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學百部第10輯

中華國學百部第10輯

《中華國學百部第10輯》是三秦出版社2009年8月1日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中華國學百部第10輯
  • ISBN:9787806281932
  • 類別:國學古籍
  • 頁數:1374頁
  • 定價:120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第2版 (2009年8月1日)
平裝: 137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6281932
條形碼: 9787806281932
尺寸: 24.2 x 15.6 x 10 cm
重量: 2.1 Kg

內容簡介

情理兼備的家書經典 修身立世的必讀之作
曾國藩(1811-1872), 字伯函,號滌生,諡文正,湖南長沙府湘鄉(今湖南省雙峰縣)人。中國清代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中興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曾國藩一生著述頗多,但以《家書》流傳最廣,影響最大。光緒五年(1879),也就是曾國藩死後7年,傳忠書局刻印了由李瀚章、李鴻章編校的《曾文正公家書》。
《曾國藩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集中反映了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他治家、治學、治軍的主要思想,是一部真實生動的生活寶鑑,是研究曾國藩本人及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資料。其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蘊育真知良言。
對聯
短小精悍獨立成趣 蘊含哲理髮人深思
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哀輓聯、名勝聯、格言題贈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對聯文字長短不一,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對聯,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本書共收集對聯名作四百餘篇,既有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聯苑傑作,也有雖不盡完美但在聯苑有較大影響的作品,及歷來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作品。全書按內容分為以下幾類:妙趣與諧諷、名勝與古蹟、題贈與賀慶、寄挽與集聯、行業與住宅聯。
警策身心之佳句 立身處世之良范
金纓,清代學者,山陰人,生平不詳。其所編《格言聯璧》一書,按儒家大學、中庸之道,以“誠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主要內容為框架,收集有關這些內容的至理格言,按當時人的閱讀習慣分為八類,從個人、家庭到社會、國家,凡所應有,無所不有。作者的用意在於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鐘之警,即用聖賢先哲的至理格言來鞭策啟迪童蒙,從小懂得做人的道理、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努力進取、長大以後成為於國於家有用的人。該書說理之切、其舉事之賅、其擇辭之精、其成篇之簡,皆萃古今。每一條事理內涵豐富,廣博精微,言有盡而意無窮,先哲的聰明智慧和無限期望盡在這些聯珠妙語之中。一冊在手,揣摩研讀,細心體會,必能領悟人生的真諦,遊刃於生活空間,既能修身齊家,又能報效社會,不失為難得的濟世良藥、人生指南,因而其成書問世後即為宮廷收藏,流傳民間,遠播海外,成為影響深遠、讀者眾多、歷久不衰的蒙學讀本。
悠久文化的歷史傳承世代必讀的蒙學經典
《千字文》為南朝梁周興嗣所撰,因輯錄書法家王羲之筆跡不同字1000個,因而出名。《千字文》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以及祭祀等各種社會文化活動。
增廣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但其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
包羅萬象兼容社會百科淺顯易懂啟迪人生哲理
《聲律啟蒙》是一本專門訓練兒童作詩、對對聯、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作者車萬育,號鶴田,湖南邵陽人。全書文字優美,節奏明快,琅琅上口,對讀者學習掌握對聯這種文學形式極有幫助。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由清代“國學”生員李毓秀根據宋代朱熹的《童蒙須知》改編而成,後又經清代儒生賈存仁修訂之後,改名為《弟子規》。其體例仿《三字經》,三言成句,合轍押韻,流傳範圍極廣,曾被列為私塾、義學的兒童必讀書目。
讀了《增廣》會說話 讀了《幼學》走天下
《幼學瓊林》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增廣賢文》《朱子家訓》等一樣,在中國古代都被列為兒童啟蒙讀物。
《幼學瓊林》原名《幼學須知》,明末程登吉(字允升)編。從書中內容看,本書實則是對成語典故淵源出處作的簡明精當的註解。《幼學瓊林》在形式上是駢體文,全書都用對偶句子寫成,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在內容上包羅廣泛,舉凡天文地理、科舉職官、飲食起居、婚喪嫁娶、花鳥蟲魚、名物制度乃至處世為人,無不包容,猶如一部小百科全書。相傳“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可見此書影響之大。
《忠經·孝經》
修身齊家的經典之作 為人處世的至理名篇.
