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蕈蚊,成蟲習性安靜,常停下後很長時間不動,有趨光性,菇房的牆壁、玻璃上及燈光下容易見到。以幼蟲蛀食菇類的原基和菇蕾,被害的原基及菇蕾先萎縮,後漸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新蕈蚊
- 外文名:Neoempheria sinica Wu et Yang
- 別名:大菌蚊
- 界:動物界
- 目:雙翅目
- 科:菌蚊科
- 危害作物:平菇、蘑菇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為害症狀,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黃褐色,體長5~6mm,頭淡黃或黃色。單眼2個,複眼較大,約占頭側面的1/2,靠近複眼的後緣有一前寬後窄的褐斑。觸角褐色,中間到頭後部有一條深褐色縱帶直穿單眼中間。觸角長1.4mm,基部2節黃色均具毛,第二節毛比第一節毛長一倍多,鞭節褐色14節。下顎須3節,褐色,第三節短於第一、第二兩節之和。胸部發達,有毛,背板多毛並有4條深褐色縱帶,中間兩條長,呈“V”字形。前翅發達有褐斑,翅長5mm,寬1.4mm。足細長,基節和腿節均淡黃色,脛節和跗節黑褐色,脛節末端有1對距。腹部9節,1~5節背板後端均有橫帶,中部連有縱帶。卵,褐色,橢圓形,頂端尖,背面凹凸不平,腹面光滑。初孵幼蟲體長1~1.3mm,老熟幼蟲10~16mm。頭黃色,胸及腹部淡黃色,共12節。從第一節至末節均有一條深色波狀線連線。蛹初為乳白色,後逐漸變成淡褐色,最後變為深褐色。蛹體長5mm,寬2mm。
生活習性
初孵化的幼蟲到處爬行,頭不停地搖動。幼蟲期5~7天,平均5.4天,齡期3~5齡。幼蟲有群居為害的習性,一叢平菇周圍常有幾十條幼蟲。
為害症狀
幼蟲還蛀食子實體,將菌柄蛀成孔洞。有時也將菌褶吃成缺刻,被害子實體很快腐爛。
發生規律
成蟲壽命3~6天,平均4.5天。室溫22.5~30.5℃,平均28.4℃的條件下,在室內飼養完成一世代需12~21天,平均13.2天。雌蟲卵量一般為50~350粒,少者10粒,多者400粒。在陰濕山洞和地溝栽培蘑菇時容易發生,受害也重。幼蟲一般都在料面表面為害,不深鑽料內。
防治方法
1、栽培。菇房的門窗和通氣孔裝紗門、紗窗,防治成蟲飛入菇房再培養料或原基處產卵繁殖,減少蟲源。人工捕捉。中華新覃蚊有群居習性,因成蟲和幼蟲比較大,所以采菇後清理料面時應注意捕捉幼蟲。成蟲有趨光性,常常飛到菇房窗上或燈光附近停息或交尾,可用蠅拍扑打。
2、藥劑。發生嚴重時,噴灑敵百蟲1 000倍液,對幼蟲的致死率為100%,而對蛹為90%,500倍的敵百蟲液對幼蟲和蛹的致死率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