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角尾蟲

中華副角尾蟲是產於陝西省漢中市南鄭區梁山鎮的中奧陶世(O2)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副角尾蟲
  • 外文名:Paraceraurus sinicus Lu, 1975
  • 形成時代:中奧陶世(O2)
  • 產地:漢中市南鄭區梁山鎮
特性描述,保存單位,

特性描述

頭蓋平凸,外形作亞三角形,前端圓潤,中軸線部位所測的長度約等於其兩頰角間所測的寬度的三分之二;頰刺未保存。頭鞍極明顯,兩側以強烈下凹的背溝為界,頭鞍的長度大於寬度,由左側至右側凸起,前方強烈向下傾斜。前緣寬而圓潤,向後逐漸縮小,後部的寬度約為前部寬度的六分之五,或後部寬度占頭部全寬的三分之一。頭鞍前葉節大,半橢圓形,其長度小於頭鞍全長的一半。頭鞍具三對頭鞍側葉:第一對(前一對)及第二對側葉小,作亞長方形,基底一對較大,作圓潤的亞方形,完全各自分出成獨立的葉節。第一及第二對頭鞍溝極長,大而深,溝底圓潤下凹,各溝成水平由背溝向內伸入,至頭鞍中線部分消失。後一對頭鞍溝由背溝向後斜伸,至頭鞍底部寬度三分之一處強烈向後彎曲,直向頸溝,與頸溝相會。頸溝強壯,中部最寬,並向前拱曲。頸環的寬度幾乎完全一致,中部隆起,略高出頭鞍中軸線之上,具有一個小的中疣。前邊緣極狹小,圓潤,與頭鞍分界處有一微弱的邊緣溝,兩側向後下彎。頭鞍除靠近前邊緣溝、頸溝及頭鞍溝的邊緣部分有少數小疣外,完全光滑。固定頰平緩凸起,向前方及兩側方下傾,頰面(部分保存)除具有小疣外,各小疣之間並有較大的圓形陷孔。後邊緣溝強壯,在頰角處與側邊緣溝相遇成一80的角。後邊緣平凸,其外邊緣部分有小疣。眼葉小,距頭鞍近,其位置與第二對頭鞍溝相對。前一對面線向邊緣方向略收縮;後一對面線先由眼部外伸,大致與後邊緣平行,然後強烈後彎,在頰角之前切於側邊緣。

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