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是2018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傳統節日
- 作者:陳啟文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出版社: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 ISBN:9787514012439
《中華傳統節日》是2018年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漢族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
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又造就了色彩紛呈的節日文化。在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傳統節日始終與人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縱觀其發展軌跡,我們不難看出:中國歲時節日自漢魏形成之後,基本上沿著脫離月令時間的方向發展,節氣日地位不斷下降,人文節日愈漸突出。歲時節日中的自然...
中華傳統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學為支柱,如,佛家的“煩惱”、“差別”、“平等”、“世界”等。在民俗方面,則以傳統節日的形式體現出來。這些傳統節日包括(均按農曆):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
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漢歷(農曆)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湯圓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
明清以降,中國傳統節日風俗進入了相對穩定發展的階段。現代中國社會生活所運行不廢的各種節日風俗,基本在明清時期已得以體現。文化內涵 核心思想理念。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
中華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傳統節日,是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從這些傳承的世俗民風節日裡,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的“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假日中,新加了...
中華母親節是近年來專家學者提議的、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感念母愛而設立的節日,如中華聖誕節、中華感恩節、中華父親節等一樣屬於仍未正式確定的“節日”。 重陽節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曆九月初九。“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歲、團圓飯、貼年紅、掛燈籠等習俗,流傳,經久不息。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25年起連續5年沒有年三十,因為從2025年開始直到2029年,連續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節日修訂 2008年1月1日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3號,...
《中國的七大傳統節日/中華文化小講堂》是2013年4月1日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萌萌、鐘麗英。內容簡介 《中國的七大傳統節日》是一本中國傳統節日習俗的普及性知識讀物,介紹了中國的七大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的歷史來源、神化傳說和節日民俗活動等,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幫助人們...
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聯合主辦的“中華七大傳統節日形象標誌創作大賽”結果公布,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個中華傳統節日首次以各具形象的標誌出現。徵集主辦方 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 標誌含義 標誌用一個雙九的圖案,結合中國古老的毛筆畫元素和菊花,寓意歡慶又幸福圓滿的美好...
面對各種文化的衝擊,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金堅范憂心如焚,大聲疾呼:中華傳統節日亟須主題形象的提煉,在當代,傳統文化對國民尤其是年輕人的快速切入方式是符號和簡易形象。而我們面臨一種尷尬,千百年來,中華傳統節日的主題形象始終空白。希望大家一起來為中華七大傳統節日形象創意進行設計和提煉,傳承中華傳統節日文化...
《中國人的20個傳統節日》是2011年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中華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統節日,無一不是從遠古發展過來的,從這些流傳的節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內容介紹 《中國人的20個傳統節日》介紹了包括二月二、花朝節、上巳節、...
《中華傳統節日》是一本2022年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曆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記錄了中華民族先民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節日,表達出中華民族的價值和思想、道德和倫理、行為與規範、審美與情趣,也...
不少民族節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有的甚至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成為深深植根大地上的一種文化現象,也是需要進一步挖掘的文化寶庫。節日起源 民族節日多出於民間傳說故事,各民族人民為紀念故事中的人和事,產生了本民族的節日。節日習俗 漢族 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與中秋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
《中華傳統節日》是201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隆義、王師頡。內容簡介 從青少年視覺出發,以繪本形式,收錄了6個法定傳統節日故事。一些故事來自民間的口耳相傳,比如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原來來自於一隻怪獸“年”的傳說;來源於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端午節,則是源於對偉大詩人屈原的紀念。《...
《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常識》是面向中小學生和廣大民眾系統介紹中國節日的傳統文化讀本。對於春節、元宵節、花朝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包括所有的中國傳統節日都有精彩介紹。內容豐富,資料全面,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實用性於一書,是一本節日文化百科全書。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常識》由中州古籍出版...
胡雪芬. 弘揚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精髓--"中秋節"主題教育活動設計方案.《vip》,2015 溫長路. 中秋丹桂香 月圓人團圓.《大眾醫學》,2008 夫子. 古韻中秋,過有根的文化生活 中秋拾趣.《學生天地:國小中高年級》,2018 王婧. 中秋月圓人團圓.《vip》,2017 張姚. 中秋節——中國人的收割節與感恩節.《cnki》,2018 ...
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61]...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2010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青少年應該知道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介紹了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和臘八節等八個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的傳統文化。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情趣和...
《中華傳統節日溯源》是2020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靜,李靜,劉程傑。本書主要對春節、元宵節、中和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這十個傳統節日進行詳細的論述,從每個節日的起源、文藝感悟、習俗和文化內涵四個方面進行介紹,充滿趣味性、知識性與文化性。內容簡介 傳...
傳統節日折射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可謂種類繁多,內容豐富,極富趣味,地域特徵鮮明。各類傳統節日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徐玉嬌編著的《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傳統節日》介紹了春節、元宵節、春龍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八個中國民間傳統節日。《青少年應該知道的傳統節日》...
《中華傳統節日(彩圖版)/中華傳統老故事》是2017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隆義。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節日(彩圖版)/中華傳統老故事》從青少年視覺出發,以繪本形式,收錄了6個法定傳統節日故事。一些故事來自民間的口耳相傳,比如中國人*重要的節日“春節”,原來來自於一隻怪獸“年”的傳說;來源於...
蟳埔女的服飾、頭飾、耳飾文化也別具一格,它們因蟳埔特定的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深厚的歷史積澱2008年6月16日,蟳埔女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為Ⅹ-97。 春節 春節(Spring Festival),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
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大傳統節日,是中華大地自然節律與中華民族人文思想相互融合的產物,千百年來已成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的生活習俗、文化遺產和精神家園;其時節、傳統習俗及價值取向應當在全民族、尤其在青少年中獲得廣泛認知。七節:(如上)論壇期間,代表們著重討論了傳統節日的當代傳承問題...
中秋節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大約是在唐代。唐代時中秋風俗在我國北方已流行。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中國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