《忠經》全書共分18章,體例全仿《孝經》而作,關於其寫作的緣由,作者馬融在“序”中提到:“《忠經》者,蓋出於《孝經》也。仲尼說孝者所以事君之義;則知孝者,俟忠而成之,所以答君親之恩,明臣子之分。忠不可廢於國,孝不可弛於家。孝既有經,忠則猶闕。故述仲尼之說,作《忠經》焉。”全書圍繞“忠”,作了多方面的闡釋,同樣被尊為儒學之經典。
《孝經》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全書共分18章,是儒家十三經中篇幅最短的一部,以孔子與其門人曾參談話的形式,對孝的含義、作用等問題加以闡述。其篇幅雖短,但內容豐富,意蘊深刻。
《忍經·勸忍百箴》
處世哲學的智慧經典 得頤天年的勸世奇書
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丙午,杭州人吳亮匯集歷代名人有關“忍”的言論和歷史上隱忍謙讓、忠厚寬恕的人物事例彙編而成《忍經》一書,總計156條。而四年後,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庚戌,一個名叫許名奎的人與吳亮不謀而合,著成了《勸忍百箴》四卷,總計100條,成為忍學集大成者。本書將《忍經》與《勸忍百箴》二者合一,輯成一部展現古代聖賢處世哲學的智慧錦囊,幫助世人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小忍則有小成,大忍則有大成,不忍則一事無成,禍患無窮。一個“忍”字彙融了墨、儒、道、法的文韜武略,一個“忍”字成就了帝王將相的萬古偉業!融合百家智慧,成就博大人生。
家喻戶曉的啟蒙教材微言大義的教子經典.
《三字經》相傳為南宋王應麟所著,書中有序地介紹了歷代的文史哲經、天文地理、名物典故和古人勤勉的故事。全書三字一句,共一千多字。文字生動活潑,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誦。此書自宋代問世以來,可謂家喻戶曉,流傳不衰。《百家姓》將常見的姓氏編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於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百家姓》中有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顏氏家訓》
膾炙人口的啟蒙文學 內蘊深厚的教子經典
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期有關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並對子孫進行告誡的書,作者顏之推。《顏氏家訓》全書分為七卷、十二篇。其論述為學、立身、治家之法,辯證南北時俗之謬,兼及字畫、音訓、考證、典故、品第、文藝,以訓子孫。作者以儒家思想為根據,強調立己、達人、愛人、諒人,恪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的化常秩序,主張經世致用,反對不學無術。

目錄

《曾國藩家書》目錄
讀書只為進德修業/1
勉勵君子應早立志/5
讀書應有志有識有恆/10
讀書宜專習字須有恆/14
勉弟應在孝悌上用功/16
凡事皆貴專/19
學問之道無窮總以有恆為主/20
事事應勤思善問/23
祖母葬事謹遵天理/24
蒙皇恩得派武會試正總裁/28
賢肖不在高位而在謹朴/30
在京祭祖父/33
皇恩浩大益當盡忠報國/35
余兼署刑部右侍郎/38
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41
居家以勤勞為要/43
宦途險惡常思退居/46
讀書寫字不可間斷/47
不可浪擲光陰/48
帶兵應有強毅之氣/49
治軍須腳踏實地/52
傲之一字百無一成/53
聖門教人不外敬恕二字/55
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不可
