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

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

《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是2017年12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編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第2集
  • 作者:《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編委會
  • 出版時間:2017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445 頁
  • 字數:451.0千字
  • ISBN:978752031843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理論學術的旗幟和靈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在史學研究領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重要、最緊迫的就是要始終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唯物史觀是指引史學研究的科學指南。在史學研究領域,唯物史觀“若排雲霧而頓見太清,若登泰山而所視廓如”(契嵩:《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贊》),使歷史破天荒地置於它的真正的基礎之上,使史學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唯物史觀開闢了從社會存在出發對歷史進行科學研究的道路,把對歷史的認識真正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唯物史觀的創立,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場偉大革命,它將唯心主義從社會歷史領域中徹底清除出去,從而徹底地解決了歷史觀領域唯心主義占統治地位的狀況,實現了自然觀上的唯物主義與歷史觀上的唯物主義的統一,使馬克思主義哲學成為徹底的和完...

圖書目錄

  • 《中華思想史研究集刊》編委會
  • 高揚唯物史觀旗幟,創建中華思想史當代馬克思主義學派(代序)
  • 一 創建中華思想史當代馬克思主義學派須高揚唯物史觀的偉大旗幟
  • 二 以唯物史觀為根本遵循,挖掘中華思想的精華和核心基因
  • 三 創建中華思想史當代馬克思主義學派是弘揚唯物史觀的重要舉措
從社會史到思想史:侯外廬早期思想史研究的視野與特色
  • 一 侯外廬早年的中國古代社會史研究
  • (一)《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的研究範圍與基本方法
  • (二)亞細亞生產方式理論與古代社會發展規律研究
  • (三)中國古代文明與古代國家政治研究
  • (四)古代道德起源、先王思想及變法運動研究
二 侯外廬早年的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
  • (一)《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的結構與時間跨度
  • (二)《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的幾大學術關節點
結語
是誰在主宰社會的治亂興衰
  • 一 神、天、天命
  • 二 人事
弘揚紅色文化與歷史虛無主義的破產
  • 一 歷史虛無主義發展的新特點
  • 二 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任重道遠
  • 三 弘揚紅色文化是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有效途徑
《老子》生成論的兩條序列
  • 前言
  • 一 “生”與“成”是並重的兩個序列
  • 二 “德”的生成論與“玄德”
  • 三 “德”的生成論與“自生”
  • 餘論
商周之變與從帝向天帝同一性轉變的緣由
  • 一 商周至上神的演變:從帝到天帝同一性
  • 二 “天”本乃姬姓族最大的圖騰和宗神
  • 三 從“帝令”到“天命”的擴展及其天道觀的升華
從簋銘淺談西周王朝三有司的任用
胡安國《春秋傳》的復仇說
  • 一 臣子於君父有討賊復仇之義
  • 二 仇者無時焉可通
  • 三 能與仇戰,雖敗亦榮
  • 四 易世不仇
  • 結語
謝靈運與《辨宗論》
  • 一 謝靈運與“頓悟”說
  • 二 謝靈運之恃才傲物
  • 三 《辨宗論》的哲學意義
《應正論》與唐代前期的嚴刑思想
  • 餘論
圍繞著王陽明從祀孔廟所發生的思想論爭
  • 一 初議從祀孔廟
  • 二 再議從祀孔廟
  • 三 三議從祀孔廟
近代中華民族復興思想對“列國經驗”的借鑑
  • 一 “他者”視域:民族復興話語的外來元素
  • 二 亡國史鑑:警示國人的清醒劑
  • 三 興國經驗:民族復興的教科書
  • 四 模式探尋:學習西方、回歸東方與“第三種文明”
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文化轉型的理論思考
