械及固力結構兩領域為主要課程規劃重點,結合航空機械與飛機維修方面之課程,使理論與實務相印證,有效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習效果。
(四)航空管理學系:以奠定學生管理理論基礎與提升管理技術為目標,基礎理論課程包括教育部頒定之專業必修學份,如管理學、作業研究等,另結合本軍特色,講授航空管理學、飛航安全、航空心理學及整體後勤支援等飛航安全相關課程,使理論配合實務,吸取飛航安全寶貴知識與經驗。
二、軍事學科
本校軍事學科區份基本理論、聯戰、情報、專業課程等四大類,其設計目的在教育學生從基礎科目循序漸進逐漸了解空軍未來發展及與友軍協同作戰所扮演之角色,並在課程設計中規劃本軍新型戰機所需之前置課程,使畢業學生在畢業後接受份科教育時能完成介面訓練,順利銜接部隊服務,達到“學以致用、為用而訓”之目標。

飛行訓練

一、訓練時機
(一)正期學生班:適飛學生於基礎教育期間實施TP-1感覺飛行,畢業後再接收飛行訓練。飛行訓練份鑑定飛行、基本飛行及高級飛行三階段實施。
(二)飛行專業軍官班:男、女性飛行專業軍官於接受地面基礎專業教育後,即進入飛行訓練。
二、訓練時數及使用機種
(一)鑑定飛行:使用T-34C機飛行十至十二小時。
(二)基礎飛行:使用T-34C機飛行七十九小時十份。
(三)高級飛行:戰鬥組使用AT-3機飛行一百○二小時;空運組使用BH-1900機或T-34C機飛行八十小時五十份,使用T-34C機飛行九十小時五十份。
(四)模擬機訓練:配合各階段飛行訓練實施三十六至五十小時。

教育目標

藉完整且連貫性的軍事學術科教育,塑造軍人風範,陶冶軍人武德與武藝,培養出具有強烈國家、責任、榮譽之現代空軍幹部。
運用系統性的課程設計,培訓具備一般大學教育程度與兼備後續深造之能力。
規劃循序漸進式的“體適能”訓練課程,鍛鍊出強健體魄與膽識,培養出堅持到底的決心與毅力。
透過配套性的實習制度與平時規律的團體生活,培養綿密的團隊精神與榮譽感,塑造出熱愛團對與服從守紀的空軍建軍幹部。

教學設備

為配合教學需要,使理論與實用結合,除具有普通大學一般理工科學實驗設備外,另設定有關空軍特性之教學設備。基本學科方面,有“飛機各系路模型教室”、“風洞實驗室”、“星象教室”;軍事學科方面有“情報研究室”、“聯戰教室”、“兵器教室”;並設圖書館一座。在飛行訓練方面有“模擬機教室”、“集體及個人視聽教室”及完善之飛航設施。

榮譽制度

為培養學生榮譽心及領導統御才能,比照學員生大隊編制型態,設定實習幹部,遴選四年級學生擔任實習幹部,其餘區隊長、班長等階層,份別由二、三年級學生中選優輪流擔任;飛行專業軍官班實習幹部由高年級中選優擔任,並在隊職幹部指導下,執行其實習職務。

社團活動

為活潑生活方式,充實學能知識,藉以陶鑄學生團結合群之性格,樂觀進取之精神,成立各種學術性及文康性社團共十二個,學生依志趣參加,並聘請專業教師擔任指導,以達寓教於樂之目的。

領導職階

空軍官校校長:空軍少將
空軍官校副校長:空軍少將
空軍官校教育長:空軍上校
空軍官校政戰主任:空軍上校
空軍官校飛行指揮部指揮官:空軍少將

教學單位

一般教學部

航空太空學系
航空機械學系
航空電子學系
航空管理學系

通識教育中心

數理組
外文組
社科組

歷任校長

歷任任期時間校長姓名備註
第一任
1928年10月10日 - 1929年7月2日
張靜愚中將
第二任
1929年7月2日 - 1931年6月13日
黃秉衡中將
第三任
1931年6月13日 - 1932年8月13日
毛邦國中將
第四任
1932年8月31日 - 1934年4月12日
蔣中正先生
第五任
1934年4月12日 - 1936年2月24日
周至柔中將
第六任
1936年2月24日 - 1936年8月1日
陳慶雲中將
第七任
1936年8月1日 - 1937年5月6日
黃光銳中將
第八任
1937年5月6日 - 1938年4月1日
陳慶雲中將
第九任
1938年4月1日 - 1947年10月1日
蔣中正先生
第十任
1947年10月1日 - 1950年4月1日
胡偉克中將
第十一任
1950年4月1日 - 1952年3月1日
毛瀛國中將
第十二任
1952年3月1日 - 1953年10月1日
方朝俊中將
第十三任
1953年10月1日 - 1954年12月1日
陳有維中將
第十四任
1954年12月1日 - 1955年9月1日
楊紹廉中將
第十五任
1955年9月1日 - 1962年2月8日
陳御風中將
第十六任
1962年2月8日 - 1964年5月16日
李向陽中將
第十七任
1964年5月16日 - 1967年5月16日
姜獻祥中將
第十八任
1967年5月16日 - 1968年4月26日
陳漢章中將
第十九任
1968年4月26日 - 1970年10月16日
畢超峰中將
第二十任
1970年10月16日 - 1972年6月1日
姚兆元中將
第二十一任
1972年6月1日 - 1975年8月1日
張麟德中將
第二十二任
1975年8月1日 - 1977年7月6日
郭汝霖中將
第二十三任
1977年7月6日 - 1979年8月11日
趙子清中將
第二十四任
1979年8月11日 - 1981年3月21日
王德輝中將
第二十五任
1981年3月21日 - 1982年12月1日
陽雲鋼中將
第二十六任
1982年12月1日 - 1985年2月1日
羅化平中將
第二十七任
1985年2月1日 - 1986年9月1日
唐 飛中將
第二十八任
1986年9月1日 - 1989年4月1日
袁行遠中將
第二十九任
1989年4月1日 - 1990年9月1日
欒 勤中將
第三十任
1990年9月1日 - 1994年1月1日
夏瀛洲中將
第三十一任
1994年1月1日 - 1995年8月1日
陳肇敏中將
第三十二任
1995年8月1日 - 1997年1月1日
王文周中將
第三十三任
1997年1月1日 - 2000年2月1日
陳盛文中將
第三十四任
2000年2月1日 - 2002年4月30日
任渝生中將
第三十五任
2002年5月1日 - 2003年4月30日
嚴 明中將
第三十六任
2003年5月1日 - 2004年12月31日
彭勝竹中將
第三十七任
2005年1月1日 - 2006年7月31日
雷玉其中將
第三十八任
2006年8月1日 - 2006年10月31日
李天翼少將
降為少將
第三十九任
2006年11月1日 - 2008年3月15日
廖榮鑫少將
第四十任
2008年3月17日 - 2009年5月31日
唐齊中少將
第四十一任
2009年6月1日 - 2011年2月16日
田在勱少將
第四十二任
2011年2月17日 - 現任
柯文安少將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