缺一/58
余平生有“三恥”/60
君子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63
和氣致祥乖氣致戾果有明徵/65
宜和睦盡孝道/68
摺奏溫弟殉節事/70
沅弟之字不可拋荒/71
示寫字作文用筆之法/74
看書應有所擇有所得/76
欲稍有成就須從有恆下手/78
以八字訣為治家之道/79
以習勞苦為辦事之本/80
以勤與愛民回報君親/82
時以子侄輩驕傲為慮/83
天地間唯謙謹是載福之道/84
家中子侄當謹守家訓/85
讀弟信不動心者必不友/87
看讀寫作逐日無間/88
陸師不可近牆登岸/89
論目錄分類之法/90
上海必須設法保全/93
兒之才思能古雅而不能雄駿/94
函慰兒為家常瑣事之勞/96
事無分難易但行之有恆/97
對悍將宜寬嚴並濟/98
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100
唯讀書可變化氣質/100
願以勞謙廉三字自惕/102
戒勿沾富貴氣習/104
有才無德者不沒其長稍遠其人/106
有德者自修而謗亦日熄/107
爾讀書有恆尚須作札記/108
望以精確之訓詁作古茂之文章/110
先有豁達光明之識後有恬淡沖
融之趣/112
望弟於儉字加一番工夫/114
侄等處最順之境須立定志向/115
方寸中有一定之權衡/117
唯胸次浩大乃是真正受用/119
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120
力去傲惰二弊/121
人人須以勤儉二字自勉長保
盛美/122
古來文人均在氣勢上痛下工夫/123
懲忿窒欲為養生要訣/124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126
樓高易倒,樹高易折/127
赴津查毆斃洋人案兼附遺囑/130
應以慎獨主敬求仁習勞相勉/133
《對聯》目錄
妙趣
紀昀巧對乾隆聯/1
絕對聯/1
李東陽自題聯/2
寒士賀禮聯/2
古文、詩句聯/3
禁中觀獵聯/3
戴大賓巧對太守聯/4
神童對聯顯壯志聯/4
李東陽妙句答英宗聯/4
左宗棠趣答啟蒙師聯/5
白藕巧對聯/5
同音巧對聯/6
書名集稱對聯/6
巧對續錄聯/7
民間俗諺對聯/7
巧對鄉紳聯/7
無情對聯/8
聯痴巧對聯/8
地名趣聯/9
民國總統聯/9
喜與悲聯/9
觀花鳥圖聯/10
自題聯/11
缺衣少食聯/11
秀才妙對聯/11
土地廟聯/12
故居湘西草堂聯/12
父女妙對聯/12
杭州寶寺山麓大佛寺聯/13
山海聯/13
贊春聯/14
學童妙對聯/14
巧對聯/15
太虛幻境聯/15
新婚妙對聯/15
君臣妙對聯/16
店主妙對天子聯/16
月下漫步聯/17
相思草聯/17
詞牌巧對聯/18
父子妙對聯/18
渡江聯/18
妙對知府聯/19
老少互祝聯/19
登山觀水聯/19
師生巧對聯/20
巧對“將軍”聯/20
諧諷
諷教官聯/21
諷李鴻章、翁同聯/21
譏諷袁世凱換聯/22
諷吹牛拍馬者聯/22
鄭板橋以聯諷時聯/22
諷秦檜夫婦聯/23
譏諷老童生聯/23
諷袁世凱、汪精衛聯/24
諧音譏諷舊政府聯/24
諷時局諧聯/25
改字諷權貴聯/25
譏諷科舉取仕聯/26
言舊社會層層盤剝聯/26
譏諷某縣令聯/26
題土地廟諷時局聯/27
巧改成語咒列強聯/27
聯句罵漢奸聯/28
譏諷官樣文章聯/28
譏諷不學無術者聯/29
諷兩江總督聯/29
譏諷依勢待人者聯/29
吳淞間縉紳聯/30
巧對聯/30
中丞籌辦妓捐聯/31
王畏岩巧諷六秀才聯/31
嘲安徽霍山縣令祝壽聯/32
福建福州鼓山湧泉寺彌勒座聯/32
諷縣令王寅門聯/33
愛國志士自題聯/33
慈禧太后生日聯/34
蒲松齡故居畫像聯/34
“智通寺”門聯/35
諷西太后聯/35
宋湘羞舉子聯/36
戲挽袁世凱聯/36
巧諷主考官聯/37
巧諷慈禧聯/37
口大欺天聯/37
諷糞稅聯/38
諷本欽聯/38
兵敗山海關聯/39
槐樹聯/39
挽諷秦檜聯/40
炭聯/40
諷“公局”聯/41
妙諷國民政府聯/41
諷挽光緒與西太后聯/41
