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

《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是2016年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春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四時之秋
  • 作者熊春錦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 頁數:340 頁
  • 定價:6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730770
內容簡介,立秋,文 化 篇,修 身 篇,治事養生篇,民 俗 篇,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講解了夏季修身文化的系統觀、重點領域、主要概念、基礎方法以及節氣養生的重要原則等;分為“文化篇”、“修身篇”、“治事養生篇”、“民俗篇”四部分,在節氣期間有重大傳統節日的,則在“民俗篇”之後,增加節日部分。每一部分各有重點,而以文化將其融貫成為一個整體。
秋季是年度周期律“四時”中,繼春時、夏時之後的第三個季節。秋時包括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橫跨農曆七月、八月與九月等三個月度。秋三月傍晚時分斗柄的指向,《淮南子》《太平御覽》《遵生八箋》等古籍中都有記載,即:斗指坤,為立秋。斗指申,為處暑。斗指庚,為白露。斗指酉,為秋分。斗指辛,為寒露。斗指戌,為霜降。此時,在天地陰陽能量的升與降方面,天德運用五運模型中第二運的禮德火能量的過程完全結束,信德土能量在長夏期的輸布也已經結束。在年度周期律中天道能量的輸布開始進入到五運中的第三運,也就是義德金炁(氣)的初期階段。在治事和養生方面,《黃帝內經》中對人們在秋天的修心和養生提出了規範,這些規範同樣是依照道法規律而產生,是“正道修”與“善道修”的重要內容,也是“德道修”的基礎,因此需要研習者同步掌握和執行: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本書是一部立足於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對秋季各節氣的節氣內涵、天文曆法、修身明德、治事養生、民俗諺語以及重大傳統節日等文化內容進行系統研究闡述的學術專著;屬於中華傳統節氣修身文化系列書籍之一。

立秋

文 化 篇

一、立秋簡述 / 003
(一)立秋的時與度 / 003
(二)立秋天氣氣候 / 006
二、立秋的尋根探源 / 006
(一)“立”的字源與字義 / 006
(二)“秋”的字源與字義 / 011
(三)立秋的詞義 / 013
三、立秋的天文內涵 / 015
(一)立秋的天文古籍 / 015
(二)立秋物候 / 019

修 身 篇

一、立秋修身順四時 / 021
(一)立秋的能量卦象 / 023
(二)立秋農事與龍事修身 / 024
二、身國內的立秋修身 / 025

治事養生篇

一、立秋運氣與治事 / 029
(一)運氣古籍 / 030
(二)立秋全息兆象 / 032
(三)立秋治事 / 034
二、立秋的正善治養生 / 035
(一)身識養生 / 036
(二)口識養生 / 041
三、七月治事宜與忌 / 045
(一)治事之宜 / 046
(二)治事之忌 / 046
四、立秋採藥與製藥 / 047
(一)採藥 / 047
(二)製藥 / 049

民 俗 篇

一、立秋民俗文化 / 052
(一)感恩祭祀 / 052
(二)秋社 / 053
(三)貼秋膘 / 053
(四)啃秋 / 053
二、立秋農諺 / 054
立秋古籍參考 / 055

處暑

·文 化 篇·
一、處暑簡述 / 059
(一)處暑的時與度 / 059
(二)處暑天氣氣候 / 060
二、處(處)暑的尋根探源 / 062
(一)“處”的字源與字義 / 062
(二)“暑”的字源與字義 / 066
(三)處暑的詞義 / 066
三、處暑的天文內涵 / 067
(一)處暑的天文古籍 / 068
(二)處暑物候 / 069
·修 身 篇·
一、處暑修身順四時 / 071
(一)處暑的能量卦象 / 072
(二)處暑農事與龍事修身 / 078
二、身國內的處暑修身 / 080
·治事養生篇·
一、處暑運氣與治事 / 085
(一)運氣古籍 / 086
(二)處暑全息兆象 / 088
(三)處暑治事 / 089
二、處暑的正善治養生 / 090
(一)調適睡眠 / 092
(二)身識養生 / 093
(三)口識養生 / 094
三、處暑採藥與製藥 / 098
(一)採藥 / 098
(二)製藥 / 100
·民 俗 篇·
一、處暑的民俗文化 / 103
(一)祭祖感恩 / 103
(二)祭田神感恩 / 104
(三)出遊迎秋 / 105
(四)開漁節 / 105
二、處暑農諺 / 105
中 元 節
附錄: 處暑古籍參考 / 109