  • 一 什麼是社會變遷和文化轉型
  • 二 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和文化轉型的助力和阻力
  • 三 近代中國社會變遷和文化轉型的特點
思想分歧與道路選擇:重新認識五四時期的“社會主義論戰”
  • 一 認識分歧:渾樸的趨向還是科學的學說
  • 二 重心轉向:開發富力還是宣傳主義
  • 三 開發實業: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
  • 四 思想分野:基爾特社會主義還是科學社會主義
  • 五 客觀評判:論戰雙方的互動影響
世界經濟的“新常態”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
  • 一 世界經濟危機下的“新常態”和“新中性”“新平庸”
  • 二 學術界熱議的“中國經濟新常態”
  • 三 中國領導人和官方媒體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權威闡釋
馬克思主義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 一 馬克思主義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科學內涵
  • 二 馬克思主義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社會要求
  • 三 馬克思主義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嶄新的時代內涵
  • 四 馬克思主義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鮮明的共產黨人的要求
  • 五 馬克思主義賦予優秀傳統文化以正確的政治立場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文化關係演變的反思與展望
  • 一 五四以前中國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雙重努力及其不成功
  • 二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兩個向度及其不均衡
  • 三 積極推動兩種文化的差異融合及雙重轉化
三種不同話語體系中的“民粹主義”
  • 一 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中的“民粹主義”
  • 二 西方話語體系中的“民粹主義”
  • 三 中國當前右翼話語體系中的“民粹主義”
東晉政教關係論戰的起因、性質和影響
  • 一 東晉之前沙門與王者的關係
  • 二 東晉對沙門致敬王者問題的時代答案
  • 三 東晉沙門致敬王者論戰的本質和影響
道教心性學的發軔與道教世界的形成
  • 一 內視與內觀
  • 二 內神與內景
  • (一)內神
  • (二)內景
三 心學與內教
文殊信仰發展的主脈
  • 一 印度文殊信仰發展的兩條主脈
  • (一)從佛弟子到諸佛之師
  • (二)從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體佛教智慧
二 文殊信仰中國化的兩條主脈
  • (一)知行關係與“三聖圓融”
  • (二)文殊道場與佛教聖地
佛、道心性論比較研究
  • 一 佛、道思想的心性概念
  • (一)印度佛教的“心”概念
  • (二)中國本土哲學的“心”概念
二 關於性的概念
  • (一)印度佛典中的性與界
  • (二)中國儒、道兩家思想的“性”
  • (三)印度佛教的心性
三 意識論還是心性論
基督徒與佛教的“罪”與“救贖”
  • 一 基督宗教和佛教罪與救贖觀的比較
  • (一)基督宗教的罪與救贖
  • (二)佛教的罪與救贖
二 基督宗教的原罪和佛教的罪觀
  • (一)人神之間不可僭越的界限
  • (二)人生而有罪
  • (三)罪的發出者、承擔者的差異
  • (四)罪的起因不同
  • (五)教主與救主
結語
漢代諸子“文道”觀的思想內涵與文藝認識
  • 一 “文道合一”與漢代諸子文藝思想的來源
  • 二 “道”貴於“文”與“文道分離”的文藝動機
  • 三 “六藝同道”及其政教功能的辯證認識
  • 餘論
有關唐前文獻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
  • 一 從口傳文獻到寫本文獻
  • (一)早期文獻傳播的複雜背景
  • (二)早期文獻傳播的理論問題
  • (三)早期文獻傳播的想像問題
  • (四)早期文獻傳播的各種可能
二 從鈔本文獻到定本文獻
  • (一)從竹簡到紙張
  • (二)著述藏書之風
  • (三)學術的轉型
三 從定本文獻到經典文獻
四 研究鈔本時代經典文獻的基本途徑
  • (一)文獻整理是基礎
  • (二)理論探索是目標
  • (三)中西方學者學術方法的異同
  • (四)文本細讀是途徑
毛澤東與桐城派
  • 一 寢饋於桐城之學
  • 二 得之於桐城者
  • 結語
命題重釋、價值重估與知識重構
  • 一 古典文藝思想研究的當代視域
  • 二 古典文藝思想命題的當代闡釋
  • 三 古典文藝思想體系的當代建構
  • 四 古典文藝思想理論的當代自覺
新時期四十年中國文論反思:問題與導向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