巧諷洪承疇聯/42
嘲諷知府聯/42
勝跡
故宮太和殿聯/43
故宮三希堂聯/43
南京莫愁湖聯/43
貴州修水龍崗山陽明洞聯/44
故宮中和殿聯/44
故宮保和殿聯/45
故宮乾清門聯/45
故宮養心殿聯/46
故宮昭仁殿聯/46
北海大悲真如殿聯/46
金鰲玉東橋聯/47
圓明園九洲清宴殿聯/47
頤和園佛香閣聯/48
頤和園樂壽堂聯/48
承德避暑山莊萬壑松風聯/48
山海關聯/49
太原明遠樓聯/49
揚州史可法祠聯/50
蓬萊蓬萊閣聯/50
泰山極頂聯/51
洛陽白馬寺聯/51
高密鄭康成祠聯/51
南陽醫聖祠聯/52
南陽武侯祠聯/52
鞏縣杜甫墓聯/53
岳陽樓聯/53
廣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聯/54
廣州黃埔軍校舊址聯/54
瀘定鐵索橋聯/54
鳳陽大龍興寺聯/55
德陽龐統祠聯/55
杭州岳飛墓聯/55
山海關孟姜女廟聯/56
楚霸王愛妾虞姬聯/56
湖北石首秀林山劉備與孫夫人
合祠聯/57
陝西鹹陽荊軻墓聯/57
北京通縣運河河樓聯/58
浙江杭州雲棲寺聯/58
浙江府貢院聯/58
南京莫愁湖公園內有勝棋樓聯/59
題江蘇南京秦淮河風月亭聯/59
廣東廣州蘿崗寺聯/60
湖南嶽陽樓聯/60
山東曲阜孔府聯/61
杭州吳山極目閣聯/61
浙江杭州于謙祠聯/62
曹娥孝女廟聯/62
題贈
自勵聯/63
題官署聯/63
書巢聯/64
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聯/64
贈徐達聯/64
書院聯/65
誠實做人聯/65
墨竹聯/66
慎思堂聯/66
自題聯/67
自警自勵聯/67
題贈屈復聯/67
贈忘年之交丁宴聯/68
贈好友紀昀聯/68
贈趙翼聯/69
贈魏成憲聯/69
論讀書學習聯/70
勸學聯/70
自題聯/71
贈魏源聯/71
贈毛澤東主席聯/71
贈蔣經國聯/72
自題聯/72
湖南長沙天心閣聯/73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聯/73
自題聯/74
挽莫愁聯/74
抗美援朝書畫義賣展覽會聯/75
題船山土室聯/75
贈湯增璧聯/75
贈王起聯/76
教人處事、讀書聯/76
行業
開明書店聯/77
刻字店聯/77
文具店聯/77
畫店聯/78
治印家常用聯/78
武昌戲院聯/78
西湖綠楊茶社聯/79
北京老字號仁和酒廠聯/79
酒業戲台聯/80
剪刀店聯/80
扇莊聯/80
豆腐店聯/81
飯店佳聯/81
茶館佳聯/81
郵電局佳聯/82
婚姻介紹所佳聯/82
眼鏡店佳聯/82
酒樓聯/83
題工廠聯/83
題工業戰線聯/84
題工廠聯/84
題某餐館聯/84
裁縫店聯/85
生意興隆聯/85
題理髮店聯/85
榨油聯/86
糖果店佳聯/86
照相館佳聯/87
商業通用佳聯/87
中藥店佳聯/87
保險公司佳聯/88
文具店佳聯/88
燈具店佳聯/88
化妝品店佳聯/89
樂器店佳聯/89
陶瓷店佳聯/89
珠寶店佳聯/90
自來水廠佳聯/90
火柴廠佳聯/90
傘店佳聯/91
油漆店佳聯/91
花店佳聯/91
賀慶
中秋節聯/92
元宵節聯/92
賀周梅初七十壽辰聯/93
賀光緒帝婚禮聯/93
賀王子章入學聯/93
賀康有為七十壽辰聯/94
賀李鴻章七十壽辰聯/94
賀潘蘭史六十壽聯/94
賀金子如新婚聯/95
賀新人七夕成婚聯/95
賀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
成立聯/96
賀郭沫若壽聯/96
春日婚聯/97
賀馬寅初壽聯/97
冬日婚聯/98
楹聯叢話聯/98
百歲老人賀壽聯/99
千叟宴聯/99
閱微草堂聯/99
賀袁枚壽聯/100
群臣宴聯/100
賀乾隆皇帝五十壽誕聯/101
祝乾隆皇帝八十壽誕聯/101
孟瓶庵師德配何太恭人七十
壽辰聯/102
除夕聯/102
賀壽聯/103
自壽聯/103
賀江蘇鎮江某知府官廳翻修聯/103
臨湘樓聯/104
愛春樓聯/104
賀學生陶亮生續弦聯/105
楊浦大橋聯/105
