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弧麗金龜

中華弧麗金龜

昆蟲名,為鞘翅目,金龜科。分布於中國的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陝西、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省;朝鮮和越南北部也有分布。成蟲食性極雜,可取食19科﹑30種以上的植物。幼蟲嚴重為害花生﹑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弧麗金龜
  • 拉丁學名:Popillia quadriuttata
  • 別稱:四紋麗金龜,四斑麗金龜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有顎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鞘翅目
  • :金龜科
  • :弧麗金龜屬
  • 分布區域:安徽、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和貴州
形態特徵,成蟲,小型甲蟲,發生規律,防治方法,藥劑防治,農業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成蟲體長7.5~12毫米,寬4.5~6.5毫米,橢圓形,翅基寬,前後收狹,體色多為深銅綠色;鞘翅淺褐至草黃色,四周深褐至墨綠色,足黑褐色;臀板基部具白色毛斑2個,腹部1至5節腹板兩側各具白色毛斑1個,由密細毛組成。頭小點刻密布其上,觸角9節鰓葉狀,棒狀部由3節構成。雄蟲大於雌蟲。前胸背板具強閃光且明顯隆凸,中間有光滑的窄縱凹線;小盾片三角形,前方呈弧狀凹陷。鞘翅寬短略扁平,後方窄縮,肩凸發達,背面具近平行的刻點縱溝6條,溝間有5條縱肋。足短粗;前足脛節外緣具2齒,端齒大而鈍,內方距位於第2齒基部對面的下方;爪成雙,不對稱,前足、中足內爪大,分叉,後足則外爪大,不分叉。卵橢圓形至球形,長徑1.46毫米,短徑0.95毫米,初產乳白色。幼蟲體長15毫米,頭寬約3毫米,頭赤褐色,體乳白色。頭部前頂剛毛,每側5~6根成1縱列;後頂剛毛每側6根,其中5根成1斜列。肛背片後部具心圓形臀板;肛腹片後部履毛區中間刺毛列呈“八”字形岔開,每側由5~8根,多為6~7根錐狀刺毛組成。蛹長9~13毫米,寬5~6毫米,唇基長方形,雌雄觸角靴狀。
中華弧麗金龜

小型甲蟲

體長橢圓形。體色一般深銅綠色,有光澤。鞘翅淺褐色或草黃色,四緣常呈深褐色,足同於體色或黑褐。臀板基部有2個白色毛斑,腹部每節側端有毛一簇成斑。唇基短闊,梯形,密被刻點,前緣直,側角圓,額部刻點擠密,點間成橫皺,頭頂刻點擠密。觸角9節,鰓片部3節。前胸背板密布刻點,則緣後段兩側近平行,前段明顯收狹,前側角銳而前伸,後側角鈍角形,後緣斜邊段均有框線,中段向前弧凹。小盾片三角形。鞘翅有6條近於平行的刻點溝,第2刻點溝基部刻點散亂,後方不達翅端,溝間帶微隆拱。臀板十分隆凸,密布鋸齒形橫紋。中胸腹突短闊,端部鈍。足較粗壯,前足脛節外緣2齒,中、後足脛節略呈紡錘形。爪成對,不對稱,前、中足的內爪大而端部分裂,後足外爪較長大。
本種與日本金龜子十分相似,因此,過去常把本種誤定為日本金龜子。但中華弧麗金龜的唇基明顯梯形,雄蟲觸角棒狀部長達其前6節長的總和的一倍半,前胸背板側方刻點不融合或僅個別融合,個體明顯較小,可與日本金龜子區別。在中國尚未發現有日本金龜子。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成蟲白天活動為害植株葉片,夜間入土潛伏;幼蟲(金龜子幼蟲統稱蠐螬)在地下為害作物根部和地下莖,因此玉米在整個生育期都能被害。中華弧麗金龜主要以3齡以上幼蟲在較深的土層中越冬。

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

成蟲防治 成蟲數量較多時,可以噴施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10%吡蟲淋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進行防治。
幼蟲防治 藥劑處理土壤。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10倍噴於25~30千克細土上拌勻製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將該毒土撤於種溝或地面,隨即耕翻或混入廄肥中施用;用2%甲基異柳磷粉每畝2~3千克拌細土25~30千克製成毒土;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3%吠哺丹顆粒劑、5%辛硫磷顆粒劑或5%地亞農顆粒劑,每畝2.5~3千克處理土壤。
藥劑拌種。 用50%辛硫磷、50%對硫磷或20%異柳磷藥劑與水和種子按1:30:400~500的比例拌種;用25%辛硫磷膠囊劑或25%對硫磷膠囊劑等有機磷藥劑或用種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種衣劑包衣,還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蟲。

農業防治

秋季作物收穫後深翻土地,殺死蠐螬或使土壤中的蠐螬被天敵啄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