白露

·文 化 篇·
一、白露簡述 / 113
(一)白露的時與度 / 113
(二)白露天氣與氣候 / 114
二、白露的尋根探源 / 116
(一)“白”的字源與字義 / 116
(二)“露”的字源與字義 / 119
(三)白露的詞義 / 121
三、白露的天文內涵 / 122
(一)白露的天文古籍 / 123
(二)白露物候 / 124
·修 身 篇·
一、白露修身順四時 / 127
(一)白露的能量卦象 / 128
(二)白露農事與龍事修身 / 130
二、身國內的白露修身 / 129
(一)白露不露精 / 131
(二)“露”文禁制 / 132
(三)白露內用金炁(氣) / 132
(四)白露水性 / 134
·治事養生篇·
一、白露運氣與治事 / 139
(一)運氣古籍 / 140
(二)白露全息兆象 / 142
(三)白露治事 / 143
(四)歷史故事 / 144
二、八月養生 / 145
三、白露的正善治養生 / 146
(一)身識養生 / 146
(二)口識養生 / 148
四、八月治事宜與忌 / 151
(一)治事之宜 / 151
(二)治事之忌 / 152
五、白露採藥與製藥 / 153
(一)採藥 / 153
(二)製藥 / 155
·民 俗 篇·
一、白露的民俗文化 / 157
(一)吃龍眼 / 157
(二)采十白 / 158
(三)祭禹王 / 158
(四)白露茶 / 159
(五)白露酒 / 159
二、白露農諺 / 160
中 秋 節
附錄:白露古籍參考 / 166

秋分

·文 化 篇·
一、秋分簡述 / 173
(一)秋分的時與度 / 173
(二)秋分天氣氣候 / 174
二、秋分的尋根探源 / 176
(一)“秋”字的字源與字義 / 176
(二)“分”字的字源與字義 / 176
(三)秋分的詞義 / 178
三、秋分的天文內涵 / 178
(一)秋分的天文古籍 / 178
(二)秋分物候 / 182
·修 身 篇·
一、秋分修身順四時 / 184
(一)秋分的能量卦象 / 185
(二)秋分農事與修身 / 187
二、身國內的秋分修身 / 189
(一)金水分形秋分始 / 190
(二)星宿天根見水涸 / 190
(三)內培根尾合悟緣,法地法天同步參 / 193
(四)秋分修身實踐 / 200
·治事養生篇·
一、秋分運氣與治事 / 204
(一)運氣古籍 / 205
(二)秋分全息兆象 / 209
(三)秋分治事 / 211
二、秋分的正善治養生 / 211
(一)身識養生 / 213
(二)口識養生 / 215
三、秋分採藥與製藥 / 220
(一)採藥 / 220
(二)製藥 / 221
·民 俗 篇·
一、秋分民俗文化 / 223
(一)祭月 / 223
(二)豎蛋 / 224
(三)吃秋菜 / 224
(四)拜神 / 225
(五)放風箏 / 225
(六)送秋牛 / 225
(七)粘雀子嘴 / 225
二、秋分農諺 / 226

寒露

·文 化 篇·
一、寒露簡述 / 231
(一)寒露的時與度 / 231
(二)寒露天氣氣候 / 232
二、寒露的尋根探源 / 234
(一)“寒”的字源與字義 / 234
(二)“露”的字源與字義 / 235
(三)寒露的詞義 / 236
三、寒露的天文內涵 / 238
(一)寒露的天文古籍 / 238
(二)寒露物候 / 240
·修 身 篇·
一、寒露修身順四時 / 243
(一)寒露的能量卦象 / 244
(二)寒露農事與修身 / 246
二、身國內的寒露修身 / 247
(一)寒露修身論火 / 248
(二)九九重陽的奧秘 / 256
·治事養生篇·
一、寒露運氣與治事 / 258
(一)運氣古籍 / 258
(二)寒露全息兆象 / 261
(三)寒露治事 / 261
二、寒露的正善治養生 / 265
(一)身識養生 / 266
(二)口識養生 / 268
三、寒露採藥與製藥 / 271
(一)採藥 / 271
(二)製藥 / 273
·民 俗 篇·
一、秋分重陽民俗 / 274
(一)民俗起源 / 274
(二)民俗活動 / 275
二、寒露農諺 / 278
附錄: 寒露古籍參考 / 279

霜降

·文 化 篇·
一、霜降簡述 / 283
(一)霜降的時與度 / 283
(二)霜降天氣氣候 / 284
二、霜降的尋根探源 / 287
(一)“霜”的字源與字義 / 287
(二)“降”的字源與字義 / 289
(三)霜降的詞義 / 289
三、霜降的天文內涵 / 291
(一)霜降的天文古籍 / 291
(二)霜降物候 / 293
·修 身 篇·
一、霜降修身順四時 / 296
(一)霜降的能量卦象 / 296
(二)霜降農事與修身 / 301
二、身國內的霜降修身 / 305
·治事養生篇·
一、霜降運氣與治事 / 309
(一)運氣古籍 / 310
(二)霜降全息兆象 / 312
(三)霜降治事 / 314
二、霜降的正善治養生 / 315
(一)霜降養生要點 / 315
(二)身識養生 / 317
(三)口識養生 / 318
三、霜降採藥與製藥 / 323
(一)採藥 / 323
(二)製藥 / 327
·民 俗 篇·
一、霜降的民俗文化 / 329
二、霜降農諺 / 333
附錄: 霜降古籍參考 / 334
▲ 參考文獻/337
▲ 後記/340

作者簡介

熊春錦,1948年生,湖北麻城人。現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商業模式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慧智教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教育部戰略研究培育基地“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與國際科技合作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德慧智教育文化基金總顧問。2009年被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華傳統文化誦讀工程”授予“中華國學公益形象大使”稱號。2014年,先後被中國未來研究會教育分會等機構主辦的第十一屆教育家大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家年會授予“教育創新先進個人”和“2014年度中國教育領袖人物”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