賀馬相伯壽聯/105
賀黃侃壽聯/106
賀女新婚聯/106
喜得貴子聯/107
祝壽聯/107
賀賈敬之壽聯/107
寄挽
挽朱筠聯/108
自題生壙聯/108
挽桑調元聯/108
挽錢大昕聯/109
挽林則徐聯/109
挽周翠琴聯/110
挽曾國藩聯/110
挽譚嗣同聯/110
挽秋瑾聯/111
挽宋教仁聯/111
挽曾樸聯/111
挽蔡鍔聯/112
挽聶耳聯/112
挽魯迅聯/113
挽魯迅聯/113
挽孫中山聯/113
挽馬本齋母子聯/114
挽母聯/114
挽蔡元培聯/115
浙江杭州岳王廟聯/115
浙江杭州岳王廟聯/115
哀輓劉先生聯/116
挽亡妻聯/116
挽鮑桂星聯/117
挽討袁英雄蔡鍔聯/117
吊烈士秋瑾聯/118
挽黃興聯/118
挽傣族愛國人士刀安仁聯/119
挽格達活佛聯/119
挽張沖聯/119
挽廖仲愷聯/120
挽葉挺軍長聯/120
挽關天培聯/121
挽續範亭聯/121
集聯
顧炎武集經書句聯/122
麟遊泰山集聯/122
古詩詞聯/122
古詩詞聯/123
梁羽生集聯/123
《三國演義》佳聯(一)/124
《三國演義》佳聯(二)/124
《水滸傳》佳聯(一)/124
《水滸傳》佳聯(二)/125
《西遊記》佳聯(一)/125
《西遊記》佳聯(二)/125
《西遊記》佳聯(三)/126
《封神演義》佳聯/126
《警世通言》佳聯/126
《紅樓夢》佳聯/127
《老殘遊記》佳聯/127
集李杜詩聯/128
集蘇軾詩聯/128
集毛澤東詩詞聯/128
春聯/129
蘇州滄浪亭集句聯/129
集句聯/129
鄭成功集句聯/130
紀昀集句聯/130
住宅聯
自題門聯/131
題住宅聯/131
題何廉寓宅聯/131
題住宅樓閣聯/132
住宅聯/132
自題住宅聯/132
棲鳳室聯/133
題住宅聯/133
題住宅聯/133
《格言聯璧》目錄
學問類……………………1
存養類……………………12
持躬類……………………22
養生類……………………56
敦品類……………………62
處事類……………………68
接物類……………………75
齊家類……………………95
從政類……………………101
惠言類……………………112
悖凶類……………………127
《千字文、增廣賢文》目錄
千字文………………1
增廣賢文增廣賢文………………………………29
《聲律啟蒙、弟子規》目錄
聲律啟蒙
卷上(上平聲)
一東………………1
二冬………………4
三江………………8
四支………………12
五微………………16
六魚………………19
七虞………………23
八齊………………26
九佳………………30
十灰………………34
十一真………………37
十二文………………41
十三元………………46
十四寒………………50
十五刪………………54
卷下(下平聲)
一先………………58
二蕭………………61
三餚………………65
四豪………………68
五歌………………71
六麻………………74
七陽………………77
八庚………………81
九青………………84
十蒸………………87
十一尤………………90
十二侵………………93
十三覃………………97
十四鹽………………100
十五鹹………………103
弟子規
一、總序………………………………………108
二、入則孝出則悌………………………………109
三、謹而信………………………………………116
四、泛愛眾而親仁………………………………128
五、行有餘力,則以學文………………………133
《幼學瓊林》目錄
天文………………………………………1
地輿………………………………………4
歲時………………………………………8
朝廷………………………………………12
文臣………………………………………14
武職………………………………………18
祖孫父子………………………………………21
兄弟………………………………………24
夫婦………………………………………26
叔侄………………………………………29
師生………………………………………31
朋友賓主………………………………………34
婚姻………………………………………37
