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圓腹蛛

中華圓腹蛛

中華圓腹蛛,Dipoena sinica (Zhu,1992),球蛛科,圓腹蛛屬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中華圓腹蛛
  • 拉丁學名:Dipoena sinica (Zhu,1992)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球蛛科
  • :圓腹蛛屬
  • :中華圓腹蛛
  • 命名人:Zhu
  • 命名年代:1992年
原始文獻,模式產地,生境,國內分布,資料來源,形態描述,雌蛛,雄蛛,分布區域,保護現狀,瀕危等級,

原始文獻

河北教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3):109-110, fig.7-13

模式產地

湖北(巴東),陝西(周至),福建(將樂),河北(石家莊)

生境

平原、山區、林間、菜園的草叢中

國內分布

甘肅, 陝西, 安徽, 湖南, 湖北,四川, 海南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蛛形綱 蜘蛛目 球蛛科:238-240, 河北教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 3:109-110
中華圓腹蛛(學名:Dipoena sinica)為球蛛科圓腹蛛屬的動物。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2.95—2.97。一雌蛛體長2.97,頭胸部長0.99,寬0.97,高0.98;腹部長1.88,寬1.19。頭胸部在眼區最高,前中眼之下的額部凹入,前中眼突出在額的上方。額區下緣呈三角形。背甲黃色或橙黃色,從額部下緣經左右側眼沿頸溝至中窩之間黑褐色,呈三角形。頸溝及放射溝不明顯。中窩縱向,棕色,短棒狀。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0.08:0.02),後列各眼呈等距排列(0.08),兩側眼相接。中眼區長小於寬(0.26:0.28),前邊大於後邊(0.28:0.23)。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09:0.08:0.08:0.08),各眼基均圍有黑棕色環,額高約為前中眼直徑的4.2倍。
中華圓腹蛛
螯肢黃色,螯牙長。顎葉、下唇黃色。胸板米黃色,具棕色邊。步足黃色,多細毛,各腿節、脛節及跗節近末端均有淺黑褐色環,但以第四對步足的最明顯。步足測量:I 3.73(1.12+1.32+0.86+0.43),Ⅱ3.39(1.05+1.12+0.79+0.49),Ⅲ3.45(1.02+1.16+0.73+0.43),Ⅳ4。66(1.39+1.75+1.06+0.46)。足式:4,1,2,3。
腹部長卵形,後端稍尖,密被黃褐色細長毛。背面土黃色。中央的兩側各有一列黑色斑點,各斑點之間相連或不相連,在前半部的左右兩列斑點之外亦呈黑色。腹部腹面淺黃色,生殖溝之後有一“x”形淺黑色斑,紡器前方有一塊黑斑。外雌器淺棕色,在近後緣處有一半月形唇脊,外雌器的兩個插入孔位於第一對納精囊之間的中部。

雄蛛

體長2.91—3.10cm。一雄蛛體長2.97,頭胸部長1.32,寬1.12,高1.00;腹部長1.68,寬0.99。頭胸部呈圓柱形,背面凹陷,有背溝。額高0.58。螯肢弱小。步足測量:I 3.73(1.09+1.32+0.89+0.43),Ⅱ3.60(1.02+1.29+0.86+0.43),Ⅲ3.47(0.99+1.22+0.83+0.43),Ⅳ4.52(1.32+1.62+1.12+0.46)。足式:4,1,2,3。其他特徵同雌蛛。觸肢器的引導器三角形,呈片狀。

分布區域

甘肅、陝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海南等地,多棲息於平原、山區、林間、菜園的草叢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湖北巴東、陝西周至、福建將樂、河北石家莊。

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未列入保護物種。

瀕危等級

數據缺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