婦女………………………………………41
外戚………………………………………43
老幼壽誕………………………………………46
身體………………………………………51
衣服………………………………………58
人事………………………………………64
飲食………………………………………78
宮室………………………………………83
器用………………………………………87
珍寶………………………………………92
貧富………………………………………98
疾病死喪………………………………………100
文事………………………………………105
科第………………………………………110
製作………………………………………112
技藝………………………………………114
訟獄………………………………………115
釋道鬼神………………………………………118
鳥獸………………………………………122
花木………………………………………133
《忠經、孝經》目錄
忠經
忠經序…………………1
天地神明章第一…………………………………3
聖君章第二………………………………………4
冢臣章第三………………………………………5
百工章第四………………………………………6
守宰章第五………………………………………6
兆人章第六………………………………………7
政理章第七………………………………………8
武備章第八………………………………………9
觀風章第九………………………………………9
保孝行章第十……………………………………10
廣為國章第十一…………………………………11
廣至理章第十二…………………………………12
揚聖章第十三……………………………………13
辨忠章第十四……………………………………13
忠諫章第十五……………………………………14
證應章第十六……………………………………15
報國章第十七……………………………………16
盡忠章第十八……………………………………17
孝經
孝經序…………………18
開宗明義章第一…………………………………20
天子章第二………………………………………23
諸侯章第三………………………………………24
卿大夫章第四……………………………………25
士章第五………………27
庶人章第六………………………………………28
三才章第七………………………………………30
孝治章第八………………………………………33
聖治章第九………………………………………34
紀孝行章第十……………………………………39
五刑章第十一……………………………………41
廣要道章第十二…………………………………42
廣至德章第十三…………………………………44
廣揚名章第十四…………………………………45
諫諍章第十五……………………………………46
感應章第十六……………………………………48
事君章第十七……………………………………50
喪親章第十八……………………………………51
二十四孝………………54
附:臣軌………………83
《忍經、勸忍百箴》目錄
忍經
聖人勸誡/1
細過掩匿/6
醉飽之過不過吐嘔/6
圯上取履/7
出胯下/7
尿寒灰/8
誣金/8
誣褲/9
羹污朝衣/9
認馬/10
雞肋不足以當尊拳/10
唾面自乾/11
五世同居/11
九世同居/12
置怨結歡/12
鞍壞不加罪/13
萬事之中忍字為上/13
盤碎色不少吝/14
不忍按/14
遜以自免/15
盛德所容/15
含垢匿瑕/16
未嘗見喜怒/16
語侵不恨/16
釋盜遺布/17
愍寒架橋/17
射牛無怪/18
代錢不言/18
認豬不爭/19
鼓琴不問/19
唯得忠恕/20
益見忠直/20
酒流滿路/21
不形於言/21
未嘗峻折/22
非毀反己/22
辭和氣平/23
委曲彌縫/23
詆短遜謝/24
直為受之/24
服公有量/25
寬大有量/25
呵辱自隱/26
容物不校/27
德量過人/27
眾服公量/28
還居不追直/28
持燭燃鬢/29
物成毀有時數/29
罵如不聞/30
佯為不聞/30
罵殊自若/31
為同列斥/31
不發人過/32
器量過人/33
動心忍性/34
受之未嘗行色/34
與物無競/35
忤逆不怒/35
潛卷授之/36
俾之自新/36
未嘗按黜一吏/37
小過不懌/37
拔藩益地/38
兄弟訟田至於失敗/38
將憤忍過片時心便清涼/39
憤爭損身憤亦損財/40
十一世未嘗訟人於官/40
無疾言劇色/41
子孫數世同居/41
原得金帶/42
恕可成德/43
公誠有德/43
所持一心/44
人服雅量/44
終不自明/45
萬曹長者/45
逾年後杖/46
終不自辯/47
自擇所安/47
稱為晉士/48
得金不認/49
一言齏粉/50
無入不自得/50
不若無愧死/51
未嘗含怒/52
謝罪敦睦/53
處家貴寬容/58
親戚不可失歡/59
王龍舒勸誡/59
勸忍百箴
笑之忍第一/64
諂之忍第二/64
淫之忍第三/65
侈之忍第四/66
言之忍第五/67
食之忍第六/67
聲之忍第七/68
樂之忍第八/69
酒之忍第九/69
色之忍第十/70
貪之忍第十一/71
氣之忍第十二/71
權之忍第十三/72
勢之忍第十四/73
驕之忍第十五/73
矜之忍第十六/74
貴之忍第十七/75
賤之忍第十八/75
貧之忍第十九/76
富之忍第二十/77
寵之忍第二十一/77
辱之忍第二十二/78
爭之忍第二十三/79
失之忍第二十四/80
生之忍第二十五/80
死之忍第二十六/81
安之忍第二十七/82
危之忍第二十八/82
忠之忍第二十九/83
孝之忍第三十/84
仁之忍第三十一/85
義之忍第三十二/85
禮之忍第三十三/86
信之忍第三十四/87
智之忍第三十五/87
勇之忍第三十六/88
喜之忍第三十七/88
怒之忍第三十八/89
好之忍第三十九/90
惡之忍第四十/91
欺之忍第四十一/92
侮之忍第四十二/93
謗之忍第四十三/94
譽之忍第四十四/94
勞之忍第四十五/95
苦之忍第四十六/96
急之忍第四十七/97
躁之忍第四十八/97
滿之忍第四十九/98
快之忍第五十/99
忽之忍第五十一/99
疾之忍第五十二/100
忤之忍第五十三/101
直之忍第五十四/101
虐之忍第五十五/102
仇之忍第五十六/103
妒之忍第五十七/104
儉之忍第五十八/104
懼之忍第五十九/105
變之忍第六十/106
取之忍第六十一/106
予之忍第六十二/107
乞之忍第六十三/108
求之忍第六十四/108
利害之忍第六十五/109
禍福之忍第六十六/110
不平之忍第六十七/111
不滿之忍第六十八/111
聽讒之忍第六十九/112
苛察之忍第七十/113
小節之忍第七十一/114
無益之忍第七十二/115
隨時之忍第七十三/115
苟祿之忍第七十四/116
躁進之忍第七十五/117
勇退之忍第七十六/117
特立之忍第七十七/118
才技之忍第七十八/119
挫折之忍第七十九/120
不遇之忍第八十/120
同寅之忍第八十一/121
背義之忍第八十二/122
事君之忍第八十三/122
事師之忍第八十四/123
為士之忍第八十五/124
為農之忍第八十六/124
為工之忍第八十七/125
為商之忍第八十八/125
父子之忍第八十九/126
兄弟之忍第九十/127
夫婦之忍第九十一/128
奴婢之忍第九十二/128
賓主之忍第九十三/129
交友之忍第九十四/130
年少之忍九十五/131
好學之忍第九十六/131
將帥之忍第九十七/132
宰相之忍第九十八/133
頑之忍第九十九/133
屠殺之忍第一百/134
《三字經、百家姓》目錄
三字經………………1
百家姓………………67
《顏氏家訓》目錄
序致……………………1
教子……………………2
兄弟……………………7
後娶……………………10
治家……………………13
風操……………………19
慕賢……………………37
勉學……………………41
文章……………………63
名實……………………76
涉務……………………80
省事……………………83
養生……………………88
歸心……………………91
書證……………………100
音辭……………………128
終制……………………1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